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ne 30, 2013

月球,火星

当我抬头望月时,有时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时间机器之中。我回到了过去的一个宝贵时刻,那一刻距今快要45年了。 那时,尼尔·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巴兹·奥尔德林 站在月球上的一片荒凉却壮观的土地上,那里叫做静海(Sea of Tranquility)。 当时我们是离地球最远的人类,但事实上我们并不是自己在战斗。估计当时地球上有6亿观众在看着我们在月球上留下足迹。 那是当时史上最大的电视观众群体。 时间快进到今天。如今,我对月亮的看法变了,不再将其视为一个目的地,而是一个出发点, 人类从月球上出发,到达火星,变成一个可以穿梭于两个行星之间的物种。 是时候为全球人类有效探索空间打下根基了。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罗登月计划(Apollo)使用的是迅速到达的、直截了当的空间策略,把前苏联甩在月球上的尘土之后。 这么做意味着不要浪费时间考虑可重复利用性。现在让我们翻过空间探索史上的这一页。 我呼吁全世界一起努力探索并利用月球,这种合作涉及在阿波罗计划基础上发展的商业行为及其他国家的项目。 我想强调:第二次“登月竞赛”是一个死胡同。美国应该作为这一全球开发月球行动的领导者制定路线 。美国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做它们想做的事情。这对美国外交来说,是一个有成果的舞台。 朝着正确方向迈进一步的做法是,缔造一个国际月球发展合作组织(International Lunar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旨在从国际地理物理年(International Geophysical Year,该活动目的在于是让全球科学家专注于地球的物理及大气问题) 与国际空间站项目(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等活动, 以及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和欧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等模范组织的经验宝库中汲取养分。 空间合作将成为新的规范,包括利用中国、印度及全球其他国家空间专家的才华。 在我看来,美国最好能够朝着让人类在火星上活动的方向投入资源。 我设想的是一个全面的计划,能让火星在今后25年内出现人类的永久性定居点。 为了开始这一计划,国际空间站可以作为一个实验平台,测试长期生命支持功能, 以及那些可以安全地、可靠地、经常地把人运送到遥远的火星的技术。 我支持打造一个不断往返在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航天器,这样就能建立一个具备可持续性的路线,可以永远地连接两个行星。 登上火星意味着在火星上驻留——通过这种行动,我们在获得一种变成双星球物种的自信心。 我们可以利用火星众多不错的卫星。 例如,其中的火卫一(Phobos)可以作为一个离岸地点,从那里,太空船船员可以用机器人提前设置装备, 并在火星表面建立辐射保护罩,为增加的居民人口进行准备。 要想在火星取得成功,不能只是登上火星一次就结束。 我对于空间探索的热情基于两个原则: 持续扩大人类的空间活动,以及保持美国在空间的领导地位。 为了实现这两大目标,需要在探索、科学、开发、商业及安全领域实现我所说的美国空间统一愿景(Unified Space Vision for America)。 要走出近地轨道,就需要开展一系列行动,来为这种空间统一前景打下基础。我们现在就必须据此开展行动,并持之以恒。 我呼吁各国联手,进一步探索和利用月球。这将是一个合作关系,涉及在阿波罗计划基础上发展的商业行为及其他国家的项目。 但真正的任务是有关火星的。 通过实现一个循序渐进的设想,人类可以可以不断扩张,进而踏足火星的沙丘。 美国的单座水星太空舱,以及随后使得阿波罗计划得以实现的两人双子星太空船就遵循的就是这样一种步骤。 地球已经不再是我们唯一的世界,到了寻找新的拓荒地的时候了 2013年06月29日

Plus ultra and pillars of Hercules

Plus Ultra (拉: for "further beyond"; 西: más allá) is the national motto of Spain. It is adopted from the personal motto of Charles V, Holy Roman Emperor (and King of Spain as Charles I) and is a Latin translation from Plus Oultre, his original motto in Old French (Charles' native language). ---------------- Charles V (西: Carlos I; 荷: Karel V; 德: Karl V.; 義: Carlo V; 捷: Karel V.; 法: Charles Quint; 1500 – 1558) was ruler of the Holy Roman Empire from 1519 and, as Charles I, of the Spanish Empire from 1516 until his voluntary retirement and abdication in favor of his younger brother Ferdinand I as Holy Roman Emperor and his son Philip II as King of Spain in 1556 --------------- Ne Plus ultra[An Address Delivered Before Eminence College, June 10, 1881.] ------------------ LADIES AND GENTLEMEN:—It has ever been a delight to me to meet with the faculty and students of Eminence College on these festive occasions. It is but natural that the hearts of those who have gone out from these classic halls should turn on these gala days, and in feeling if not in fact, renew the fond associations of the past. They are oases in the desert; well-springs to the thirsty soul in the journey of life. I should, therefore, be untrue to myself, and unjust to you, were I not to confess to a pardonable pride in the privilege of addressing for the second time one of the graduating classes of this renowned institution. The subject on which I shall to-day address you is "Plus Ultra vs. Ne Plus Ultra." Spain is in the great southwestern peninsula of Europe. It juts out between two seas as does no other country of that continent. Before the discovery of America by Columbus, the Spaniards prided themselves on the supposed fact that their country was the last point of solid land on the earth westward. Beyond them, they thought, there was nothing but a vast expanse of water—a shoreless ocean—a mystery never to be solved. Consequently the early coins of that country, in order to give prominence to this idea, were indented with a picture of the pillars of Hercules, the two great sentries on each side of the straits of Gibraltar. Encircling these pillars on their coins was the inscription, ne plus ultra—nothing beyond. They imagined, therefore, that they constituted the limits of creation; that beyond them there was nothing. Consequently, as in creation the last is the best, they gave to themselves the preeminence. In this proud idea they rested and praised the Lord. In their own estimation, therefore, they constituted the ne plus ultra of God's favored people. Thus they constituted another proud monument of man's folly and ignorance, from which it is well to take warning. In course of time, however, Columbus conceived the idea of another world west of Spain. After long years of discouragement, sufficient to crush the spirit of all but those of noble impulses and high resolves, he was permitted, with a small fleet, utterly insignificant in this age, to sail westward. He thus discovered the new world whose existence, if ever known before, had faded from the memory of man. On his return, when the Spaniards became convinced that a great continent lay to the west of them, they were compelled, humiliating as it was, to change the inscription on their coins, encircling the pillars of Hercules, to plus ultra—more beyond. This the demonstrated truth demanded. Thus the discovery of America took the ne off of their proud motto, thus teaching them a lesson which should be a lesson to the world. Their negation was changed to an affirmation. Their boasted limit of creation was changed to an acknowledgment of the unknown beyond. Thus it has ever been in man's proud history. Thus it will doubtless continue to be till we know as we are known. "Whether there be knowledge, it shall vanish away; for now we know only in part, but then shall we know even also as we are known." The first thought with which I would impress your minds to-day, especially the minds of those who go out from this institution with the honors of graduation, is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beyond—the plus ultra of a collegiate education. One of the most fatal mistakes in securing a collegiate education is, that this is all. If one of you entertains the idea to-day that your education is "finished," you will be a failure. We hear much in this age about a "finished education" in college. Alas! there is too much truth in it. The education of many is thus "finished," and their progress in life is also finished. A college course is not the end, but simply the means, of an education. This is simply the foundation, not the structure. On this you are to hereafter build; otherwise the foundation will be worthless. Without the after building the foundation itself will decay. This is alike the teaching of the history of man and the Son of God. On this foundation, therefore, I would urge you to build, not for time only, but for eternity. On it you should erect a noble structure, at once an ornament and a blessing to your race. This can not be done in a day.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are the price of success. You must learn to "labor and to wait." How often do we see the scintillations of genius within college walls, of which we see or hear nothing after the day of graduation? On that day the sun of their brilliancy seems to set forever. Why is this? Simply because they think their graduation is the ne plus ultra of their literary life. It is not what we learn in college, but what we learn after leaving it, that makes us what we are in after life. The value of a collegiate education consists not in the amount of information it imparts, but in a preparation for the accumulation and use of information. Not simply the best minds, but the best students are those who win the prize in the end. Not the best students in college, but the best students after leaving it, are those who make the world feel their power. Many study hard for the honors of graduation, and beyond this seem to have no aspirations. If this is their ne plus ultra, then it is worthless. This institution does not educate you for graduation; it graduates you for education. Without this end in view, its labors would better cease. An institution is honored not by what its students know on the day of commencement, but by what they know and do ere they matriculate in the great university of worlds. It is, therefore, young ladies and gentlemen, to this end and not to this hour, that your teachers have faithfully labored to bring you. Without this in view, you will miss the grand purpose of your education thus far. Doubtless many of us know men and women who have not grown an inch since the day that they went out from these or other halls of learning. They may have promised much at the beginning. On their success high hopes were built. Loving hands were impatient to wreathe their brows with the garlands of victory. But, alas! those hopes have been blighted and those garlands have withered. We see them in the pulpit, at the bar, and in all the other vocations of life. They are failures, not for want of mind, but for want of application. They have not followed up their victories, and their victories have turned to defeat. They have been resting on the honor of faded laurels, that in their freshness so become you to-day. To gather these was the ne plus ultra of their efforts, and hence the end of their success. Therefore, if any of you to-day look upon your graduation as the consummation of your literary struggles, let me exhort you to change your motto, and, like the Spaniards, on the birth of the new world, discard the idea of a possessed ultimatum, and imprint upon your banner plus ultra—more beyond. As most of the graduating class are ladies, I feel the necessity of speaking especially of their hopes and prospects. Till recently, the hindrances of woman's education and literary position have been great and discouraging. But, thanks to the religion of Jesus, her disabilities have in Christian lands been removed. Woman was the crowning workmanship of God, and she has received the crowning blessings of Christianity. By the blessing of Christianity, the intellectual and spiritual powers of woman are encouraged. The world is often dazzled by her genius, astonished at her resources, and subdued by her spirit. She has stood in the halls of learning, walked in the groves of science, and gathered laurels on the mountains of fame. She has stimulated the world's genius, soothed its passion, and strewed her pathway through it with the sweetest flowers. Women have ever been the world's brightest angels of mercy— "Whose company has harmonized mankind, Soften'd the rude and calmed the boisterous mind." There are positions in the world for which woman was not made. The finishing touches of creation's wondrous works were too delicate to fit her for the political arena, the command of armies, or the founding of empires. She was made for higher and holier ends than these. She is adapted to a work more noble and more enduring. Her empire is in the heart, and her scepter one of spiritual dominion. Here she is a queen, and reigns without a rival. While there is a limit to her appropriate field of action, there is no limit to her power. Some one has said: "The current of female existence runs more within the embankments of home." This is true, but her influence overflows those banks and inundates the world. Her influence may be compared to the sparkling rivulet that bursts from the mountain peak, then winding its way to the valley below, it flows gently onward for thousands of miles, through rugged hills and fertile plains, bathing the feet of great cities and slaking the thirst of great countries, augmented by its tributaries, till, bearing upon its bosom the commerce of a nation, it pours its flood of waters into the world's great ocean. As our grand Mississippi will readily yield to an infant's touch, and yet bear upon its bosom the proudest vessels of man's invention, so is the tenderness and the power of woman's influence. I have spoken of woman being the "last of creation." This expression is generally used in a false sense. She was last because God created on an ascending scale. She was, therefore, last in creation and first in redemption. She gave to the world its Saviour, and first proclaimed His birth from the dead. She was His best friend while He was here, and has been most devoted to His cause during His absence. Hence where Christianity goes woman's power is felt. The extent to which woman is honored marks to-day with unerring certainty the extent of a nation's civilization. Young ladies, you have before you a field of golden opportunities. Only thrust in your sickles and reap. In this age and country there are great potentialities to every young lady of a good mind and a pure heart. Let no one, therefore, be discouraged. Remember that there is something beyond—the plus ultra of a well-begun life. Having urged the necessity of plus ultra as your motto, as against ne plus ultra, I may drop some profitable hints as to the attainment of success. You know that one may give good advice, though he may not have profited by it himself. In the first place, everything depends on work. Intense application is the price of success. The world's benefactors are the world's hard workers. "Tickle the earth with a hoe, and it will laugh at you with a harvest." But it closes its fists against those who extend to it an idle hand. Many people contend that the world owes them a living, and grumble that it does not pay the debt. What have they done for the world to bring it into their debt? The world owes every man a living when he earns it by honest toil, and not before. Those who sow with a stingy hand may expect to reap a scanty harvest. You should, therefore, in whatever vocation you may elect, strive to succeed on this principle; otherwise you will not deserve success. You should not be discouraged because surroundings are not favorable, and hope seems long deferred. Be not impatient of results. Do your whole duty, and leave the consequences with the Lord. Never strive to be great. Few men become great this way, and they never deserve it. True greatness comes as a result of devotion to principle and duty. The highest and noblest success comes through a spirit of self-forgetfulness. Learn to be indifferent to surroundings. You need not catch the "spirit of the age" unless the "spirit of the age" is worth catching. When you contemplate Marquis de Condorcet, in the dark day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hiding in a lonely room in the city of Paris, while its streets ran red with noble and innocent blood, quietly writing a book whose subject was, "Man's Certain Progress to Liberty, Virtue, and Happiness," you will understand what I mean. You must learn to think; to think regardless of surroundings; to think only of the thing of which you wish to think; and on this to concentrate the whole power of your mind. This requires careful training; but this only is education. With this you have full command of all your resources; without this they avail but little. The great motive power of the world is thought. Information without thought is simply a peddler burdened with stale wares on a dead market. It is not what one knows, but what he can produce, that makes the world feel his power. Hence one must be a producer as well as a receiver. The world's thought must be regenerated in his own mind. He should turn the world's dead facts into living thoughts—"Thoughts that breathe, and words that burn." Avoid fickleness of purpose. Decide to do something in harmony with your endowments and the will of God, and do it. Many people of fine attainments and intellectual powers are spending their lives trying to decide for what purpose the Lord made them. Before they determine what they are good for, the world is certain to decide that they are good for nothing. Life is too precious to be spent in hesitation. He who vacillates will do nothing. Concentration is power. The rays of the sun that would hardly warm an infant's hand will, when concentrated by a lens, blister the palms of the hardiest sons of toil. If we would make life a success, we must live for a purpose. He who lives simply for the sake of living, has no just conception of life. Those who live for the gratification of the flesh should remember that the goat lives for the same purpose. How humiliating the thought, that so many of the cultured, as well as the ignorant; the rich as well as the poor; the "cream of society" as well as its dregs, are thus living on the low plane of animal life! The grand distinction between man and the brute creation is in his spirit nature. Without spiritual culture, every thought, every aspiration, every gratification, is of the earth earthy. How sad, then, to see the gaudy "butterflies of society" spending their lives without a thought above that which alone can lift them forever above the plane of animal life! It is sad thus to think, but sadder still 'tis true. The enjoyment of "society," therefore, must not be your ne plus ultra, else life will be a failure. In order to the highest success, you should live fast, but not in the world's bad sense of that word. I simply mean that your life should be intense. Mere existence is not life. Life is action. Life is not measured by time, but by experience. It is our duty, therefore, to live all we can in the time allotted us. The patriarchs lived longer than we, but we may live more than they. This is a grand age in which we live. We may now live more in fifty years than Methuselah did before the flood. The time is short. Hence if we would live much we must live fast. But here I anticipate an objection. You say, "We shall shorten our days by fast living." Not by this kind of fast living. The world will never be troubled for burying ground for those who kill themselves simply by hard work. It is not work, but worry, that wears men out. We have too much friction in our lives. This must be stopped. An hour's passion will tell more on the constitution than a week's work. The largest amount of action, with the smallest amount of friction, is the problem before you; and he is the wisest philosopher who gives to us its best practical solution. I wish now to invite your attention to mistakes that men have made in supposing that their knowledge was the ne plus ultra of human wisdom. Time was when the alchemists thought they possessed the ne plus ultra of human knowledge, and that wisdom would die with them; yet their knowledge is now to chemistry what astrology is to astronomy. It is a superstition on whose claims no scientist would dare to risk his reputation. Now chemistry is the ne plus ultra of human wisdom, and every man is a fool who does not hold the key to the secret chambers of its hidden treasures! But how long till we shall have a new chemistry that will render the old a bundle of laughable folly? The fact is, by the advancement of human knowledge we demonstrate that our ancestors were a set of fools, and our posterity will doubtless pay us the same compliment!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should teach us to be modest, and to keep as our motto plus ultra versus ne plus ultra. Modern science has demonstrated that of all unreliable things, ancient science is the most unreliable. We should, therefore, expect to eventually see modern science remanded to the same category. One of the greatest inventors of the age, Mr. Edison, whose inventions have had to do wholly with modern science, tells us that he has been constantly thrown off the track and misled by the frauds of science. He thus expresses his estimate of the authorities in modern science: "They [the text-books] are mostly misleading. I get mad with myself when I think I have believed what was so learnedly set out in them. There are more frauds in science than anywhere else.... Take a whole pile of them and you will find uncertainty, if not imposition, in half of what they state as scientific truth. They have time and again set down experiments as done by them, curious, out-of-the-way experiments, that they never did, and upon which they have founded so-called scientific truths. I have been thrown off my track often by them, and for months at a time. You see a great name, and you believe it. Try the experiment yourself, and you find the result altogether different.... I tell you I'd rather know nothing about a thing in science, nine times out of ten, than what the books would tell me—for practical purposes, for applied science, the best science, the only science, I'd rather take the thing up and go through with it myself. I'd find out more about it than any one could tell me, and I'd be sure of what I know. That's the thing. Professor this or that will controvert you out of the books, and prove out of the books it can't be so, though you have it right in the hollow of your hand all the time and could break his spectacles with it." Thus it is that these authorities have been weighed in the balances and found wanting. This is a marvelous age, an age of unsurpassed invention and discovery of truth, but it is not the ne plus ultra of human wisdom—if we are to take any lessons from the past ages. The wave theory of sound, which has been regarded as a settled scientific fact since the days of Pythagorean, is now vigorously attacked, and the adherents to the orthodox ground will have to rally their forces and reconsider their proofs, if they save the theory from slumbering among the follies of the past.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 world has been startled by the bold theory of evolution, as advocated by Darwin, Haeckel, Huxley and others. Many have felt uneasy about the foundations of our faith. But such alarm is all premature. The glaring contradictions of one another of these modern apostles of a "gospel of dirt," and their self-stultification, are enough to convince any thoughtful reader, that if the race has not developed from apes, a few of them bear marks of descent from asses! The credulity of this class of men is simply marvelous. They can believe that a moneron can be developed into a man, but can not believe in a miracle! Their wonderful development of a moneron into a man terminates with the boundary line of time, and thus the ne plus ultra is reached of their "infinite progression!" In order to a proper appreciation of the present life, we must be deeply impressed with the nature of that which lies beyond. No one can well spend the present life who does not spend it in view of the life to come. Man must properly appreciate himself before he can live in harmonious relations with his being. No man can have that appreciation of himself essential to a true life, who believes that his ancestors were monerons and mud-turtles! While there are many striking resemblances between animals and man, just such as we should expect to find from the hand of the same Creator, who began farthest from himself and worked to his own divine model, yet there are striking differentiae which demand profound consideration. Animals come into the world with the knowledge of their ancestors. The beaver knows just what its ancestors knew before the flood. It is born into the world with that transmitted knowledge. Its posterity will know no more during the millennium. On the contrary, man is born into the world an intellectual blank. However wise his parents, he inherits not one idea. He knows absolutely nothing except what he learns—learns from teachers and by experience. It would be incomprehensibly strange if man in his development from a mollusk, should accumulate inherited knowledge till he reaches the ne plus ultra of terrestrial life, and then by a sudden break in the chain of nature lose it all, and come into the world a born fool!! This would be "development," "natural selection," and the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with a vengeance! Here is a chasm between man and the lower animals, made by the hand of God, that human wisdom can never bridge. In his intellectual, moral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man starts from zero. God has thus ordained it. He is dependent on progression for all that he is and all that he is to be. God simply gives him a start in this world, with the numberless ages of eternity before him for infinite advancement. The idea, therefore, that "death ends all" nips in the bud this grand conception of man's greatness, and blights forever that which is noblest and truest in his nature. To regard this life as the ne plus ultra of man's development, is to charge nature with a freak of folly, and an abortion in her best works. Men may laud human virtue for human virtue's sake; but if man is but the moth of a day, the fire-fly whose phosphorescent light flashes for a moment and then goes out in eternal night, his virtues are but the tales of the hour that have their value in the telling. If this life is all there is of man, then he is the most unmeaning portion of the creation of God. There is for him no perfection, no satisfying of his inherent wants, and the whole of his existence is a sham and a fraud. As Young has beautifully said: "How poor, how rich, how abject, how august, How complicate, how wonderful, is man! How passing wonder He who made him such! Who centered in our make such strange extremes, From different natures marvelously mixed, Connection exquisite of distant worlds! Distinguished link in being's endless chain! Midway from nothing to the Deity! A beam ethereal, sullied, and absorbed! Though sullied and dishonored, still divine! Dim miniature of greatness absolute! An heir of glory! a frail child of dust! Helpless immortal! insect infinite! A worm! a God!—I tremble at myself, And in myself am lost. At home, a stranger. Thought wanders up and down, surprised, aghast, And wondering at her own. How reason reels! O, what a miracle to man is man! Triumphantly distressed! What joy! what dread! Alternately transported and alarmed! What can preserve my life? or what destroy? An angel's arm can't snatch me from the grave; Legions of angels can't confine me there." It is only when we thus look beyond this life, and contemplate his relation to the Deity, that we realize the true dignity of man. It is natural that you should desire power—power to bless the race and bring it nearer to God. Do not be discouraged if you do not find this power clothed in the world's pomp and parade. The most God-like power comes not in this way. God works by quiet forces that man may scorn but can not equal. Behold that mountain of ice in the polar sea held by the relentless grip of a winter's frost. All the engineering power of man could not shake it upon its throne. All the locomotives in the world could not move it an inch. But nature unveils her smiling face when the springtime comes, the sun sheds upon it his gentle rays, noiseless as the grave, too mild to hurt an infant's flesh, and soon these mountains of ice relax their grip and glide away into the great deep! This is power. This power you may possess, and should strive to possess, through the gentle forces of a regenerated nature, till the quiet influences you exert for God will pass beyond the bounds of time and be expended on a shoreless eternity. In conclusion, then, let me urge you to live for eternity, and let the life that now is be with reference to that which is to come. Then will you progress from the low plane of our terrestrial sphere to association with God, and eternity alone will mark the ne plus ultra in intellectual and spiritual development toward the Divine Being.

