Tuesday, October 1, 2013

凱達格蘭

在三百多年前,臺北盆地是平埔族「凱達格蘭族」人的領域,大約有三十多社,散居在各地以漁獵和簡易農耕為生。 因生性樂天知足,所以一直過著單純的生活,一直到荷蘭人、西班牙人的入侵,漢人入臺大量開墾後,才發生大變化。 這些重大的改變,讓凱達格蘭族人,甚至全臺灣平埔族走向消失的命運。 今日我們要找尋凱達格蘭族人的過去生活面貌,除了透過文獻外,就是依據「考古」發現。 目前最大的考古發現是臺北縣八里鄉「十三行遺址」,由這個遺址的遺物推定凱達格蘭族人,可能在相當於中國漢朝的時間就已經進入臺灣。 他們的聚落和附近地區,成為後來漢人移民、開墾、建立村莊的地點。 相傳凱達格蘭族的祖先是從台灣本島最東境的岬角—三貂角登陸,17世紀康熙年大地震前,文獻指出仍為台北一帶最主要住民結構。 如詳加細分,該族分布範圍約為現今台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的瑞芳、貢寮、新店、板橋及桃園北區。 部分學者則以淡水河、基隆河、新店溪為界,分為南北兩支系, 再加上16世紀前遷移至宜蘭的一支「社頭社」(哆囉美遠社/Torobiawan),可再將該族區分成:巴賽族(Basay)與雷朗族(Luilang)。 傳統的平埔族社會,對於信仰,其實大多還停留在祖靈崇祀以及圖騰膜拜的階段,各族的祭典不盡相同, 其中北部的凱達格蘭族的祭典有農曆六月十八日和農曆八月十六日。 六月的祭典是在祈求魚獲豐收,八月的則是感謝祖靈庇祐農作收成,他們會以其神聖的植物山橄欖當作祭品。 另外,該族以及其他平埔各族一樣為母系社會,從婚姻與財產制度中可顯而易見: 男性必須入贅,家產也由女性繼承,這與漢人文化有極大的差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