10真属灵《约14-16章》;9真葡萄樹《约15章》

10:真属灵(约16:13)真理的圣灵   我们常常提到属灵,但真属灵的意义是甚么呢?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进入)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约16:13 》真理的圣灵到世上来做什么?他要引人明白(进入)一切的真理,进入真理的实际里面! 我们明白了、领悟了,那是头脑的事,但真理不是单单属于知识的,真理的境界是实践的境界,成为我们真的生活; 这是圣灵的工作。圣灵的真理是属灵的真理,圣灵把这个属灵的真理带进我们的生活里面,那时候我们就真属灵了!   圣灵的工作是甚么?在《约14-16章》中,主耶稣清楚地作了介绍,这三章经文是主耶稣快要离开门徒时的最后教导,是主离别前的心事,他将自己觉得最重要的讲出来。一个人在要离开最亲的人时说的话,一定是心中深处的话,主耶稣向门徒在这三章里讲的话就是如此,当我们读这三章时,很清楚地发现是以圣灵为中心,可见在主的心目中,圣灵的工作是多么重要!关于圣灵的信息,甚么是最重要呢?主耶稣在这三章所讲的一定最重要!主要他的门徒清楚地认识圣灵的工作,让我们来一一领受,求圣灵帮助我了解、接受、实践。   一.圣灵是代求者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训慰师),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十四16 》主耶稣说到圣灵是保惠师,「保惠师」这名称的意义之一:代求者。   圣灵是一位代求者,他为我们祷告,而且带我们进入他的祷告之中,教导我们如何和圣灵一样的,有圣灵的心态、负担的祷告。「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八26 》圣灵的祷告,他亲自用说不出的叹息为我们祷告,「叹息」是言词不容易表达的一种负担的感情,这是爱的负担,内心的呻吟。圣灵关心我们、爱我们,知道我们的软弱,他知道我们的软弱不是要定我们的罪,不是要拒绝我们,乃是同情我们,为我们的软弱作呻吟的祷告。犹大说:「在圣灵里祷告。」《犹20 》意即像圣灵那样祷告。   很久前读到司布真牧师关于祷告的一个比喻:在神宝座旁有一个祷告的铃,有绳子系住的,绳子的一头坠到地上。 地上人祷告时好像抓住绳子来拉,有的人轻轻地拉,神宝座旁的铃不会响;有的人两手全力地拉,神宝座旁的铃声响了! 这里面有很重要的真理:有的人轻轻忽忽,祷告完了都不知自己求的甚么,没有入心,这样的祷告难蒙垂听。当一个将力量集中,好像用力拉绳,神就回应。从司布真牧师的传记中,我们得知他的教会有两层,上面一层是做礼拜用,下面一层与上面一样大,上面做礼拜时,下面坐满了人祷告,上面向人讲,下面向神呼求!难怪他的教会那么蒙福,他成了神大大使用的仆人!他讲的这比喻是自己做到的。有圣灵负担的祷告,这负担从何而来?从圣灵爱的关心产生!圣灵把这爱的关心也尝试放在我们心里,我们不懂得这难学的功课,但一学到,功效就很大、很大! 1995年,世界54个的国家的教会领袖在南韩开会;开会时有人提议:实际地去看一看韩国教会黎明的祈祷会,去那一间看呢?他们不想去看很出名的成了橱窗式的教会,决定到最近所住酒店的一间礼拜堂去,那是一间卫理公会的教会。黎明前他们去到,见到一千多弟兄姊妹在那里祷告。他们深深感受到:韩国教会在祷告上蒙恩,他们真是有这一负担,难怪韩国教会兴旺!   有负担的祷告是教会历史上很多大复兴的共同特点,正如18世纪莫拉维拉弟兄会的复兴。原来他们的会友从不同地方、不同背景来聚会,有很多不同传统、不同观念、不同重点的人在一起,实很难合得来,得不到合一的心;后来他们决定祷告,十天来集中祷告,圣灵大大作工,他们的心被溶化,有了合而为一的心;跟著产生了大的、差传的复兴:头十年差传宣教士到四大洲传福音,1732-1742年,他们差出很多宣教士,其中两位宣教士到了中国西藏;在接著的150年时间中,他们差遣出2157位宣教士! 他们的复兴影响了约翰卫斯理,带动英国的大复兴运动,在约翰卫斯理的日记中:1739年一月一日,他和60位同工一起通宵祷告,清晨三点钟时,圣灵大大地浇灌下来,他们被圣灵充满,充满了敬拜、喜乐、赞美,被称为「卫理公会的五旬节」。   18世纪在美国的大复兴,那时有一位教会领袖名爱德华,他是一位学者,心中有感动,有负担来祷告;记载中,他像保罗一样,三天三夜禁食祈祷,圣灵大大的工作,跟著发生了北美洲的大复兴! 在中国教会历史中,大家知道宋尚节被主使用,他初初领会时,常常早上四时起身祷告,他一一为许多请他代祷的人祷告。所以宋尚节领奋兴会大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祷告的热忱,很多人在聚会中悔改,信主,热心!这样,祷告的热潮展开了,复兴的影响愈来愈广大。我们看到历代大复兴的共同点是祷告,是在圣灵里祷告!   二.圣灵是能力的灵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约十四12 》这句话当时门徒很难了解,门徒怎可能做比主耶稣更大的事呢?但主就是这么清楚地告诉门徒,为甚么呢?「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十六7 》主回到父那里,父就差圣灵来!藉著这位圣灵的能力,属主的人要做比主自己在世所做更大的事!主在世时受身体,时间的限制,只能同时在一个地方,但升天后圣灵降,使用所有的信徒,他们遍布世界每一地方,圣灵藉他们所工作的总和比主耶稣在世上所作的更大。所以主耶稣所介绍的圣灵是能力的圣灵。在教会历史中,我们真是看到圣灵的大能力: 教会历史最早阶段受了十次大迫害,但每次迫害之后,信主的人更多,教会更兴旺;到了第十次迫害,罗马帝国接受基督教作国教!   在二百多年迫害的压力之下,圣灵的能力大大彰显,信主的人愈来愈多,杀害了的基督徒变成更多的基督!罗马帝国被基督教的信仰征服了,这是一个极大的能力的表现。   在中国,庚子年义和团杀了许多基督徒、宣教士。结果呢?据圣经公会历史报告:从庚子之后,《圣经》的销量直线上升。这不是人的能力,是圣灵的能力!1949年前,中国只有1M基督徒,而今天很多迹象令我们相信至少有60M基督徒,也可能到一亿,比一M增加了60倍,这是在一种压力的处境之下这样发展的。   印尼大概有40百万基督徒,是印尼全国人口的20%,一个回教国家,竟然有这么多基督徒,是甚么能力使这现象出现?! 越南宣道会总会报告,从1975年的五万多会友增加到现在的五十多万会友,更令我们惊讶的是: 在越南山地里面,有许多部落民族,大概有7M,其中有20%人信了耶稣!圣灵真是的能力圣灵!   三.圣灵是结果子的圣灵 在《约十五》中,主耶稣说他是真葡萄树,我们属他的人,是树上的枝子,枝子连在树上就果子。葡萄树的生命之浆是枝子和果子的来源,这生命之浆是否与圣灵有关呢?是否是指圣灵来说呢?我从前不以为然,至到多年前的一天,我在九龙塘宣道会夏天举行的英语培灵会中,听到讲员汤玛士说到《约十四、十五、十六》三章重点是讲圣灵。 但在《十五》中却只有一次提到圣灵,为甚么呢?因为葡萄树的生命之浆是圣灵工作的象徵! 「主在我里面,我在主里面。」是《十四》的特徵,是圣子指著圣灵的工作说的。基督藉著圣灵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又藉圣灵住在主里面,我们与主之间有密切的生命的关系,是圣灵将基督的生命流通在我们里面,是圣灵带我们进入基督,与他同活。 葡萄与枝子的联系是藉著生命之浆,因为有了生命之浆,所以枝子能结果子,而葡萄树的生命之浆就是指著圣灵说的。 《加五22 》讲圣灵结出九样果子时,提到圣灵工作的特点, 一个人信主之后,圣灵住他里面,开始与人堕落的天性,与人原来的情欲相争。 人信主之前,想做什么就做甚么,很自由;但重生之后,圣灵进来,人里面有了争战,开始不自由了,心中受限制、受约束了!有的人信了主后觉得真麻烦、真不自由,退去了吧!其实这正是新生命、新生活的开始!那一个孩子长大不受约束,没有一个可以为所欲为!父母一定要教导他,限制他,圣灵也是这样。《加五19 -22 》讲到「情欲」是甚么?是罪恶。世界上各种的罪恶如果表露详尽,可能不止一万样!圣灵和这些事相争,当我们顺服地站在圣灵那边时,保罗说那时就开始结出圣灵的果子。圣灵的工作是限制、塑造我们,让我们成为真正属灵的儿女,结出圣灵的美丽的果子。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约十六13 》圣灵把我们带入真理的实际,圣灵是实际的成就者,这信息在《新约》很多地方表明出来;如「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圣灵说:『是的!』」《启十四13 》 主耶稣写给七个教会的书信,都有相同形式:每封书信开始时是主耶稣说话,结束时是圣灵说话。 因主耶稣讲的是客观的真理,而圣灵把我们带进客观真理的实的胜利中。主耶稣说:「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启十四13 》 圣灵在人的心里说:「是的!」这人的心和圣灵同感,这「是的」成了当事人的心态!「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著他们!」《13 》 每一个宣教士都有圣灵在他们心中说:「是的!你为主付的代价永不落空!」这就是真属灵! ============================= 真葡萄樹(約十五1-8)   1952年,我第一次在港九培靈研經會上講道,30歲的我,當時是最年青的講員,而今次我卻是最年長的講員!人生真是過得很快啊!我藉此提醒在座的年青的弟兄姊妹們:趁早把自己當作活祭,獻上給神!開始為主而活,跟從、見證、事奉、愛主!你們還有很多年可以為主而活,那是何等地美好!見主面時,也是何等的快樂!五十年前我參加在英格蘭南部舉行的一個有五千人的大型英文培靈會(其中約有一半是大學生),這個培靈會繼續到現在已有一百二十二年的歷史了。二十年前我再去時人數已增加到七千人,青年人更多,在聚會中有許多人獻身給主。最近一次在美國舉行的大型的學生宣教大會有一萬九千大學生從不同的地方到那裏聚集,聖靈大大作工,有五千一百多位大學生獻身作宣教士!我們常說今天這時代青年人很難信主,就算信了也很難熱心;但事實恰好相反,去年底,美國一出名差傳刊物報到:在美國十幾間大學裏學生們出現了一個復興的現象,上千的大學生在一起懇切、整晚禱告,這是神藉疬聖靈的工作,是時代的潮流所不能攔阻的!所以我們對香港的青年弟兄姊妹寄予很大的期望,神一定會更多、更深的在青年人中間作工。青年、壯年的弟兄姊妹們,主耶穌寶貴你們,要用你們,願主得疬你們!求神興起新一代的基督徒來為祂大有作為!我們等待復興來到香港。   (約十五1)中為甚麼要用這「真」字呢?原因:   1.當時在聖殿的門口雕刻了葡萄樹,很多猶太人在門口出出入入,看慣了那雕刻。主耶穌說:那只是一個象徵,而我是真葡萄樹。   2.先知以賽亞說到以色列人好像一顆壞的葡萄樹,不能結好葡萄,乃是結了野葡萄(賽五4),這是以色列人讓神失望、傷心的事,是以色列的失敗!   主耶穌針對當時他們處於律法時代,沒有得到真正的屬靈的生命的那情況,說:「我是真葡萄樹,你們是枝子。」這是多麼寶貴的一個比喻:枝子連在葡萄樹上。主耶穌提到三種枝子:   1.不結果子的枝子(約十五2):這是指掛名的、沒有主的生命的、沒有重生得救的基督徒,這樣的人和主沒有生命的聯繫,故不能結果子!這樣的枝子主會剪去。教會裏也有這樣的人,他們的名字在會友的名冊上,但沒有在羔羊的生命冊上,他們與主的救恩沒有關係!這是可悲的,所以我們每一個教會的會友要自我審查:我是否一個掛名的、表面屬主而沒有結果子的基督徒呢?我們經過審查後要醒悟過來,然後真正重新得救,這才是屬靈真境的開始!我們有一位真救主,祂賜給我們真生命。我們的靈魂得救,得疬永遠的生命,才能談到屬靈的真境。   2.多結果子的枝子(5):因為它們連在葡萄樹上,它們常在主裏面,主常在它們裏面。「常」和「裏面」這兩個字眼在這章經文裏各用了十二次;「裏面」是生命的聯繫、生命的交通、生命的交流。一個人內在的屬靈的關係非常密切,這人就能多結果子。主是能源,離開了主,我們不能結屬靈的果子!枝子若不連在葡萄樹上,就不能果子!   3.結果子更多的枝子(2下):我們看到神把枝子修理乾淨,將枝子上的雜枝剪掉,因雜枝會消耗枝子的生命之漿,生命之漿消耗掉就不能結果子,有經驗的園丁一定要常常清理雜枝,讓樹的生命之漿集中在結果子上。主耶穌要我們人生有一個生命的焦點,然後把一些沒有意義的事剪掉,這些事消耗我們的生命力,消耗我們的時間,令我們分神,令我們的人生沒有焦點,沒有作用!神所大用的慕迪先生,口袋裏常帶疬兩個放大鏡,一個是完整的,他說:「當陽光照在這鏡上產生一個焦點,這焦點很高熱度,能引起燃燒。」另一個是裂開兩半的,他說:「這也是一放大鏡,但陽光照射下不起作用。」很多基督徒在靈性上一無所成,不能結果子,就是因為他的人生沒有一個真正的焦點!請看社會上的成功人士,哪一個沒有集中努力的焦點呢?這是一般的成就,屬靈的成就上也一樣,求主幫助我們將人生中沒有意義的事除掉。主耶穌用祂的道來潔淨枝子(3),主的道是殺虫劑,把樹枝上的害虫消滅,讓樹枝健康、結果子。主的道潔淨我們的人生,常常有些罪的小虫爬到我們身上,這些小虫會長大,這些罪惡的事情會使我們的力量衰敗,讓我們失去了結果子的能力,這是撒旦的工作,主的道要將我們洗淨,洗去一切攔阻我們的罪,讓我們有力量,有屬靈的作用!   當枝子連在樹上的時候,就產生了四種的交流:   1.能力的交流(5-6):離開了主耶穌,我們就不能結果子。枝子連在樹上,就能結果子。枝子離開了葡萄樹,就沒有能力結果子,這是必然的!結果子的力量不是在枝子裏面,而是在樹裏面。多年前,我曾在九龍一間教會的團契講道,講道前有一姊妹作見證,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她在一所基督教的醫院裏面作護士,工作很忙,很多時候病人的要求不能一一滿足,工作忙、壓力大令到她緊張,很容易發脾氣,但脾氣過後很難過,她想:這些病人需要神的愛,如果他們不能在我這基督徒身上得到,他們從何處得到呢?她很後悔,但後悔之後又發脾氣,發了脾氣又後悔,她甚至對自己感到絕望!有一天在聽道時聽到傳道人講這段《聖經》,知道離開了主,自己不能作甚麼,她領會了。以後每天工作之前跪在神前懇切禱告:「主啊,我沒有愛,您就是愛!求您將您的愛充滿在我心中,讓我用您的愛來服侍這些病人!」從此,她經歷到:主的愛透過她發出來。離開了葡萄樹,枝子就會枯乾,枯乾的枝子當然不能結果子!很多年前九龍塘宣道會在一個聚會中,「互愛團契」和「香港皇家警察以諾團契」兩詩班聯合獻唱;「互愛」是由一班戒了毒的人,有的人是坐監,在監獄聽聞福音,悔改信主,並在主裏面得到更新的人組成。而「以諾」是警察,本來執法者要捉犯罪者,但現在都信了主,可以聯合在一起,他們的人生都有了新的改變,一起來讚美真神!真是奇妙的改變!一個人信主以後要繼續連在主裏面,源源地支取主的生命,保持自己結果子的力量,這是能力的交流。我們與主相連,主的能力進來運行,結出果子奉獻給主,這是多麼美麗的交流!   2.道的交流(7):主的話就是主的道。「願意」這兩個字表示內心的願望、渴慕、追求;這是主的道在人心裏產生的回應,這心中的渴慕、追求變成禱告,「祈求」是內心渴慕、願望追求的表達。神的回應降下來,神的話進來產生願望,成為禱告,禱告上升,主耶穌就給我們成就!這就是道的交流。枝子連在葡萄樹上產生這交流,這樣交流不久之後,這人就道化,他和主的道、主的話打成一片,主的道使他變化,這是何等的寶貴!   3.愛的交流(9-12):這一段中不繼地講到「裏面」,主耶穌叫我們在祂裏面,祂也常在我們裏面;枝子在樹裏面,樹的生命在枝子裏面;這「裏面」表示一個交流,不斷地交流。愛的交流,這是個甚麼樣的愛呢?從(13)中我們看到「捨命」是主的愛,祂為我們犧牲生命,在十字架上付了最重的代價!這是犧牲、捨己、無比、長闊高深的愛!我們受感動、受激勵,回應這愛!主是我們最好的朋友,為我們捨命,這是最高的感情,我們用感情愛主沒錯,但不止於此,(10,15)中還談到道義的愛,如果我們不守主的誡命,不聽主的話,這愛是不完全的。再就是執行的愛,了解主的心意;主耶穌說,我的心事都告訴了你們,你們懂得,這是知心之交。主愛我們永不改變,但在很多時候,主會不會對我們有遺憾呢?祂關心的事我們不關心,祂認為重要的事,我們不看重,我們的心好像與主有距離,我們沒有了解主的心,不知道祂的旨意、心意,仍然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為人……我們回應、接受的愛時,以上各方面都很重要!   4.喜樂的交流(11):主的喜樂進到我們心中,成為我們的喜樂。這是豐滿的喜樂!當主耶穌在兩個城市講道被拒絕之時,被聖靈感動,歡樂禱告(路十21),祂在逆境中歡樂,這是祂不改變的喜樂!主將這喜樂給了我們,讓我們在任何環境中保持這喜樂;這喜樂能使人滿足、富足!在基督裏我們有屬天的喜樂,藉疬基督充滿在我們心中!這不是一時的快樂,這是永恆的喜樂和滿足!主的喜樂進來,充滿心中,變作敬拜、感謝、讚美升上去,這交流多麼地寶貴!── 滕近輝《屬靈的真境》

7真自由(约8:31-36), 8真爱主(约12:1-8)

7:真自由(约8:31-36)  一.在真理原则下的自由:「道路、真理、生命」《约14:6 》  二.在爱心原则下的自由: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加五13》  三.在服事原则下的自由:他为门徒洗脚!《约十三》  四.为神而作的自由:总要作神的仆人。《彼前二16 》  五.在经义原则下的自由:「主的灵在那里,那里就得以自由。」《林后三17 》  六.在造就人的原则下的自由: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十23 》  七.在荣耀神的原则下的自由:「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十31 》   事奉主50年:有4000篇讲章=1.6x50x50。 开始事奉主时遇到难处要感谢神,传道人在讲道上有难处,那要谦卑地追求、学习,追求、学习,神仍然可以用你, 神会继续地供应,这近50年来讲道的恩赐,神赐给我了!这是我的见证。 《约八31 -36 》中提到真自由,真自由是甚么样的呢? 主耶稣提到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即是说真自由是不自由的自由,因为自由受真理的限制,不合真理的事不能做,在真理的轨道上、原则上来自由! 离开了真理没有真自由,好像火车沿轨道前行,离开轨道寸步难行,立刻停止一样。 开车要看交通灯号,有红灯的限制,如果一意孤行,就会撞车、进医院,躺在病床上包裹伤处,失去了一切的自由! 主耶稣讲的话非常真切,按照这个意义来讲,神自己也不自由,他「他不能背乎自己」《提后二13》,就是不能违背自己的本性! 神的本性是:真理、仁义、圣洁,神无论做什么,一定按照他的本性,所以神也不自由。 基督自由吗? 如果自由的话,为甚么上十字架?! 十字架自由吗?感谢神! 十字架是爱的自由,我们的主把他的爱完全的彰显出来,大胆地运用了自己的自由。 真自由相对的是假自由,那是撒旦允许人的自由,撒旦举起一面旗帜:自由。结果却是自由的不自由! 撒旦说:你们到我这里来,想作甚么便做甚么,你可以放纵你的一切,不必理别人是好是坏,完全没有拘束, 这样放纵的自由最后带来痛苦,带来奴役,最后成为罪的奴仆。 这是撒旦挥著假自由的旗号,吸引了世上许多人来跟随,它有为所欲为的自由。 真自由的原则是甚么呢?   一.在真理原则下的自由: 我们立定心志:不合真理的事我们不做,违反神旨意的事我们不做。 主耶稣说他是「道路、真理、生命」《约14:6 》,他的道,他的表现就是真理的光。   二.在爱心原则下的自由: 「弟兄们,你们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加五13》 不是放纵情欲,乃是用爱心互相服事。爱是我们真的自由,爱把我们从仇恨中释放出来,仇恨把许多人捆绑; 希特勒因为仇恨杀害了6百万犹太人,你看仇恨是何等可怕! 有一次我在夏令会中讲道,另一位讲员是英國罗海伦宣教士(1925-),她的见证非常感动人,我读著,感到十字架的爱真是活化出来,她在非洲刚果扎伊尔作医疗宣教士,将自己的爱心倾倒出来帮助当地人,在扎伊尔发生内战时罗医生遭军人强奸,她的心破碎了! 她心里有人性自然堕落里面出来的恨!回国后感觉到不能再回去,直到有一天,她面对基督十字架,忽然十字架的爱感动她的心,彷佛听到主耶稣在十字架上那祷告:「父阿,赦免他们……!」那十字架的代价、那十字架爱的流露溶化了她的心!她在那里哭、哭,心得到了医治。她得到爱中的释放,于是再回去,继续帮助扎伊尔人。恨,捆绑世上多少人,如果今天晚上在座有人心中有恨没有消解,愿你进入真自由,让基督十字架的爱消除你的恨!   三.在服事原则下的自由: 在服务里将我们的自由充分发挥。《约十三》中提到主离世归父的时刻到了,他就为门徒洗脚。他是老师、是主,但他为门徒洗脚! 有一次,我看到一副世界名画-那是耶稣替彼得洗脚,画家所表达的耶稣的姿态是一只脚跪在地上替彼得洗。 我想:尊贵的主、荣耀的主,他是主!竟然如此谦卑地为卑微的人洗脚! 这也是一件非常感动我们的事,主耶稣大胆地使用了他的自由,留下一个永恒的榜样给我们。   四.为神而作的自由: 「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藉著自由遮盖恶毒,总要作神的仆人。」《彼前二16 》不可用自由来遮盖恶毒,不可将自由当作幌子来表演给人看,外表美其名曰「自由」,里面却是不可告人的东西!这就是撒旦所说的自由;彼得说:「你们虽是自由的,却不可藉著自由遮盖恶毒。」一著名作家说:「自由、自由,世界上多少坏事是藉著你的名作出来的。」彼得又说:「总要作神的仆人」即是说:为了神从心底去做,用服事神的心来做一切事。这样才是动机纯正,这样就脱离了自我、名利的捆绑。保罗说:「你们从前虽然作罪的奴仆,现今却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罗六17 》要从心里遵循神的旨意,从心里顺服神的道。做神的仆人,为神而作,这种心态是自由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自我捆绑很厉害;我们很容易以表演的心态去做事,要荣耀自己。我们要藉著从心里顺服神的旨意,以奉献者的心态来得胜!有人觉得顺服神的旨意不自由;诸多限制,想摆脱、摆「我用慈绳爱索牵引他们。」《何十一4 》绳,好像绑住人,但是是慈绳;索,好像锁住人,但是是爱索,是慈爱的绳索!神的旨意限制我们,但神的旨意中有他的爱!当时的以色列人不想要这爱的限制,「我的帐棚毁坏;我的绳索折断。」《耶十20 》,神感到他的百姓挣断他的锁出去了,百姓挣断了神的慈绳爱索,要自由!《耶》头几章中有三次神发出慈爱的呼声:「回来吧,回来吧!」一个认识神的人,接受神旨意的约束,那是爱的约束,在这约束里有真自由!这是我们的天父要我们注意的一个原则。   五.在经义原则下的自由: 「主的灵在那里,那里就得以自由。」《林后三17 》上文讲到律法的字句,字句叫人死,经义叫人活。 「经义」是甚么呢?即是圣灵。圣灵原来真正的意思,是在律法的条文的字句里面; 一个人真正了解《圣经》的经义以后,知道经义是从圣灵感动而来,所以圣灵是经义、真理的灵。 圣灵在一个人心中运行之时,把人带进属灵的自由中,脱离了字句表面的意思,脱了条文、脱离了条规,进入了生命真义之中。 感谢主!这里面有自由!在今天这个时代,很多青年人要自由,其中包括基督徒。 如果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面对的都是条规、条规,他会反抗!「反」是今天青年人的特色。 条规引起「反」的心态,所以我们不能用条规来限制现代人的自由,只有圣灵带领人进入真道的经义里(经义:圣灵原来的意思),经义与人的生命结成一片,让他在生命中看见亮光,了解真理,这时圣灵使他得自由。所以神的灵在那里,那里有自由! 这是圣灵的工作引发出来的内在的生命的自这才是真自由!一件事很多人做,一个属主的青年人可能不做;因为它不合真理,不合神的旨意,不合神的道!「有自由不做」,这又是大胆地运用了自由。从圣灵而得到的释放,只有这一方法能令今天的基督徒顺服神的道,这是真正的路线。正如《启九1 -5 》中所讲,无底坑里有烟冒上来,(「坑」是象徵撒旦所住的地方)令到日头和天空都昏暗了,整个世界乌烟瘴气,在烟中有带有蝎子能力的蝗虫飞出来,但它们不可能伤到额头上有印记的基督徒!基督徒有神的印记,有神的生命在里面,撒旦不能伤害到他;这是一个荣耀的自由!脱离罪恶捆绑的生命是真自由的一个要素,这生命是靠圣灵运行来加强的。那里有神的灵,那里有自由!让一切的真理变成活泼的原则在我们的心中自由运行,不是死板的字句,不是条规!不是「不要」、「不要」,乃是里面有一种生命的动力、生命的感受、生命的引导、生命的价值观!这是在这时代的非常重要的认识。   六.在造就人的原则下的自由: 「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林前十23 》 基督徒不是为自己活著,要常常想到别人,要帮助别人,建立别人,作神手中赐福的器皿,造就人! 在这个原则里去运用自由。   七.在荣耀神的原则下的自由: 「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十31 》不能荣耀神的不能做,在这个原则之中来自由。   这七个原则非常基本,真自由建立在七个原则的根基之上,这是神儿女荣耀的真自由! 我们蒙召是要得自由,蒙召的自由就是这样的自由!让我们学习这些原则,藉这些原则表现出基督徒的真自由。这时代的潮流改变不了我们,在任何潮流的冲激下,我们都要掌握这七项真自由,站稳在这基础上,就可以向潮流夸胜,向撒旦夸胜,向罪恶夸胜,最后向死亡夸胜!在罪恶的天罗地网中,基督给我们开了一条出路。正如《约壹五19 》中所讲:「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天罗地网把世界包围,但是基督到世界来为我们开了一条自由的出路,通向永恒的荣耀!感谢神!神的儿子叫你自由,你就真自由了! ------------------------- 8:真爱主(约12:1-8)爱他的,要得到永远的纪念。   今天我们中间有很多爱主的人,爱主是最大的福份; 刚才张美兰姊妹献诗的时候,她的父亲张有光牧师,我一直记得他低沉的歌声,美兰唱诗的恩赐自此而来; 美兰承继了父亲唱诗的恩赐,也走上了事奉的道路!从「张有光牧师纪念集」中我得知,他辞世前心脏病已经很严重, 但还在计划出去传扬主的福音,直到最后一刻,他的心还在为主。我们也纪念张有光牧师对港九培灵会贡献了许多精神、力量和心血。 感谢神!历世历代有很多敬虔爱主的人。   爱主是最大的福份,「我实在告诉你们,普天之下,无论在甚么地方传这福音,也要述说这女人所作的,以为记念。」《可14:9 》 主亲自说:爱他的,要得到永远的纪念。我们的主很欣赏、悦纳我们蒙恩的人的爱他! 他的十字架的爱没有落空,在你、我的身上没有落空!我们今天之所以有爱主的心,完全是因为主先爱了我们!   你们有否听到过三个字引起教会的大复兴呢? 在抗战期间,我逃难到了中国的大后方,来到安徽的鹤州,听到一个很感动人的事迹: 有一次教会开培灵会,开始讲道时,讲员不能来到,临时临急请一位长老上台讲讲话,这长老没有甚么口才,但非常爱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到了台上,看见这么多的人,更讲不出话来,只结结巴巴地讲: 「我…爱…主!」大家受感动流泪,开声祷告,很热切地祷告! 没有人讲道,只有三个字:「我爱主!」大家知道他很爱主,三个字的信息引起了复兴! 主的爱使我们复兴!真愿意在这培灵会中,对主的爱火被再一次挑旺起来!   一.马利亚对主有真爱   大家都很熟悉《约十二1-8》这段经文,马利亚将一斤极贵的真哪哒香膏抹耶稣的脚,跟著又拿自己的头发去擦,全屋满了香气,这是马利亚对主真爱的表现。马利亚「在耶稣脚前坐著听他的道」《路十39》,她爱主,所以爱主的话,得到主的称赞,说她选择了那上好的福份,是不能夺去的。 《约》中有32次用「爱」一字,其中22次是讲主的爱,另10次是讲爱主,这是本卷中显著的重点。 如果一个人读《约》后没有感受到爱的信息,那么他一定没有看通看透。在这一章里,我们一同来思想、来纪念马利亚的对主的爱。   爱主和爱主的道是不能失去的,「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十四21 ,23 》 爱主的人必得到四重回报: (1 )必蒙我父爱他,神爱爱主的人。 (2 )主自己也要爱他。 (3 )特别爱主,对主的认识深于其他人的人,主要向他显现; 主复活之后,首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显现,抹大拉的马利亚原来是个罪人,但信主悔改之后非常爱主,她爱主的心深切,主首先向她显现! (4 )神和主要和他同住,「同住」是一种密切的关系,爱主的人与神、与主之间有与众不同的密切关系。   二.马利亚对主的爱是付代价的爱   她为了爱主,付了代价,极贵的香膏要用很多的钱才能买到,她不是一个有钱的人,但为了爱主付出了所有的! 史达德 ----- 翻开史达德宣教士的传记:第一页是他在英国伦敦皇宫似的住宅,第二页是他在非洲宣教住的小茅屋, 经文是:「他看为基督所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来十一26 》 这位宣教士真是把他的一切献上了,他付了很大的代价;他的见证感动了许许多多人作宣教士,爱主的人感动、影响别人爱主。爱主:在主那方面,在人那方面都不落空,爱主得主永远的纪念!大卫说:「我不肯用白得之物作燔祭献耶和华我的神。」《撒下廿四24 》白白得来的献给神他觉得没有价值,他要付代价,这是大卫爱神的心。   感谢神,历世历代以来有许多的人实在为主付了代价!神指著那些爱他的人说:「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记念,有名号,比有儿女的更美。我必赐他们永远的名,不能剪除。」《赛五六5 》这是神的应许!可见神是那么重视、那么宝贵爱他的人!世上的事都是过眼烟云,但是爱主的人有永远的纪念,这是值得我们谨记的事!   三.马利亚对主的爱是不计算的爱   马利亚用一整斤真哪哒香膏抹主的脚;她原可以只用一点儿,一点儿香膏已经很香了,如果我们看到也会这样想,但马利亚没有这想法,她将一斤的真哪哒香膏抹在主的脚上。保罗讲到爱的时候,说:爱是不计算。真的爱不会斤斤计较,有的人对主处处打算盘,在奉献上挣扎,为主很吝啬,为自己却很大方,不打算盘!马利亚不是这样,她没有去想她不需要用一斤香膏这件事,她很自然的、很甘心的,完全用在主的身上!   在教会历史上有一个真正属灵的伟人,约翰卫斯理:他是英国一间最好的大学的毕业生;刚开始事奉时,薪水很低,但他拿出百分之八十来奉献,后来升到年薪一千英磅,他仍然奉献百分之八十!大约在二百五十年前人们发现了他的遗嘱:内中只提到他的牧师袍、书及保留的怀表,这就是他的遗产!但他一生中经过他手的钱不计其数,用在主的工作上,他对主有不计算的爱,没有保留的爱!我们为著他而感谢神。   四.马利亚对主的爱是谦卑的爱   她将极贵的真香膏抹在主的脚上,为甚么不抹在主的头上呢?相信她觉得自己不配,所以将它抹在主的脚上,这是何等谦卑的爱!亚伯拉罕事奉神也是持非常谦卑的态度,当耶和华再一次向他显现时,他俯伏在地《创十八2 -5 ,7 -8 》,何等感恩、谦卑,他看事奉神是一件蒙恩的事!他把一只牛犊看成一点点,他真的感觉这牛犊是「一点点」,这是他谦卑的心态,他觉得这样事奉神是理当如此的!不是他有特别的好,而是他有一谦卑的心,得到主的悦纳!至今几千年了,我们还在读,还在纪念。   我们为主作了一点点事,就很想人知道,很想人提一提,提得不够,心里就很不舒服,这是我们常有的心态。在这上面,我们从马利亚身上可以学习功课。   五.马利亚用她的头发擦乾主的脚   头发是女子最重视的,是女子的荣耀!她竟然用头发去擦主的脚,这真是将主放在第一位,这是高举主的爱。在法国的君王中,路易十五送了一枚戒指给她的王后,上面刻著:神第一,法国第二,你第三。这是象马利亚一样将主放在最高地位,这是难得的心态!   六.马利亚对主真的爱与犹大对主假的爱,成了强烈的对比   犹大讲得很好听:「这香膏为甚么不卖三十两银子周济穷人呢?」《约十二5 》把香膏卖掉,一大笔钱献给主,放在钱袋里不好吗?他用假的爱想别人赞同他,表面上他很有爱心,纪念穷人、关心穷人,但心底下,心中乃是出自私心,完全不是那回事。主说:「因为常有穷人和你们同在,只是你们不常有我。」行善很多机会,我们可以随时行善,但有时候爱主的机会过去就没有了,所以要抓住机会来爱主。   有一个弟兄,他有一个很强的遗憾;他太太过世之前,他没有爱她,太太过身之后感到很对不起她,他感到他应该更多爱他的太太,有很深的痛苦一直压在他心上,但是没有机会了、没有机会了!所以我们中间,丈夫对太太,太太对丈夫,要抓住机会爱对方,爱周围的人,抓住机会爱主!因为我们不常有爱主的机会!

5真事奉(约七18), 6真门徒(约8:31)

5:真事奉(约七18)[4因素,2榜样]   「人凭著自己说,是求自己的荣耀;惟有求那差他来者的荣耀,这人是真的,在他心里没有不义。」《约七18 》这是真的事奉。 2榜样:主耶稣,施洗约翰的榜样。 4因素:  一.被主差遣  二.被爱激励  三.圣灵的能力 四.主的榜样 这节有四个重点: (1 )差者:神,神是差遣者。 (2 )被差者:在这里是指主耶稣自己而言,但这位被差的主耶稣也说:「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怎样差遣你们。」《约廿21 》 所以主完成使命的心志是我们的榜样。 (3 )事奉者的心态:求差者的荣耀,不是求自己的好处、地位、利益、享受、满足,乃是求神的荣耀! (4 )真事奉:心里没有不义。   读《约》时,主耶稣39次用「差」字,表现主耶稣一生念念不忘他是父差来的,他有很强的使命感:父差我,我要完成这使命! 大家记得主12岁时在圣殿讲的话,小小年纪已经以父的事为念《路二49 》; 主在十字架上临死时,大声呼喊:「成了!」成了甚么呢?成就了父的托付! 主耶稣一生从开始到最后,一直表达了这强烈的使命感!一个人死在十字架上是多么痛苦,但主耶稣想的是完成了父神的托付!   我们想想主耶稣怎样事奉神呢?同时我们想一想主耶要我们怎事奉他呢?「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那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若有人服事我,我父必尊重他。」《约十二26 》我们知道主耶稣在那里,我们也要在那里。那么主耶稣在那里呢?「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爱惜自己生命的,就失丧生命;在这世上恨恶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24 ,25 》主耶稣将自己的生命摆上,他舍己放下了自己的生命,好像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他献上自己,以致于死!结果从他的死结出许多子粒来,世界上千千万万得救的人都因为主的死而得救;这是主所走的路。一粒麦子所经的路,是主所在的地方。主在那里,服事他的人也在那里;放下自己,舍己,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著,而是为了完成主的使命而活著!如同主念念不忘父给他的使命而完成一样! 我们与主同行,主的路是我们的路,主的所在是我们的所在最后,主的结果是我们的结果! 当我们这样与主走路的时候,我们也会结出许多子粒来!   1949年,一位矮小的日本布道家Kagawa Toyohiko賀川豐彥(1880-1960),被邀请到英国爱丁堡一间礼拜堂讲道,许多的人来听, 因他是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的布道家,他在东京贫民区、贫民窟传道,与那些贫民打成一片,和他们一起住,一起生活。 有一件事很感动人心: 一个贫民害了一种特别的病,每晚睡觉时需要一人抓住他的手才能入睡,这位传道人每天抓住他的手睡,一连6月,后来这人恢复了健康。 当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他是唯一站出来反对日本政府、军队侵略中国的人,为此坐监直到战事结束。 影片《一粒麦子》就是描述他的事迹,所以英国人蜂拥听他讲道。   一个真事奉的人是学习舍己的人,愿意自己象那一粒麦子,这是主的呼召:「若有人服事我,就当跟从我;我在那里,服事我的人也要在那里。」 「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著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约一23 》这是施洗约翰的榜样。 有人问他,你是《旧约》预言要来的那个以利亚吗?你是要来的先知吗?他回答:「不,我是旷野的声音,只是一个见证者、一个服事者,我不是主角!」约翰的表现,显示他有何等宝贵的心态。主耶稣和约翰,都给我们留下这样宝贵的榜样。「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约廿21 》我们看到主对门徒讲的话,当门徒接受这差遣时,他们需要有什么条件呢?他们完成使命的因素是甚么? 一.成功的保证——被主平安差遣   我们能完成他的使命吗? 我们是这样的软弱,一想到困难,便会说:「算了,算了!与其不能成功,不如不开始!」 所以心灵中的成功的保证感很重要,主耶稣向门徒显现,将大使命给他们时,他们是很怕、很怕的,怕犹太人把门关了(关:锁之意), 怕犹太人抓他们、杀他们,是惧怕的心态! 但是主向他们说:「愿你们平安。」那时他们还没有认出主来, 当主第二次说:「愿你们平安。」并把手和肋旁指给他们看时,感觉不同了;他们看见主手中的钉痕,看见主肋旁的枪伤,看见复活的主,他们满了喜乐!主死而复活了,主胜过了死亡,他与我们同在!这位主差遣他们,他们很放心,很有把握!因这位主能帮助他们完成使命。弟兄姊妹们,如果我们将自己献给主来完成他的使命,为他而活,我们心中必须有这个认识:是复活的主、得胜的主差遣我!他能给我力量,他能帮助我,我的事奉不会落空!我自己不能作甚么,但主能!这个保证感是每一个事奉主的人必须具备的条件。 二.被爱激励   主耶稣把手和肋旁指给门徒看,他们再一次真实地感受到十字架的爱:这就是为他们被钉的双手,这就是为他们被刺伤的肋旁!他们立刻心中充满了感激:「这钉痕是为我,这枪伤是为我。」这是十字架的爱,这爱激励他们,感动、推动他们! 三.圣灵的能力   在英国教会的历史里,有一位作宣教士的姊妹,她的事迹很感动人,很多人读过她的传记,这就是司玛莉。她小时是一个很怕羞的女孩子,但长大后被基督的爱充满、感动、激励,奉献自己到非洲去做宣教士,神大大使用她。她去世时,英国差会要派20个弟兄去接替她的工作;一个被人看来软弱、怕羞的女子,竟然成为这样刚强,这样有作为的宣教士。70年代,我被邀去刚果讲道,到达后首先被带去看一个宣教士的坟墓; 这是由美国宣道会差遣去的,同一次差去了三个人。 到达后, 第一个人由于那里的水土较难适应,要求调到另一处了; 第二个受不了,回美国去了; 第三个留下,因水土不服,染病死在刚果。 带队的说:「这里建教会前,先建了一个宣教士的坟墓!」表面看,这三个宣教士是悲剧,但当这消息传回美国时,有11位弟兄姊妹站起来要步他们的后尘,继承他们的遗志去传福音! 3个倒下去,11个上前线,前仆后继!我去时刚果宣道会已经有五万多会友,一百多宣教士。 去年我到南非参加一个华人差传会议,听到当地教会领袖讲道:一人报告,原来非洲的基督徒占全非洲人口17%,宣教士有22千人,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他们接受了福音,起来传福音!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没有白白的死了,结出许多的子粒来。这些宣教的先锋,都是被十字架爱的激励而去。   「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廿22 》主耶稣向门徒吹了一口气,象徵性地表明圣灵在五旬节时降临,他们得到圣灵的能力,出去传福音,大有功效。复活的主藉著圣灵的能力来作成工作,圣灵的能力令我们惊奇。五年前,我到越南的一个「冬令会」讲道,有二百多青年聚集在一起,我向他们讲奉献的信息;他们带我去看他们的教会,现在越南教会由1957年的5万多增加到50万,在共产政权之下基督徒人数居然增加了10倍,这是谁也想不到的,我心里真是感受到神的恩典圣灵的能力。那些聚会的青年人很热心、很爱主。有一位身体软弱的姊妹带领他们,因为工作的压力,这位姊妹每晚只能睡四至五小时,但神保守她,祝福她的工作,神的能力处处彰显!   五旬节圣灵降的时候,门徒被圣灵充满,讲起别国的话来。圣灵充满与讲起别国的话有什么关系呢?五旬节为甚么有这现象呢?原来,这是事先的、预言性的保证,圣灵来了,藉著圣灵的工作和能力,福音要传到全世界讲各种不同话语的人中间去,当时这情形还没有开始,但先有这一现象,这是神迹,是预先表明的成功保证!今天我们看见这预表成全了,福音传遍了全世界!我们知道圣灵的能力是何等浩大,有了圣灵的能力,我们担起这使命时,心里有平安,有把握。   四.主的榜样   主耶稣说:「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21 》主的榜样永远是一个激励,一想起主如何完成父的托付,我们真愿意对主说:「主啊,我们愿意事奉您,与您同行!」 不久前的数据:宣教士人数比20年前增加了3倍,今AD2000年全世界华人宣教士有800人。    感谢神!这些福音的使者,被主兴起来,他们得到这四个因素成为他们的力量,成为他们的保证,成为他们的激励,得到一个永远感动他们的榜样!我们从《约》中看到「真事奉」,我们愿意成为主赐福的器皿,我们愿意接受主的托付,担起主给我们的使命,愿意跟从主的脚步!全世界千千万万的基督徒中不断有人兴起来、兴起来、兴起来!相信在座中有许许多多弟兄姊妹愿意事奉主,你抓住机会,献上你自己来为主作些工作,这必不落空,有永远的价值,永远的意义。 ------------------------- 6:真门徒(约8:31)[8方面]   「他们的数目有千千万万。」《启五11 》使徒约翰看见异象,有数不过来的人从各族各国各方环绕羔羊的宝座,在那里唱歌、赞美、喜乐。众所周知:《圣经》已经翻译成2000种文字,如果属主的人用这样多的文字、语言歌唱赞美神,这种喜乐的感受是很难描写、表达出来的。 一.主的门徒是遵守主道的人「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约八31 》 谁是真门徒呢?就是那常常遵守主道的人,主的道是我们人生道路的标准、规范。开始做基督徒时,要把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思想感受,都放在基督的道的方格中,说来也真不容易!我们学习,再学习,学而时习之,最后成功;当我们能够常常遵循主道时,心中何等喜乐!当我们的主看到一个一个遵守他道的基督徒时,他的心中也是何等喜乐,他说:「你们真是我的门徒了。」在《使》中,信耶稣的人不叫「信徒」,叫「门徒」。「信徒」是很好的名称,「信」是最基本的与神的关系。为甚么使徒时代要选用「门徒」一词呢?「门徒」是学老师,一个信主的人要学主,从信主到学主,这是使徒时代教会一个重要的焦点。安提阿的「门徒」开始被称为「基督徒」《使十一26 》,这名称不是自己命名的,而是非基督徒命名的,因为他们在信耶稣的人身上看见一个表现:这些人信耶稣、敬拜耶稣、见证耶稣、效法耶稣。「基督徒」就是基督和人,意解人与基督联在一起。《旧约》里的「神人」是说这人信神,敬畏神,事奉神,见证神。《旧约》「神人」,《新约》「基督人」给我们看见教会历史以此为重点的阶段。一个人信了耶稣之后要学耶稣,效法耶稣,作门徒。如果今天一个人被称为「门徒」的话,那么这人一定很荣耀主,这真是一个很宝贵的名称! 二.主的门徒是跟从主的人《约一35 -39 》中,有两个人因为听了施洗约翰的见证,跟从了耶稣,作他的门徒。 这当中有一经历的过程:(1 )看,那是观察,观察耶稣到底是个甚么样的人;(2 )同住,接受主的教导、训练,与主住在一起;(3 )跟从主,成为主的门徒。今天我们做主的门徒也不是糊里糊涂的;我们真是看出耶稣基督是主,经过各方面的详细观察,受了主的教导,清楚地认识了他,经历了他,真心诚意地作他的门徒。   巴不得每一个人都真正地愿意跟从主耶稣!彼得跟从主耶稣,很可惜,有一次他是「远远地」跟从《可十四54 》,他当时很怕,因为主耶稣被逮捕了;结果彼得跌倒了,三次不认主!每一个「远远」跟从主的人免不了要跌倒!求主帮助我们紧紧地跟随主,这样我们可以站立得住!彼得后来复兴了,在《约廿一22 》中,主耶稣再一次呼召彼得跟从主;彼得紧跟主到底,最后为主被倒钉十字架。感谢神!一个曾经跌倒过的门徒,再起来继续坚强稳定地跟从主,成为一个荣耀主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这样坚定地跟从主到底!如果我们曾经试过远远地跟从主,主赦免我们,在主的爱中我们复兴!当彼得三次不认主时,《圣经》说主转过身来看他,彼得看见主的眼睛;那不是定罪的眼睛,那是同情、了解的眼睛!彼得就出去痛哭。感谢神!那是他回转的开始。我们虽然有时候软弱,有时候远远跟从主,但是主的爱感动我们,溶化我们,终有一天我们改变了,我们决心永远紧紧跟从主,走一条荣耀主的《约十九》清楚地记载:使徒约翰跟从主,直到十字架下面;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看见约翰,就将他的母亲交托给他。一个在十字架下面的人,一个紧紧跟从主直到十字架的人,主将托付给了他!主耶稣将托付交给每一个真正跟随他的人。约翰看到被钉十字架的耶稣肋旁被枪刺之时,血和水流出来《34 》;我曾读一医生的著作,他这样写:按照医学来讲,人的身体经历很痛苦时,在十字架那样的姿态中,他的心脏里的血和水分开。约翰不是医生,就算是,那时候也不知这医学的事实,但他看见了,并写下来,这是一个很宝贵的见证!而且这事有很重要的属灵的意义:在《亚十三1 》预言:「那日,必给大卫家和耶路撒冷的居民开一个泉源,洗除罪恶与污秽。」神开了一个救恩的泉源,洗净人的罪;十字架上的主,肋旁流出血和水,血赎罪,水洗净罪;这是一个跟从主到十字架下的人所看见的。 三.主的门徒是一个结果子的人「你们多结果子,我父就因此得荣耀,你们也就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五8 》 多结果子就是主的门徒了,我们从上下文看见要结灵性的果子。除此之外,《16 》提到另外一种果子,主分派门徒去结果子,这是要「去」才能结的果子;这是传福音,得灵魂的果子,去传福音,为主得人。结出这两种果子就是主的门徒!如果一个人信了主没有任何果子结出来,那么请问他是属主的人吗?信主后为甚么完全没有转变,没有果子结出来呢?这是一个很有道理的问号,一生一世,一个灵魂的果子都没结出来,自己的心中有什么感觉呢?主的心中有什么感觉呢?!   很多年前,中国大陆还没开放,有一个弟兄只身来港,信主后很热心传福音,他用不停写信的方法带了自己国内的亲友信主,后来又向周围相识的人要他们在国内亲友的地址,写信向他们传福音,很多人把未信神的亲友告诉他,经过了大约六、七年,他成功用写福音信的恩赐带了一千多人信主!   在另一方面,我看到一个统计:一般的教会,带人信主的会友大概5%,95%的人没有做传福音的工作! 有一个人去中国内地去旅行,坐在火车上,看到对面有一人,看上去有学问、有地位,心中有感动向对方传福音,但又怕他不会信,一直没有开口,后来将自己口袋里的小《圣经》拿出来读,没想到对面那人很想了解基督教,他很高兴地刚想传福音,但是到站了,那人要下车,他很后悔,神预备了一人给他,但他没勇气,没开口,结果错过机会。这见证提醒我们:许多时,圣灵预备了一些人的心,等候基督徒去向他们传福音,但基督徒不开口,错过时机!求主给我们信心、胆量和心志,来结灵魂和灵性的果子!主耶稣分派我们去结果子,多结果子就是他的门徒了。 一粒麥子a grain of wheat Toyohiko Kagawa1880-1960賀川豊彦 both parents died while he was young. He was sent away to school, where he learned from two American missionary teachers, Drs. Harry W. Myers and Charles A. Logan, who took him into their homes. Having learned English from these missionaries, Kagawa converted to Christianity after taking a Bible class in his youth, which led to him being disowned by his remaining extended family. Kagawa studied at the Tokyo Presbyterian College, and later enrolled in the Kobe Theological Seminary. While studying there, Kagawa was troubled by the seminarians’ concern for technicalities of doctrine. He believed that Christianity in action was the truth of Christian doctrines. Impatiently, he would point to the parable of the Good Samaritan. From 1914 to 1916 he studied at Princeton Theological Seminary. In addition to theology, through the curricular exchange program with the university he also studied embryology, genetics, comparative anatomy, and paleontology while he was in Princeton. 1940 - Toyohiko Kagawa founded the Anti-War League and was arrested after publicly apologizing to China for the Japanese invasion of that country. 1941 - Toyohiko Kagawa visited the United States in an attempt to avert war between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1949年,一位矮小的日本布道家Kagawa Toyohiko賀川豐彥(1880-1960),被邀请到英国爱丁堡一间礼拜堂讲道,许多的人来听, 因他是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的布道家,他在东京贫民区、贫民窟传道,与那些贫民打成一片,和他们一起住,一起生活。 一件事很感动人心: 一个贫民害了一种特别的病,每晚睡觉时需要一人抓住他的手才能入睡,这位传道人每天抓住他的手睡,一连6月,后来这人恢复了健康。 1940当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他是唯一站出来反对日本政府、军队侵略中国的人,为此坐监直到战事结束。 影片《一粒麦子》就是描述他的事迹,所以英国人蜂拥听他讲道。 四.主的门徒是效法主的人「我是你们的主,你们的夫子,尚且洗你们的脚,你们也当彼此洗脚。」《约十三14》 主耶稣是门徒的主,给门徒洗脚,叫门徒要彼此洗脚,效法主作的事,学习像主。   学生学书本,门徒学老师。「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林前十一1 》保罗效法了基督,所以可以叫弟兄姊妹们效法他,一个效法主的人产生更多效法主的人。效法主的人有一种感力:别人和他接触时感受他像基督,从中得到勉励,跟著他的榜样,起来和他一起效法基督。这样门徒产生门徒,门徒去得人作门徒!主耶稣在大使命中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圣经》中有名词:「各从其类」,甚么类产生甚么类,生物是这样,灵性也如此,甚么样的人也影响别人像他,这是不可避免的。跟好人学好人,跟坏人学坏人。接近一个热心的基督徒,你也会愈来愈热心,接近一个冷淡的基督徒,你也会愈来愈冷淡。弟兄姊妹们,每一个人会受别人的影响,也可以影响别人,我们每一个都是可以帮助别人的基督徒,都是赐福的器皿。主要用你,主要用我,主要用我们每一个人作主的门徒! 五.主的门徒要彼此相爱的人「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十三35 》 彼此相爱,是主给门徒的新命令。为甚么是新命令呢?因为有一个新榜样,主说:「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34 》我们看见了主的爱,看见了主如何地爱我们,有新的感动、新的激励、新的榜样!这时候这爱的意义完全不同了;听一句话是一回事,看见一个人实行爱是另一回事。《旧约》时代,以色列人都知道要爱邻舍如己的命令,但过去那是命令、是教训、是勉励。但现在门徒看见主的爱,受了感动,有新的榜样、新的动力,所以是新的命令!当我们彼此相爱的时候,人们就知道我们是主的门徒。 六.主的门徒是站稳在主立场上的人「仆人不能大于主人。」《约十五20 》 主用「仆人」二字来称呼门徒,表示「仆人」和「门徒」在这里有同样的意义。仆人不能大于主人,主人如果受逼迫,门徒也一定跟著受逼迫,如果主人站稳的立场,仆人也是那立场,如果主人为他的立场受逼迫,仆人也同样受逼迫。主的门徒和主,站在同一个立场,这是很重要的;基督徒在社会上,面对潮流冲激之时,我们的立场是甚么?我们不是骑墙派,墙头草,基督徒有立场,不是你、我个人的立场,而是站在基督的立场上!我们不是看或跟潮流,而是看或跟耶稣!如果潮流中有合乎基督真理的,就应顺潮流;如果是明显违反基督真理的,就应反潮流。不是以潮流来决定我们,而是我们决定跟耶稣!一个有生命的基督徒,在世界的潮流里,要跟主耶稣,走主的路,按照他的道来决定我们的方向!超越潮流!这是主的门徒很重要的一件事。   《约十九38 -40 》中有两个人原来是暗暗地作门徒,后来主耶稣钉了十字架,主在十字架上的表现大大地感动了他们的心,他们决定挺身而出,作公开的门徒;十字架改变了他们。有的人今天还是暗暗作门徒,觉得公开作门徒代价太大,但当他们更清楚认识主时,他们就壮胆,决心勇敢地、公开地承认耶稣,跟从耶稣,见证耶稣!当一个人真正认识十字架时,心的深处受感动,心就溶化了。保罗从逼迫教会到为教会受逼迫,我们看到:这样的改变,后面都有很坚强的、很清楚的、很彻底的信仰,愿主给我们这样的心志:我们是基督的门徒,真门徒。 7. 分別為聖Jn.17:19 8. from 暗暗門徒secretly for fear of the Jews到公開Jn. 19:38-42

2真以色列人(约1:43-46),3真敬拜(约4:23-24),

2:真以色列人(约1:43-46)   一个真中国人是具有中国血统的人, 一个真以色列人有2血统: 在他们身体里面有先祖亚伯拉罕的血统, 在他们的灵性里有亚伯拉罕属灵的血统。 甚么是亚伯拉罕属灵的血统呢?即他的属灵的特别素质所构成的。 拿但业,主耶稣说他是个真以色列人,因为主耶稣在他身上发现了真以色列人的特徵,他是亚伯拉罕真正的子孙! 我们来看看亚伯拉罕属灵的4素质;这些素质在今天真以色列人身上显明出来。   一.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   亚伯拉罕是以信为本的人,他信神,他的信心使他走一条信仰之路;亚伯拉罕得到神的呼召,离开了他的故乡吾珥(加勒底,巴比伦),他的信心有具体的表现,信仰成了人生的道路。真正的信仰不单单是头脑的知识,乃是我们所走的人生道路;凡信这道理的人走的是人生美好的一条道路:「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使廿24》,亚伯拉罕的信仰就是这样的信仰,他与神的关系是藉著信心而产生的,他信神,所以神向他显现;也可以说,神向他显现和他信神同时发生。   我们的信仰是怎样来的呢?是神的灵在我们心里将神向我们显现,我们的心灵看见了、感觉到了神,那是圣灵的工作的最重要的一刹那,而且是藉著道(神的话语)。所以神向亚伯拉罕显现之时向他讲话,他用信心回应了神的话,按照神的引导起来走一条新的道路。   二.亚伯拉罕是一个有使命的人   「我必叫你成为大国。我必赐福给你,叫你的名为大;你也要叫别人得福。」《创十二2 》神赐福给亚伯拉罕没有到此为止,神要叫他蒙福之后要使别人得福,要做一个赐福的器皿,和别人分享他所得的福分;亚伯拉罕真是担起这个使命,他领受了神所赐的福,又与他人分享!「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廿二18 》这使命不单止是给亚伯拉罕一个人的,他是神赐福的器皿,他的后裔也是神赐福的器皿。器皿即渠道,神的恩典透过渠道临到了别人! 亚伯拉罕的后裔分三种:   (1 )以色列人,   (2 )耶稣基督,   (3 )那以信为本的人《加三7 》。神给亚伯拉罕的使命也是神给我们的使命,耶稣基督当然完成了这个使命;世上千千万万的人因他付代价而蒙恩得救。以色列人有没有做赐福的器皿呢?在这件事上以色列人是失败的、是演绎的悲剧,他们没有担起这使命,这是很可惜的事!这成为我们的警戒。我们这些以信为本的基督徒要接受以色列人失败的警戒,要彼此勉励,担起这使命。我们要和别人分享神的恩、神的爱、神的道,在这使命上依靠神再接再厉。凡是有使命感的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我们在这事上应该常常学习。弟兄姊妹们,神的旨意是要你、我担起这使命,成为赐福的器皿,就是蒙福之后和人分享这福。   三.亚伯拉罕是一个分别出来归于神的人   亚伯拉罕身上有一个记号:割礼。 《创十七》提到亚伯拉罕和他家每一个男子都受了割礼,这割礼表示他们和其他人不同:他们是属神的,要和世上的人有所分别,割礼是分别为圣的记号。今天所有属神的人应该有这属灵的记号。保罗说:「因为外面作犹太人的,不是真犹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礼,也不是真割礼。惟有里面作的,才是真犹太人;真割礼也是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仪文。这人的称赞不是从人来的,乃是从神来的。」《罗二28 -29 》甚么是真割礼呢?是指属灵的割礼,是分别为圣之意。「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醉酒、荒宴等类。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加五19 -21 》「情欲」即是社会中的各种罪恶,要将这些割去,这就是属灵的割礼。「耶和华说:『看哪,日子将到,我要刑罚一切受过割礼、心却未受割礼的。』」《耶九25 》神要刑身体受过割礼而心未受过割礼的人,以色列人每个男丁一生下来就受割礼,但神说身体受过割礼而心未受过割礼的,仍然在神的审判之下。我们的耳朵、口、手、脚、眼睛、思想……整个人都要受割礼,不做、不看、不听、不想神不喜悦的事,正如保罗所讲:「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罗十二1 》保罗不是说将心献上,乃是说将身体上;如果有人说:我把心献给神了;手是我的,想做什么就做甚么;眼睛是我的,想看甚么就看甚么;口是我的,想讲甚么就讲甚么;脚是我的,想走甚么路就走甚么路;结果奉献是空的,没有具体的内容。我们要整个人受具体的割礼、属灵的割礼、分别为圣的割礼。这是亚伯拉罕属灵的特质,也是我们属灵的特质;所以我们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也是真以色列人!   四.亚伯拉罕与神立约「约」是双方面的。 神对亚伯拉罕说:「你当在我面前作完全人。」《创十七1 》神应许使亚伯拉罕后裔极多极多,成为多国的父,并为他改了名,将他原来的「亚伯兰」改为「亚伯拉罕」。这是双方面的约,神履行了一方面的责任,亚伯拉罕也履行了另一方的责任。今天我们都是亚伯拉罕属灵的子孙,全世界每一个民族中都有许多属主的人,这是神作成的;亚伯拉罕呢?他也靠著神追求、努力作一个完全人。这约后来有两个阶段:   (1 )神藉著律法与以色列人立约:在以色列人方面的责任,是遵循神的道做完全人。在神方面的责任,是祝福以色列人,使他们成为大国,成为神恩典的出口。但是,律法的约失败了!   (2 )立新约:「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与以色列家和犹大家另立新约,不像我拉著他们祖宗的手,领他们出埃及地的时候,与他们所立的约。我虽作他们的丈夫,他们却背了我的约。……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神,他们要作我的子民。』」《耶卅一31 -33 》这新约,神写在属神的人的里面,他们的心上,也就是内在的律法!成了属灵的渠道、内心的原则,不是条文、不是仪式。旧约律法渐渐变成了外面的条文、仪式,现在新约是写在心里,成为心里的原则,成为内心的指导,在内心遵循神的旨意。不再是外面的字句,而是心中的神旨了。所以凡是将神的话接收在心版上的,就是真以色列人了!   「无论作甚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西三23 》「你们从前虽然作罪的奴仆,现今却从心里顺服了所传给你们道理的模范。」《罗六17 》我们要从心里顺服、心里事奉,要口唱心和地赞美神,要用心灵和诚实来敬拜神,这是内在的生命,内在的生命之律!让我们得到释放,进入属灵的实际中,成为亚伯拉罕真正的子孙。   五.亚伯拉罕献「活祭」   亚伯拉罕将他的独生爱子以撒,当作祭物献给神,他作这件事真是不容易。神要试验他,在这过程中,可想而知他是多么痛苦,他心中一定有问号:「神啊,以撒是您应许给我的,为甚么又要回去?」他不明白,但他信得过神,就照著做;当献上祭坛时,神的使者来了,叫他不要伤害这童子,又说:「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创廿二18 》这「后裔」当时是指以撒而讲的,神的意思是说:「我把你献给我的归还你,并且加上祝福!」这是神常常做的事,他要求我们奉献,奉献生命、奉献金钱、奉献时间、奉献心血来事奉他,传福音,分享神的恩典;当我们这样献上的时候,神悦纳,然后赐下更丰富的恩典!亚伯拉罕献上以撒,神给回他,他并未失去,而且有更有意义的事在后面,神藉这件事来预表神把他的独生爱子赐给人类。今天亚伯拉罕真正的子孙,真以色列人,也要像亚伯拉罕一样献上「活祭」!亚伯拉罕献了爱子为「活祭」,今天我们要把自己当作「活祭」献给神《罗十二1 -2 》,因为神的慈悲,神的爱激励了我们,感动了我们,为了回应神的爱,就把自己献上,当作「活祭」!亚伯拉罕献上儿子也是为了回应神的爱,所以真以色列人的一个标志就是爱神,以致将自己献给神!   以色列人在《旧约》时代竟然把耶和华的祭坛拆掉,来建立巴力的祭坛,先知以利亚面对这处境,起来大声疾呼,将以色列人聚集在迦密山顶,一个人面对450拜巴力的先知,另外还有耶洗别的先知共850个。在这处境下,以利亚刚强,一心建立被废去的耶和华祭坛,重新将祭献上,在祷告中得到神悦纳,从天降下火来燃烧祭物,以利亚大声呼吁人们归向真神,以色列人复兴起来了!结果巴力的先知被杀。 巴力这宗教与现今的潮流有密切的关系,在考古的著作中,巴力的偶像是一个骑马的裸体的女人,她一手拿蛇,一手拿一枝白水仙花,代表巴力教4要点:   (1 )骑马代表巴力是战神,   (2 )裸女双乳代表丰收,是农神,   (3 )一只手中的蛇代表它宗教的部份, (4 )另一只手中的水仙花,象徵自由性爱。 今天这世界是战争的世界,物质主义的世界,要丰收再丰收,今天的世界的潮流是撒旦大行其道,讲自由、讲性爱的时代。 巴力教的这四特徵影响著当时的以色列人。   感谢神!他藉先知以利亚唤醒了他们,在以利亚的信心和心志的号召下,以色列人复兴了。今天我们也需要以利亚的心志能力的复兴,我们拆去巴力的祭坛,重建对神的祭坛!在这个祭坛献上爱的祭物,为回应神的爱而献上自己为神而活。 ------------------------- 3:真敬拜-圣礼的内在化(约4:23-24)   真正敬拜神要用心灵和诚实,「诚实」译「真理」,因为心灵和诚实意义上是相似的,但心灵和真理是两件事,让敬拜神的意义更加完全、更加深入。   一.敬拜真神   有人拜大山、大河、大树,但我们不是甚么都拜,是按照真理来敬拜神,是敬拜真神! 《约》中3次提到真神,我们愿意知道我们所拜的真神是怎样的呢?为甚么他值得我们敬拜呢?「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弗四24 》神是真理、仁义、圣洁的,这是我们所敬拜的真神,如果一个人拜这位真神,他就会按照真理来生活,就会追求仁义的生活,也学习圣洁的生活!一个人崇拜的对象对他关系很大,可以决定他人生的价值观,可以决定他人生追求的方面和路线,拜甚么样的神,这个人就是甚么样的人!有的人拜财神,将财放在第一,将他的价值观表达出来。中国人很多拜关公,把关公当作财神来拜,其实关公很冤枉;关公是一个重义轻财的人,竟然成了财神!一个人将钱放在第一,他就会不择手段来赚钱,很多人用不法手段,所以一个人崇拜的对象决定他的价值观。如果一个人拜真理、仁义、圣洁的神,他的人生一定有一高尚目标!《圣经》叫我们拜位真神,这样的真神真是值得我们来敬拜!   怎样来敬拜这位真神呢? 首先要尊神为大,我们说崇拜,「崇」即崇高,将我们崇拜的对象放得很高,放在首位上,我们遵从他、顺服他! 《旧约》告诉我们:耶和华神是王;《新约》说,耶稣基督是王。 彼拉多审问耶稣基督的时候,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么?」耶稣基督面对这问题很难回答;当时控告他,要定他罪的理由是说他要造反,如果他说他是王,等于承认是造反的罪;我们的主回答:「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十八37 》他承认是王,但是真理的王,不是政治的王;如果主耶稣是政治的王,他早已过去,政治的权势在历史上兴起衰败,兴起又衰败,耶稣基督是真理的王,所以二千年来他仍然是王,在许多人心目中他是真理的王! 主耶稣钉十字架时,十字架上有一牌子用希伯来文,希腊文,及拉丁文写著:「犹太人的王。」他们当时这样作的目的是要讽刺他,但无形中、无意中为耶稣作了见证!亦成为一言: 希伯文代表宗教范围,希腊文代表文化范围,拉丁文代表政治的范围,三种文字代表三个范围,耶稣基督在这三个范围中都成了王! 这个无意的见证实现了。宗教界信耶稣的人是最大的宗教,据耶鲁大学一位很有名望、地位的学者、统计学家说:现在全世界60亿人口中有20亿是信耶稣的。宗教界耶稣是王!今日全世界的文化中,西方文化一般来说是有领导地位,而影响西方文化最大的因素是耶稣基督。在政治圈子内耶稣基督也是王吗?是!因为主耶稣讲到人的尊严,人的尊严是民主制度的基础。「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太五48 》 在《太》中,主耶稣用了「天父」18次,即人类是天父上帝的儿女,这是人的尊严。今天在政治界最大的影响力是民主制度,那是很清楚地受了耶稣基督的影响,所以说:人的尊严是民主制度的基础。十字架上的那牌子是说了预言,而且是已经应验了的预言!   耶稣基督是王,是立宪和专制的君王!耶稣基督自己就是真理的王,真理就是他的宪法,他本性就是真理、仁义、圣洁,《圣经》说到神不能背乎自己,所以耶稣基督要按照他的真理来作王,他是立宪的君王!另一方面他又是有绝对权利的君王,因为他是创造之主,他是主,他有主权!感谢天父,我们敬拜的神是王,这位王是真理、仁义、圣洁的王不违反他自己的本性,所以我们很放心。他有绝对的权利!他的权利是真理的权利、仁义的权利、圣洁的权利!这样的权利愈强愈好,我们口服心服地在这样的权利之下,将他高举起来。我们崇拜他,将他放在人生第一位,让主居首位。有这样的一位王来掌管自己的人生,自己就有救了,人生就不会堕落了,不会偏行己路了,不会误入歧途了,就能走在人生的大道上!感谢神,我们可以这样地来高举他、顺服他、让他居首位!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著;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著,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二20 》使徒保罗说他已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是基督在他里面活著。「不再是我,乃是基督」这是保罗的人生观。「不再是我」,是否定自我中心,「乃是基督」是确定基督中心。   谁愿意否定自己呢? 那就是知道否定了自我之后有更好的取代者,有更好的自己,知道让耶稣基督作我人生的中心好过我自我中心!   从前,有一港大学生喜欢写作,有一次写了一篇自己很满意的文章,去见他的教授,教授是一名作家,他请教授为他斧正。为甚么自己满意的文章要找人斧正呢?只有一个原因:知道教授比他程度更高,由教授来改一定愈改愈好,为了令自己的作品更好,所以请斧正:否定自己,确定教授!为甚么基督徒说:「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因为知道基督中心比自我中心有更好的人生表现!所以我们要将基督高举作我们人生中心,在我们人生居首位。施洗约翰说:「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三30 》基督必要兴旺,「我」必衰微消失,即:要基督大,自己小。如果基督在一个人的身上显大,一个人表现了基督,这个人的人生一定很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常常很丑恶,很多时候自己想大、要作主,但随著灵性长进,发现了自我中心的坏处,发现了神的伟大在基督里显明出来,小小「我」藏在基督里了!「自我」居首位就问题多多,世界上所有问题都是「自我」产生的。   二.荣耀神   「人凭著自己说,是求自己的荣耀;惟有求那差他来者的荣耀,这人是真的,在他心里没有不义。」《约七18 》我们要求神的荣耀,追求荣耀神!「你们或契或喝,无论作甚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林前十31 》荣耀神,这是人生最高原则。因为神配得荣耀,因为一个荣耀神的人一定荣神益人,一个将神放在第一的人一定关心别人,不做神不喜悦的事,一个爱神的人一定爱人!荣耀神形成了一个敬拜的人生;这不单单是参加一星期两小时的敬拜聚会,乃是追求荣神,高举他!过一个有敬拜的人生。   「我又观看,见羔羊站在锡安山,同他又有十四万四千人,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写在额上。……他们在宝座前,并在四活物和众长老前唱歌,彷佛是新歌;除了从地上买来的那十四万四千人以外,没有人能学这歌。」《启十四1 ,3 》,这新歌没有人能学会,如果是口唱的歌,再难唱都有人可以学会。那为甚么呢,因为这不是口唱的歌,而是人生之歌,这是生命之歌!生活之歌,只有那样人生的人才能唱这新歌!凡事追求荣耀他,将神放在第一,我们的人生一定不断地提升、提升、再提升!真正的崇拜就有这作用。   三.赞美神   「和散那!奉主名来的以色列王是应当称颂的!」《约十二13 》这是对神的赞美、感谢。我们赞美神,到底赞美神的甚么呢?「四活物各有六个翅膀,遍体内外都满了眼睛。他们昼夜不住的说:圣哉!圣哉!圣哉!主神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因为您创造了万物,并且万物因您的旨意被创造而有的。」《启四8 ,11 下》约翰提到在天上对神的敬拜是怎样的?   (1 )赞美神的美德,神是圣洁的。「惟有你们是被拣选的族类,是有君尊的祭司,是圣洁的国度,是属神的子民,要叫你们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 》彼得宣扬他的美德,宣扬神的美德是基督徒应有的责任;不但口里宣扬,同时要生活上彰显神的美德。   (2 )赞美神无所不能的能力。   (3 )赞美神的荣耀。   (4 )赞美神的智慧,神创造万物中有很深奥的智慧,大自然的奥秘实在惊人,里面充满著智慧。得救的人将来到了天上得赏赐,要与基督一同作王,管理这奇妙、伟大、无限的宇宙,科学家不停的研究,无止境地发现神的奇妙。   (5 )赞美神的爱;神的宝座有虹围绕《启四3 》,《圣经》中虹象徵神的爱,虹有七种颜色,象徵神爱内容的丰富。 虹是神与人立约的象徵,神指著空中的虹作一证据,表示与人所立恩典之约《创十一》。 虹围绕神爱的宝座,恩典的宝座,何等美丽的象徵!神的美德、能力、荣耀、智慧、爱,构成我们赞美的内容。   用心灵敬拜神,《启》中歌唱赞美时,有8次讲「阿们」, 让我们想到韩德尔的弥赛亚神曲的「阿们颂」,这是敬拜神的人从心底发出:「是的、是的!」 我们口唱心和地赞美神,保罗说:「以神的灵敬拜」《腓三3 》,我们的心灵被圣灵感动,从心灵深处发出的敬拜,绝对不是仪式上的敬拜。 喜乐的敬拜;一个人从心里发出喜乐的敬拜,绝不是不得已的; 保罗和西拉在圣灵的带领下越过亚洲的边界进入欧洲,想不到到达第一站(腓立比)就坐监, 被棍打、戴手铐、戴脚镣,被下到严重罪犯的内监,但他们在半夜最黑暗之时仍能唱诗、祷告、赞美神!神回应,结果神迹事发生! (正如《赛六一1 》所预言的:「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 福音到了欧洲,第一站就是让那些囚犯听见福音,悔改信主,成了欧洲第一间教会第一批会友,这是何等奇妙! 这事证实了耶稣基督的使命,这两位使者半夜喜乐地唱诗、祷告、赞美神,从心里发出来的感谢、赞产生神迹,地大震动,神回应,使福音传遍欧洲! 以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而且,接受了基督教以后,第一件事是:决定废除奴隶制度; 罗马帝国起初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他们享受奴隶的服侍,这特权本來沒人肯放弃! 这真是被囚的得释放,被掳的得自由,受压制的得自由! 这是主耶稣的工作,使保罗的感谢赞美成为大见证。 我相信他们的感谢、赞美,就是最好、最好的敬拜!

1:真光(约1:1-14)4.真救主(约4:42)

1:真光(约1:1-14)  一.这真光是生命的光「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一4 》  二.这真光是引领我们人生道路的光「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八12 》  三.这真光是机会的光「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你们应当趁著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十二35 ,36 》  四.这真光是见证的光「约翰是点著的明灯,你们情愿暂时喜欢他的光。」《五35 》  五.这真光是避免跌倒的光「耶稣回答说:『白日不是有12小时么?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约十一9 ,10 》  六.光明与黑暗是敌对的「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三19 》  七.这真光是基督的荣光「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一14 》   每年的港九培灵研经会都会下一次雨,弟兄姊妹们每年风雨无阻,求神赐下他如倾盆大雨般的恩典。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一9 》 那真光就是耶稣基督的光,主的光是真光。在《约》中,将耶稣基督的光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向我们讲出来。   一.这真光是生命的光「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一4 》 基督的生命是人的光,光与生命常连在一起。在大自然里是这样:阳光下,百花开放,彰显出丰盛的生命。同样,当基督的光在我们心中照耀,我们属灵的美德之花开放,感谢天父,在基督里有生命的光!这光结出果实,开放属灵的花朵。《约》中所指的光是人内心的灵性之光,我们需要这生命的光照,让我们的新生命发展,讨主的喜悦,但愿你、我的心是属灵的向日葵,永远跟著主,那是何等美丽的事!   二.这真光是引领我们人生道路的光「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八12 》 主的光将人从黑暗里引导出来。无可否认,世上有许多美好的事物,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黑暗的世界。我们看到今天青少年多受黑暗潮流冲激,如果一个人心中有基督的光来引导,如果他跟从这位光明之主,就不在黑暗中行,就能脱离黑暗,胜过黑暗!「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5 》感谢主!基督的光藉千万人的得胜而胜过黑暗!撒旦是黑暗的王,但黑暗之君王不能胜过光明的君王!   我们跟从主,在他引导下从黑暗中出来,不让黑暗的权势控制我们,我们常常面对基督光,被光照耀。主耶稣怎样引导他的羊?「既放出自己的羊来,就在前头走,羊也跟著他,因为认得他的声音。」《十4 》我们看到主耶稣引导他的羊:   (1 )用榜样,走在前面,羊看著牧人安然跟从。   (2 )用他的道,他自己实行他的道,所以他的声音又是榜样!光明的主用他光明的脚踪来引导羊走在光明中,这引导的光何其宝贵!   三.这真光是机会的光「光在你们中间还有不多的时候,应当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临到你们;那在黑暗里行走的,不知道往何处去。你们应当趁著有光,信从这光,使你们成为光明之子。」《十二35 -36 》 主耶稣说趁著……趁著有光,抓住有光的机会,免得在黑暗中行;在黑暗中不知方向,不晓得人生的归宿是甚么,不晓得永生是甚么;要趁住有光来走永生之路,能够进入那救恩之门。这光会过去,得救的感动会过去,有的人受了感动要信主,但是硬著心,一次又一次来抗拒这感动,结果这感动慢慢消失,这光慢慢消失,错过了得救的机会!很多人经过救恩的门却错过了机会,希望在座的,没有一位错过这在光明中发现永生之门的机会。「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七14 》所以我们要注意、警醒,抓住在光中得救的机会,抓住这机会,趁著有光,信从这光,就成为光明之子。光照在心灵中,心灵光明了,光照在人生中,有了光明的人生。最后有光明的归宿,进到荣耀的天家,与我们的主永远在,成为光明之子,也是新的人生机会。「趁著白日,我们必须作作那差我来者的工;黑夜将到,就没有人能作工了。我在世上的时候,是世上的光。」《约九4 -5 》蒙恩但没有报恩,是一件令人后悔的事。   四.这真光是见证的光「约翰是点著的明灯,你们情愿暂时喜欢他的光。」《五35 》 施洗约翰见证主耶稣,是见证的明灯,他的光是见证主的光。「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一7 》他来要为光作见证,为主耶稣作见证。「你们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太五14 -15 》我们每一个属主的人都要发这光,基督徒在社会上要为主发光,叫人看见我们的好行为,将荣耀归给我们在天上的父! 平时我们在外面戴了一个面具,我们很注意给人一个好印象;回到家原来的面目出来了,不少人外面的面目与里面的面目是两回事。 主说:「就照亮一家的人。」在家里发光更不容易,因那是天长日久的事,一切都放松了,生活中自然的习惯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了,那时候是真面目、是本相。一个人脾气好不好,在外面是一回事,在家里可能不同。这就是有的人结婚前很好,婚后问题愈来愈多的原因,所以每一个基督徒的家庭要学功课,接受主的提醒,把灯点起来放在灯台上,照亮一家的人。   五.这真光是避免跌倒的光「耶稣回答说:『白日不是有12小时么?人在白日走路,就不至跌倒,因为看见这世上的光。若在黑夜走路,就必跌倒,因为他没有光。』」《约十一9 -10 》 光叫一个人不至于跌倒,主耶稣在此再一次说自己是世上的光,他是世上的光,我们在这光里行走不至于跌倒,在路上有什么绊脚的东西我们能看得清清楚楚,可以避开。主的光救我们脱离试探,让我们看到试探在何方。社会上有很多陷阱,有很多试探人的地方和事物,平常的人不知不觉落在其中,但如一个人心中有基督的光照,在光明中走路,清楚看到陷阱在何处、试探在那里、撒旦工作的方式在那里,就会小心,谨慎防备,不至于落在魔鬼的诡计中。这时代,每一个基督徒都需要让基督的光天天照耀自己的心,在基督的光中来看见。魔鬼、试探不会离开,只有行在基督光里的人自己离开试探!要靠著主来追求,要作努力的尝试,要智慧地远离试探,抵挡魔鬼,逃避试探!这世界情欲的试探包围每一个人;以前要去到色情场所,现在色情场所送进家门,无处可避,无处可逃,连青年人少年人都逃不掉;只有心里有主的人能得胜!向撒旦、向罪恶夸胜!   六.光明与黑暗是敌对的「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三19 》 世界上很多人恨光,因为他们在黑暗中生活,在黑暗中作恶,他们不爱光倒爱黑暗。主耶稣责备那些人,显出他们是黑暗的;他们就恨光、恨耶稣,一定要将他处死,就是那些恨光的领袖将耶稣交彼拉多钉在十字架上!十字架就是这样的来由,基督徒背十字架也要付这样的代价!   七.这真光是基督的荣光「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一14 》 恩典和真理刚刚合成一对:只有恩典没有真理是溺爱,单有真理没有恩典只有处罚。恩典、真理配合在一起,是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来源,他担当人的罪,为罪付代价;十字架是神慈爱、公义的交叉点,没有神的爱就没有十字架!没有神的公义就没有十字架!神的公义和慈爱在十字架上汇合了,这是神救人必须、必须之途径。 耶稣基督表现的荣光就是恩典、真理配合的荣光,《约八》中提到那行淫时被拿到的妇人,很多人要拿石头打死她,因她违反了摩西的律法,他们把她带到耶稣面前,问耶稣怎么办,明显地要为难他,但《圣经》上记载:发生了一件最感动人的事,主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11》应该定罪不定罪,第一句话是恩典,第二句话是真理。 这是主的恩典、真理的荣光,这荣光把那些拿著石头要打死这女人的人溶化散开了。当时主耶弯著腰在地上划字,有人说是在划:「我为她死,我为她死!」这是猜想,但是一个很可能的猜想!至少主耶稣的心是这样想的。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我们若说是与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一5 -9 》这里对神有一个重要的介绍:神就是光。 神是光显明一切的罪恶,神是爱要救罪人,神的这两个属性再一次在十字架上配合起来。 我们如果与神交往,就不在黑暗中行,要认自己的罪,神必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这是光明的神与他的爱连在一起!一个属神的人是一个注重常常洁净自己的人,《9 》中的「认」字是一进行式,指继续认罪,不是一次过认罪。不是信主时说「主啊,您赦免我现在的罪,将来的罪。」以后就可以犯罪了。不错,信主时,基督的宝血都遮盖了我们过去的罪,但信主之后,每一次做错事都要认自己的罪,让基督的宝血洗乾净,靠著主不再犯罪。人有软弱(但不是自己原谅自己的那种软弱),有的时候有了过犯,心被光照,真正忧伤痛悔;如果犯了罪,又悔改,真正悔改,再认罪,基督的宝血再洁净,遮盖。《诗五一》中,我们看到大卫犯罪,但忧伤痛悔地悔改。所以一个基督徒犯了罪,要像大卫一样,(1 )要知罪,(2 )要认罪,(3 )要为罪忧伤,(4 )要离开罪。   「黑暗渐渐过去,真光已经照耀。……爱弟兄的,就是住在光明中,在他并没有绊跌的缘由。」《约壹二8,10 》这是爱的光,爱人的就是在光明中。 爱是光明,一个人有爱才能从黑暗中出来,在光明中行不至于跌倒。爱是真光,用真光来看才能得到真的认识,一个有爱的人有爱的眼光,从爱的眼光来看问题,就可以得到别人没有的结论,得到真的、正确的结论。求神帮助我们用爱的眼光来看人、看事、看一切,这才不会跌倒,才没有跌倒的缘由。带有色眼镜看人是不好的,只有用爱的眼镜,用爱的颜色来看一切,立刻你就会觉得升华了,你这人有了改变:有新的眼光、新的心态、新的感受、新的作法,那就是神的作法。 ----------------------- ----------------------- 经文:约4:39-42 10證據 我从台上望下去,立刻留意到一位头发全懊此的姊妹,相信她参加港九培灵研经会40多年了! 我是1951年开始参加的,在大会中见到三代的年轻人。我可以说是大会的见证人之一,我要见证一件事∶岁月流逝,但《圣经》的道没有改变,培灵会的信息也没有改变! 因为人的需要也没有改变!在这49年中,我亲眼看见很多很多的青年人奉献自己给主,感谢神!我们所传的信息不需要改变,因为神的道是万古长新的! 五十年来,社会的情况改变很多,思潮改变很多,环境改变很多,但是我们仍然讲同样的信息,因为可以满足人心灵的基本的、最着要的需要! 五十年在历史中算不得什么,事实上二千年来主的道没有改变,古老的福音诗歌、古老的福音历久常新! 二千年来,人类改变了多少?社会改变了多少?文化变了多少?理论改变了多少?多少的理论兴起又消退,起来又过去,起来又过去? 但只有古老的《圣经》仍然是生命之道,我们今天仍然讲二千年前主耶稣所讲的道,仍然讲千年前保罗所讲的道! 我们发现这道仍然是今天的人所要的!从讲台上望下去,青年人所占的比例相当高,但愿主得到这一代的基督徒! 兴起来!信主、爱主、见证主!作主赐福的器皿! 今天我们要从《约翰福音》中领受信息,《约》中“真”字用了45次。表示《约》很注着“真”这个信息; 再就是“实实在在告诉你们”,用了11次;“见证”用了42次之多。 这三个字眼基本的意义都一样∶ “见证是真的,是神实实在在告诉我们的真道”,这就是《约》的中心信息。 “知道这真是救世主”《约四42》,耶稣是真的救主,我们都可以从心里作见证,我们信他,因他是真的救世主! 我们对救主的信心有把握吗?有的基督徒信了,但却半信半疑;有的信了,但对信仰还没有把握,又讲不出确实的凭据来! 今晚我们就要看看耶稣基督是真救主的可信的凭据。 《约》中常讲到“你们可以信”,那就是可以真正相信的理由。《一7》中“这人”即施洗约翰,他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为真理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当时希律王娶了自己的弟妇为妻,一般的人敢怒不敢言,约翰起来当面指责希律王∶“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可六18》希律王是一个暴君,他知道这样做等于送命,但仍然很坦诚地、很勇敢地把真理讲出来;结果希律发怒将他斩首,他是为真理殉道的一个人。这样的人为耶稣作见证,他的见证应该是可信的! 另一个同样性质的见证就是耶稣基督的母亲马利亚。她也是信耶稣的,相信耶稣是无罪的救主!大家想想∶知子莫如母,马利亚对她的儿子耶稣认识得很清楚,看到他从小长大,如果他有问题、有罪、有过错,那么她不会信耶稣是无罪的救主!但她信,就表示她没有发现耶稣有罪!如果耶稣有罪,马利亚可以说∶“你们不要信他了,因为你们认识他不清楚;我认识得清楚,我才不信呢?马利亚信耶稣,这件事实是一个很强的见证K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 《约四41》人们怎知耶稣的话是真的呢?   (約四41)人們怎知耶穌的話是真的呢?是藉疬一個撒馬利亞婦人的改變!這婦人是一個墮落的女人,曾有過五個丈夫,當時的恐怕是第六個;這樣的一個女人竟然悔改了!看見她的改變,聽見她訴說為甚麼改變:因她聽見主講生命活水的道!她就出來作見證,那些聽見的人受感動,他們在想耶穌講的話,就了解了!原來他們聽見不信,但現看見一個信的人之人生改變,這樣奇妙地、徹底地大改變,他們受了感動!就信了耶穌!他們信耶穌的話有一個過程:原來聽見不信,但經過撒馬利亞婦人的見證之後,再想,再聽,才相信;這婦人改變的見證使他們深深地思想:耶穌基督可信嗎?祂是救主嗎?得到信仰的結論:是的,祂是救主!因為祂拯救、改變了世界上千千萬萬的罪人!這是何等奇妙的事實!   大家都知道「救世軍」的創辦人是布威廉,他是一個很注重傳福音、佈道工作的人。他的佈道會作法特別:他有一個樂隊,每個隊員必須具備一條件:原是墮落的人,信主之後人生改變。每次傳福音時樂隊演奏,演奏前,演奏中,及演奏完畢分別由一個隊員作見證,聽到的人深深感受到:這樣墮落的人能改變嗎?竟然能改變!聽到這活生生見證的人紛紛感動悔改信主,使福音的工作愈來愈蒙恩。這情形二千年來在世界各地常常不斷發生,這是心靈改變!這是人生的改變!這是因為聽見了主耶穌所講的生命之道而接受!   主耶穌說,《舊約聖經》是祂的見證(約五39),因為在《舊約》中有許多關於祂的預言,這些預言都應驗了!實在令我們感到驚奇,《舊約》的預言真是奇妙!就(賽五三9)來說吧,這裏預言主耶穌基督死後葬在甚麼地方,不可理解的是此處提到兩個地方:其一,與惡人同埋,其二,誰知死時與財主同葬。怎麼能這樣呢?一個人死後怎能葬在兩地呢?除非財主即惡人,惡人即財主;但事實上卻不是,原來這預言的應驗有一個很奇妙的過程。今日基督徒都知道,原來耶穌和兩個強盜同釘十字架,本來是三個人死後葬在一起:本來與惡人同埋;誰知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一個財主,名叫約瑟,他原來暗暗信耶穌,看見主耶穌釘十字架的情景深受感動,他的信仰堅定了,毅然站出來,請求將耶穌的身體領走,葬在他家族的墳墓中:與財主同葬。我們看到事實的曲折發展都預言在這裏,仔細想想是不是覺得很希奇?!《舊約》的預言令我們驚奇。請再看(12下)的另一個預言:這裏講到救主將祂的生命好像水從水罐裏倒出來一樣;這個預言同樣應驗了,當祂釘十字架時身體有七處流血,主耶穌生命的血流完了,將生命倒空,以致於死。又講到主耶穌被釘死在兩個強盜之間,卻為罪犯代求;我們都記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那兩強盜的禱告。請看,發生在十字架上的情形這裏講得多清楚!好像事後寫的一樣!這是神事先的預言!所以耶穌基督釘十字架是神恩典救贖的計劃,一步一步地成就應驗!不是偶然的,我們看見神的愛、神的心思在其中。   (約七31)中說到有許多的人信了耶穌,因為祂行神蹟!關於主所行的神蹟,我提出以下兩點:   1.主耶穌從來沒有藉神蹟作宣揚的意思,不是藉疬神蹟吸引人注意,每次耶穌行神蹟都是出於憐憫、出於愛心,是出於愛的神蹟。   2.神蹟即神的作為,神能創造這偉大的宇宙,難道不能行神蹟嗎?事實上宇宙是一個大神蹟,人的身體亦是神蹟中的神蹟!人身體的構造太奇妙了,說它是神蹟,一點也不言過其實!整個的宇宙都是神蹟,如果神創造了宇宙,祂在歷史中行幾個神蹟算得了甚麼呢?   所以,神能行神蹟是一個很合理的結論。耶穌基督在世上用愛心行了很多神蹟,許多人看見受感動,產生了對主耶穌的信心,今日世界上許多第一流的科學家也相信神蹟。   我們再看另一處主耶穌是救主的證據:(八29-30)中說到有許多人信祂,為甚麼呢?因為主耶穌常做神喜悅的事,即合乎倫理道德的事、善事。神的本性即真理、仁義、聖潔,那裏有這樣的善事,神就喜悅。換句話說,耶穌基督在歷史裏面是一個道德最高尚的人。德國文豪歌德說:在《四福音》裏所反映出耶穌基督之高尚品格、崇高道德,是整個人類歷史中獨特的,相信將來沒有人能超過的。耶穌主張:「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路六31)莫等別人做了你才做,你先自己做到。這是創造性的道德!主耶穌本人的道德使祂成為可信仰的救主,難怪當時許多人聽見、看見他表現就信了。   主耶穌說:「如今事情還沒有成就,我要先告訴你們,叫你們到事情成就的時候可以信我是基督。」(約十三19),祂把將來要發生的事預先說明,到時候大家看見預言成就便可以相信。前面我們看到《舊約》中的預言奇妙地應驗,在這裏我們看到主耶穌自己說預言;主耶穌說到祂被釘十字架時,就要吸引萬人來歸向祂(十二32),那時祂已面對十字架,但沒有人知道結果怎樣,但主耶穌預先暗示出來:十字架要成為許多人的救恩!誰能這樣預言呢?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在人眼中是一件完全失敗的事,但主耶穌說祂被釘之時,就吸引世上千千萬萬的人來跟從祂!這是講誑語嗎?不!我們今天看見耶穌基督的預言一點沒錯!   「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纔來到。」(太廿四14)福音傳遍天下就是基督再來的日子,基督救恩的福音要傳遍天下。這個加利利人耶穌,這個木匠之子耶穌,這個沒有地位、學問的耶穌,這個極其平凡的耶穌,竟然宣告:祂的道理要傳遍天下!如果主耶穌基督沒有事先預言,我們可以說世界上無論何事都可發生,主耶穌事先預言祂的道、祂的天國福音要傳遍天下!今天我們親眼看見,應驗了!   這些證據對我個人來講都是很強的證據,堅定了我的信仰。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弟兄姊妹都有堅強的信心,都能從心底說:「我深知我信的是誰。」我們的信仰很確定,在任何時代、任何潮流、任何沖激之下都能站立得住:我是信耶穌的,我跟從耶穌,我見證耶穌!傳揚救恩,願使多人得救,耶穌是真救主

Saturday, June 29, 2013

不符合真理

以下的靈恩教導全部都是不符合真理、斷章取義聖經、偏差和錯誤的: 1. 祖宗咒詛、 2. 內在醫治 (包含回憶醫治) 3. 靈吐靈嘔 (也就是釋放課程,發塑膠袋吐邪靈) 4. 操練預言、 5. 屬靈爭戰行軍、 6. 屬靈地圖、 7. 異象操練、 8. 先知學校、 9. 圖像式異象和預言、 10. 信徒可以主動且自由來去三層天、 11. 每個基督徒身上都會有邪靈、 12. 使徒性、先知性教會的名稱、 13. 給先知預言股票或其他投資的聚集、 14. 多種多收的發財教導(欠債時也要奉獻)。 15. 敬拜者可以露乳溝唱歌、衣著愈流行愈好。 16. 人本主義的假福音。 17. 台灣先知預言問題最嚴重的代表人物。

Uganda

Uganda基督徒总统上台,他极为注重人权,政府内阁设「道德诚信部」Ugandan Minister of Ethics and Integrity,与神定下千年誓约,把国家奉献给神。 1971年1月15日,陸軍阿敏發動軍事政變,奪取政權。 在他的獨裁統治下,大約30萬烏干達人喪生。 1979年,坦尚尼亞發動烏坦戰爭,結束了他的政權。 彌爾頓·奧伯托當政後,情況無大改觀,1985年他也被趕下台去; 現任總統約韋里·穆塞韋尼Yoweri Kaguta Museveni於1986年開始執政。 2006年2月23日,烏干達總統和議會選舉舉行。烏干達選舉委員會宣布,穆塞韋尼獲勝,再次連任總統。 在2011年的總統選舉中,穆塞韋尼再次獲勝,繼續連任總統。 他的這一次連任還招致了後來反對黨的批評和選舉舞弊的指控,首都坎帕拉市區還發生了一些遊行和騷亂。 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傳到烏干達,現在大多數烏干達人是這兩種宗教的信徒。 雖然基督徒佔全國80%的人口,烏干達卻是伊斯蘭會議組織的一員。 人口Population: 34.51 million (2011) 烏干達是全世界國家中位數年齡最低的國家,2010年只有15.1歲。 聖主抵抗軍(英語:Lord's Resistance Army,又譯聖靈抵抗軍、上帝抵抗軍)在1987年組成, 是一支活動於烏干達北部以及南蘇丹部分地區的游擊叛軍。 該組織參與針對烏干達政府的叛亂,是非洲其中一次持續時間最長的衝突。 聖主抵抗軍由約瑟夫·科尼領導,他欲建立一個基於十誡和阿喬利傳統的國家。 但該組織被指嚴重侵犯人權,包括涉及致殘、施虐、強姦、綁架平民、使用童兵和屠殺等。

4.真救世主:约4:39-42

经文:约4:39-42 我从台上望下去,立刻留意到一位头发全懊此的姊妹,相信她参加港九培灵研经会40多年了! 我是1951年开始参加的,在大会中见到三代的年轻人。我可以说是大会的见证人之一,我要见证一件事∶岁月流逝,但《圣经》的道没有改变,培灵会的信息也没有改变! 因为人的需要也没有改变!在这49年中,我亲眼看见很多很多的青年人奉献自己给主,感谢神!我们所传的信息不需要改变,因为神的道是万古长新的! 五十年来,社会的情况改变很多,思潮改变很多,环境改变很多,但是我们仍然讲同样的信息,因为可以满足人心灵的基本的、最着要的需要! 五十年在历史中算不得什么,事实上二千年来主的道没有改变,古老的福音诗歌、古老的福音历久常新! 二千年来,人类改变了多少?社会改变了多少?文化变了多少?理论改变了多少?多少的理论兴起又消退,起来又过去,起来又过去? 但只有古老的《圣经》仍然是生命之道,我们今天仍然讲二千年前主耶稣所讲的道,仍然讲千年前保罗所讲的道! 我们发现这道仍然是今天的人所要的!从讲台上望下去,青年人所占的比例相当高,但愿主得到这一代的基督徒! 兴起来!信主、爱主、见证主!作主赐福的器皿! 今天我们要从《约翰福音》中领受信息,《约》中“真”字用了45次。表示《约》很注着“真”这个信息; 再就是“实实在在告诉你们”,用了11次;“见证”用了42次之多。 这三个字眼基本的意义都一样∶ “见证是真的,是神实实在在告诉我们的真道”,这就是《约》的中心信息。 “知道这真是救世主”《约四42》,耶稣是真的救主,我们都可以从心里作见证,我们信他,因他是真的救世主! 我们对救主的信心有把握吗?有的基督徒信了,但却半信半疑;有的信了,但对信仰还没有把握,又讲不出确实的凭据来! 今晚我们就要看看耶稣基督是真救主的可信的凭据。 《约》中常讲到“你们可以信”,那就是可以真正相信的理由。《一7》中“这人”即施洗约翰,他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为真理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当时希律王娶了自己的弟妇为妻,一般的人敢怒不敢言,约翰起来当面指责希律王∶“你娶你兄弟的妻子是不合理的。”《可六18》希律王是一个暴君,他知道这样做等于送命,但仍然很坦诚地、很勇敢地把真理讲出来;结果希律发怒将他斩首,他是为真理殉道的一个人。这样的人为耶稣作见证,他的见证应该是可信的! 另一个同样性质的见证就是耶稣基督的母亲马利亚。她也是信耶稣的,相信耶稣是无罪的救主!大家想想∶知子莫如母,马利亚对她的儿子耶稣认识得很清楚,看到他从小长大,如果他有问题、有罪、有过错,那么她不会信耶稣是无罪的救主!但她信,就表示她没有发现耶稣有罪!如果耶稣有罪,马利亚可以说∶“你们不要信他了,因为你们认识他不清楚;我认识得清楚,我才不信呢?马利亚信耶稣,这件事实是一个很强的见证K因耶稣的话,信的人就更多了。” 《约四41》人们怎知耶稣的话是真的呢? 是藉着一个撒马利亚妇人的改变!这妇人是一个堕落的女人,曾有过五个丈夫,当时的恐怕是第六个;这样的一个女人竟然悔改了!看见她的改变,听见她诉说为什么改变∶因她听见主讲生命活水的道!她就出来作见证,那些听见的人受感动,他们在想耶稣讲的话,就了解了!原来他们听见不信,但现看见一个信的人之人生改变,这样奇妙地、彻底地大改变,他们受了感动!就信了耶稣!他们信耶稣的话有一个过程∶原来听见不信,但经过撒马利亚妇人的见证之后,再想,再听,才相信;这妇人改变的见证使他们深深地思想∶耶稣基督可信吗?他是救主吗?得到信仰的结论∶是的,他是救主!因为他拯救、改变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罪人!这是何等奇妙的事实! “救世军”的创办人是布威廉William Berth,他是一个很注着传福音、布道工作的人。 他的布道会作法特别∶他有一个乐队,每个队员必须具备一条件∶原是堕落的人,信主之后人生改变。每次传福音时乐队演奏,演奏前,演奏中,及演奏完毕分别由一个队员作见证,听到的人深深感受到∶这样堕落的人能改变吗?竟然能改变!听到这活生生见证的人纷纷感动悔改信主,使福音的工作愈来愈蒙恩。这情形二千年来在世界各地常常不断发生,这是心灵改变!这是人生的改变!这是因为听见了主耶稣所讲的生命之道而接受! 主耶稣说,《旧约圣经》是他的见证《约五39》,因为在《旧约》中有许多关于他的预言,这些预言都应验了! 实在令我们感到惊奇,《旧约》的预言真是奇妙!就《赛五三9》来说吧,这里预言主耶稣基督死后葬在什么地方, 不可理解的是此处提到两个地方∶其一,与恶人同埋,其二,谁知死时与财主同葬。 怎么能这样呢?一个人死后怎能葬在两地呢?除非财主即恶人,恶人即财主;但事实上却不是,原来这预言的应验有一个很奇妙的过程。 今日基督徒都知道,原来耶稣和两个强盗同钉十字架,本来是三个人死后葬在一起∶ 本来与恶人同埋; 谁知出人意料的驶铫生了,一个财主,名叫约瑟,他原来暗暗信耶稣,看见主耶稣钉十字架的情景深受感动,他的信仰坚定了,毅然站出来,请求将耶稣的身体领走,葬在他家族的坟墓中∶ 与财主同葬。 我们看到事实的曲折发展都预言在这里,仔细想想是不是觉得很希奇?《旧约》的预言令我们惊奇。请再看《12下》的另一个预言∶这里讲到救主将他的生命好像水从水罐里倒出来一样;这个预言同样应验了,当他钉十字架时身体有七处流血,主耶稣生命的血流完了,将生命倒空,以致于死。又讲到主耶稣被钉死在两个强盗之间,却为罪犯代求;我们都记得主耶稣在十字架上为那两强盗的祷告。请看,发生在十字架上的情形这里讲得多清楚!好像事后写的一样!这是神事先的预言!所以耶稣基督钉十字架是神恩典救赎的计划,一步一步地成就应验!不是偶然的,我们看见神的爱、神的心思在其中。 《约七31》中说到有许多的人信了耶稣,因为他行神迹!必于主所行的神迹,我提出以下两点∶ 1.主耶稣从来没有藉神迹作宣扬的意思,不是藉着神迹吸引人注意,每次耶稣行神迹都是出于怜悯、出于爱心,是出于爱的神迹。 2.神迹即神的作为,神能创造这伟大的宇宙,难道不能行神迹吗?事实上宇宙是一个大神迹,人的身体亦是神迹中的神迹!人身体的构造太奇妙了,说它是神迹,一点也不言过其实!整个的宇宙都是神迹,如果神创造了宇宙,他在历史中行几个神迹算得了什么呢? 所以,神能行神迹是一个很合理的结论。耶稣基督在世上用爱心行了很多神迹,许多人看见受感动,产生了对主耶稣的信心,今日世界上许多第一流的科学家也相信神迹。 我们再看另一处主耶稣是救主的证据∶《八29-30》中说到有许多人信他,为什么呢?因为主耶稣常做神喜悦的事,即合乎伦理道德的事、善事。 神的本性即真理、仁义、圣洁,那里有这样的善事,神就喜悦。换句话说,耶稣基督在历史里面是一个道德最高尚的人。 德国文豪歌德说∶在《四福音》里所反映出耶稣基督之高尚品格、崇高道德,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独特的,相信将来没有人能超过的。 耶稣主张∶“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伙六31》莫等别人做了你才做,你先自己做到。这是创造性的道德! 主耶稣本人的道德使他成为可信仰的救主,难怪当时许多人听见、看见他表现就信了。 主耶稣说∶“如今事情还没有成就,我要先告诉你们,叫你们到事情成就的时候可以信我是基督。”《约十三19》, 他把将来要发生的事预先说明,到时候大家看见预言成就便可以相信。 前面我们看到《旧约》中的预言奇妙地应验,在这里我们看到主耶稣自己说预言;主耶稣说到他被钉十字架时,就要吸引万人来归向他《十二32》,那时他已面对十字架,但没有人知道结果怎样,但主耶稣预先暗示出来∶十字架要成为许多人的救恩! 谁能这样预言呢?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在人眼中是一件完全失败的事,但主耶稣说他被钉之时,就吸引世上千千万万的人来跟从他! 这是讲诳语吗?不!我们今天看见耶稣基督的预言一点没错! “这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对万民作见证,然后末期才来到。”《太廿四14》福音传遍天下就是基督再来的日子,基督救恩的福音要传遍天下。这个加利利人耶稣,这个木匠之子耶稣,这个没有地位、学问的耶稣,这个极其平凡的耶稣,竟然宣告∶他的道理要传遍天下!如果主耶稣基督没有事先预言,我们可以说世界上无论何事都可发生,主耶稣事先预言他的道、他的天国福音要传遍天下!今天我们亲眼看见,应验了! 这些证据对我个人来讲都是很强的证据,坚定了我的信仰。 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弟兄姊妹都有坚强的信心,都能从心底说∶“我深知我信的是谁。”我们的信仰很确定,在任何时代、任何潮流、任何冲激之下都能站立得姿我是信耶稣的,我跟从耶稣,我见证耶稣!传扬救恩,愿使多人得救,耶稣是真救主!

狼与法兰西斯(1182—1226)

意大利库内奥城的人对城外的一匹巨大又凶残的狼深感恐惧。 狼因为饥饿的缘故,不断地吞吃动物和行人,即使带了兵器自卫的行人也难逃饿狼的齿噬。 圣徒法兰西斯(1182—1226)听说这件事之后,决意到城外会会这匹狼。 很多人说:“圣徒啊,你去了不是白送命吗?” 但法兰西斯相信他所事奉的上帝是一切受造之物的主,当然也是狼的主,如果靠着主自然就一无所惧。 他赤手空拳地去了,对狼画了一个十字架,说:“狼兄弟,奉主耶稣基督的名,请到我身边来,不要伤害我。” 令人惊奇的是,狼竟然听从了法兰西斯的话,温顺地卧在他身边。 法兰西斯说:“狼兄弟,因为饥饿,你吃掉了上帝的受造物,更伤害了按照上帝形象受造的人,因此你是该被处死的。 但是我想在你和人之间成就和好的工作,你和人要彼此立约,互不伤害。 自此以后,人要给你日用的饮食,但你不得再伤害人和其他造物。” 更令人惊奇的是,狼竟然同意了,温顺地伸出前爪放在法兰西斯的手中作为凭据。 之后狼随从法拉西斯来到城里。 法兰西斯对城中的人说:“狼只能伤害你们的身体,你们就如此惧怕。那末日能够吞灭人的地狱之火岂不更可怕吗? 所以你们要悔改,上帝要拯救你们脱离大灰狼的威胁,更要救你们脱离地狱的永火。” 人们纷纷悔改,并与狼立了约:人将按时提供食物,不再伤害狼,而狼也不再伤人。 在以后的岁月里,库内奥城的百姓与这匹狼和睦相处,直到狼衰老死去。

9.真葡萄树,约15:1-8

经文:约15:1-8 1.不结果子的枝子《约十五2》 2.多结果子的枝子《5》 3.结果子更多的枝子《2下》 产生了4种的交流∶ 1.能力的交流《5-6》 2.道的交流《7》 3.爱的交流《9-12》 4.喜乐的交流《11》 1952年,三十岁的我在港九培灵研经会上讲道,我当时是最年青的讲员,而今次我却是最年长的讲员! 人生真是过得很快啊!我藉此提醒在座的年青的弟兄姊妹们∶趁早把自己当作活祭,献上给神! 开始为主而活,跟从、见证、驶镱、爱主!你们还有很多年可以为主而活,那是何等地美好!见主面时,也是何等的快乐! 五十年前我参加在英格兰南部举行的一个有五千人的大型英文培灵会(其中约有一半是大学生),这个培灵会继续到现在已有122年的历史了。 二十年前我再去时人数已增加到七千人,青年人更多,在聚会中有许多人献身给主。 最近一次在美国举行的大型的学生宣教大会有19千大学生从不同的地方到那里聚集,圣灵大大作工,有5.1千多位大学生献身作宣教士! 我们常说今天这时代青年人很难信主,就算信了也很难热心;但事实恰好相反,去年底,美国一出名差传刊物报到∶ 在美国十几间大学里学生们出现了一个复兴的现象,上千的大学生在一起恳切、整晚祷告,这是神藉着圣灵的工作,是时代的潮流所不能拦阻的! 所以我们对香港的青年弟兄姊妹寄予很大的期望,神一定会更多、更深的在青年人中间作工。 青年、壮年的弟兄姊妹们,主耶稣宝贵你们,要用你们,愿主得着你们!求神兴起新一代的基督徒来为他大有作为!我们等待复兴来到香港。 《约十五1》中为什么要用这“真”字呢?原因∶ 1.当时在圣殿的门口雕刻了葡萄树,很多犹太人在门口出出入入,看惯了那雕刻。主耶稣说∶那只是一个象征,而我是真葡萄树。 2.先知以赛亚说到以色列人好像一颗坏的葡萄树,不能结好葡萄,乃是胶笏野葡萄《赛五4》,这是以色列人让神失望、伤心的事,是以色列的失败! 主耶稣针对当时他们处于律法时代,没有得到真正的属灵的生命的那情况,说∶“我是真葡萄树,你们是枝子。” 这是多么宝贵的一个比喻∶枝子连在葡萄树上。主耶稣提到三种枝子∶ 1.不结果子的枝子《约十五2》∶ 这是指挂名的、没有主的生命的、没有着生得救的基督徒,这样的人和主没有生命的联系,故不能结果子!这样的枝子主会剪去。教会里也有这样的人,他们的名字在会友的名册上,但没有在羔羊的生命册上,他们与主的救恩没有关系!这是可悲的,所以我们每一个教会的会友要自我审查∶我是否一个挂名的、表面属主而没有结果子的基督徒呢?我们经过审查后要醒悟过来,然后真正着新得救,这才是属灵真境的开始!我们有一位真救主,他赐给我们真生命。我们的灵魂得救,得着永远的生命,才能谈到属灵的真境。 2.多结果子的枝子《5》∶ 因为它们连在葡萄树上,它们常在主里面,主常在它们里面。“常”和“里面”这两个字眼在这章经文里各用了十二次;“里面”是生命的联系、生命的交通、生命的交流。一个人内在的属灵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人就能多结果子。主是能源,离开了主,我们不能结属灵的果子!枝子若不连在葡萄树上,就不能果子! 3.结果子更多的枝子《2下》∶ 我们看到神把枝子修理干净,将枝子上的杂枝剪掉,因杂枝会消耗枝子的生命之浆,生命之浆消耗掉就不能结果子,有经验的园丁一定要常常清理杂枝,让树的生命之浆集中在结果子上。主耶稣要我们人生有一个生命的焦点,然后把一些没有意义的事剪掉,这些事消耗我们的生命力,消耗我们的时间,令我们分神,令我们的人生没有焦点,没有作用!神所大用的慕迪先生,口袋里常带着两个放大镜,一个是完整的,他说∶“当阳光照在这镜上产生一个焦点,这焦点很高热度,能引起燃烧。”另一个是裂开两半的,他说∶“这也是一放大镜,但阳光照射下不起作用。”很多基督徒在灵性上一无所成,不能结果子,就是因为他的人生没有一个真正的焦点!请看社会上的成功人士,哪一个没有集中努力的焦点呢?这是一般的成就,属灵的成就上也一样,求主帮助我们将人生中没有意义的事除掉。主耶稣用他的道来洁净枝子《3》,主的道是杀虫剂,把树枝上的害虫消灭,让树枝健康、结果子。主的道洁净我们的人生,常常有些罪的小虫爬到我们身上,这些小虫会长大,这些罪恶的事情会使我们的力量衰败,让我们失去了结果子的能力,这是撒旦的工作,主的道要将我们洗净,洗去一切拦阻我们的罪,让我们有力量,有属灵的作用! 当枝子连在树上的时候,就产生了4种的交流∶ 1.能力的交流《5-6》∶ 离开了主耶稣,我们就不能结果子。枝子连在树上,就能结果子。枝子离开了葡萄树,就没有能力结果子,这是必然的! 结果子的力量不是在枝子里面,而是在树里面。 多年前,我曾在九龙一间教会的团契讲道,讲道前有一姊妹作见证,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她在一所基督教的医院里面作护士,工作很忙,很多时候病人的要求不能一一满足,工作忙、压力大令到她紧张,很容易发脾气,但脾气过后很难过,她想∶这些病人需要神的爱,如果他们不能在我这基督徒身上得到,他们从何处得到呢?她很后悔,但后悔之后又发脾气,发了脾气又后悔,她甚至对自己感到绝望! 有一天在听道时听到传道人讲这段《圣经》,知道离开了主,自己不能作什么,她领缓笏。 以后每天工作之前跪在神前恳切祷告∶“主啊,我没有爱,您就是爱!求您将您的爱充满在我心中,让我用您的爱来服侍这些病人K从此,她经历到∶主的爱透过她发出来。离开了葡萄树,枝子就会枯干,枯干的枝子当然不能结果子! 很多年前九龙塘宣道会在一个聚会中,“互爱团契”和“香港皇家警察以诺团契”两诗班联合献唱; “互爱”是由一班戒了毒的人,有的人是坐监,在监狱听闻福音,悔改信主,并在主里面得到更新的人组成。 “以诺”是警察,本来执法者要捉犯罪者,但现在都信了主,可以联合在一起,他们的人生都有了新的改变,一起来赞美真神!真是奇妙的改变! 一个人信主以后要继续连在主里面,源源地支取主的生命,保持自己结果子的力量,这是能力的交流。 我们与主相连,主的能力进来运行,结出果子奉献给主,这是多么美丽的交流! 2.道的交流《7》∶ 主的话就是主的道。 “愿意”这两个字表示内心的愿望、渴慕、追求;这是主的道在人心里产生的回应,这心中的渴慕、追求变成祷告, “祈求”是内心渴慕、愿望追求的表达。神的回应降下来,神的话进来产生愿望,成为祷告,祷告上升,主耶稣就给我们成就! 这就是道的交流。 枝子连在葡萄树上产生这交流,这样交流不久之后,这人就道化,他和主的道、主的话打成一片,主的道使他变化,这是何等的宝贵! 3.爱的交流《9-12》∶ 这一段中不继地讲到“里面”,主耶稣叫我们在他里面,他也常在我们里面;枝子在树里面,树的生命在枝子里面; 这“里面”表示一个交流,不断地交流。爱的交流,这是个什么样的爱呢? 从《13》中我们看到“舍命”是主的爱,他为我们牺牲生命,在十字架上付了最着的代价!这是牺牲、舍己、无比、长阔高深的爱! 我们受感动、受激励,回应这爱!主是我们最好的朋友,为我们舍命,这是最高的感情,我们用感情爱主没错,但不止于此, 《10,15》中还谈到道义的爱,如果我们不守主的诫命,不听主的话,这爱是不完全的。再就是执行的爱,了解主的心意; 主耶稣说,我的心事都告诉了你们,你们懂得,这是知心之交。主爱我们永不改变,但在很多时候,主会不会对我们有遗憾呢? 他必心的事我们不关心,他认为着要的事,我们不看着,我们的心好像与主有距离,我们没有了解主的心, 不知道他的旨意、心意,仍然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为人┅┅我们回应、接受的爱时,以上各方面都很着要! 4.喜乐的交流《11》∶ 主的喜乐进到我们心中,成为我们的喜乐。这是丰满的喜乐! 当主耶稣在两个城市讲道被拒绝之时,被圣灵感动,欢乐祷告《伙十21》,他在逆境中欢乐,这是他不改变的喜乐! 主将这喜乐给了我们,让我们在任何环境中保持这喜乐;这喜乐能使人满足、富足! 在基督里我们有属天的喜乐,藉着基督充满在我们心中!这不是一时的快乐,这是永恒的喜乐和满足! 主的喜乐进来,充满心中,变作敬拜、感谢、赞美升上去,这交流多么地宝贵!

Edge Solar

---------- from 1977

Friday, June 28, 2013

十大省錢路段

「十大省錢路段」,通勤族每月最少可省下一千四百元以上。 由台北到新竹走國道三號需經過樹林、龍潭兩個收費站,每天往返通行費一百六十元,計程收費後每月約可省下兩千一百元到兩千兩百元,是省錢榜首。 國道收費站設置距離不一,最短為國道一號汐止收費站到泰山收費站,以及國道三號樹林收費站到龍潭收費站,這兩段收費站的間距都僅有廿六公里。收費站最長間距為國道三號大甲到名間收費站,兩者相距七十六公里,與最短收費站間距相差近三倍。 國道收費站距離不一造成民怨;計程收費後可望改善。目前許多行經兩個收費站的短程通勤族,繳的通行費會比目前少。十大省錢路段中,台南、嘉義、高雄等南部路段就占了半數以上。 國道三號行經台北土城交流道至新竹關西交流道,僅卅六公里,卻要經過兩個收費站,以交通部日前公布的計程收費三方案計算,每天往返通勤費約五十九元到六十二元,以每月通勤廿二天計算,可月省兩千多元。 台南到高雄由國道一號安定交流道到岡山交流道,目前行經新市、岡山兩個收費站,每日往返通行費為一百六十元。安定到岡山距離僅卅八公里,計程後每日通行費為六十二元到六十七元,單日往返就能省下九十八元到九十三元,月省兩千元到兩千一百元,排名第二。 排名第三是國道一號彰化員林到嘉義大林交流道,目前通過員林、斗南兩收費站,計程後單日往返為六十四元到七十元,月省一千九百元到兩千一百元。 【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國道擬由計次收費改為計程收費,現行收費站距離遠近不一是重要因素。以國道三號行經台南為例,白河、善化、田寮三個收費站各相隔卅公里,新營、新市、岡山收費站也僅卅三公里,比收費站平均三十九公里的距離要短;引發爭論。 此外,新北市林口、五股、泰山及屏東潮州、南投名間等地,都有一上路就遇收費站的問題,也造成不少民怨。 -------------------------------- 十大計程最苦路段有高達九成集中在國道三號,單趟通行費較現階段增加八十二元到一○六元, 且全數都是近一百五十公里到三百公里的中長程路段;

Android 4.0與2.3

官方也在部落格內做了Android 4.0與Android 2.3在功能上與內部系統的主要差異。 在2011年時候主要是以Android 2.3作為Android平台主流,而在2012年11月間正式推出搭載Android 4.0的 三星Galaxy Nexus與華碩Transformer Prime之後,2012年在CES 2012後續也陸續看見不少直接搭載Android 4.0的手機或平板裝置。 Sony Mobile也在目前陸續推出XPERIA S、XPERIA P、XPERIA U等採用Android 4.0作業系統的智慧型手機, 後續也宣布將在4月中旬針對其他既有XPERIA釋出相同的更新版本內容,而跟上一版的差異又是什麼? 大抵上來說,Android 4.0版本主要明顯在於更換介面印象,內建字型、圖示容也採用Robotic的設計, 同時也多了人臉辨識系統、原生支援NFC、USB外接硬體等功能, 而對於Sony Mobile官方工程師來看,雖然新版本作業系統多了不少的更新與介面設計,但在必須整合自家風格介面與特有功能之下, 相較而言還是會偏好既有Android 2.3版本較為穩定的表現,因此甚至建議使用者可以考量穩定性表現,進而維持現有版本即可。 根據Sony Mobile官方部落格內容所透露,官方工程師說明在升級到Android 4.0之後, 有許多應用程式都將使用到更多的處理器、記憶體, 再加上處理器時脈的提昇也都進一步影響到手機、平板的耗電表現, 例如先前已經推出的XPERIA S便有著耗電的問題 (而近期某廠採用Tegra 3處理器,同樣採用Android 4.0的手機有異常耗電),但是處理介面上的改進也同樣迷人。 Android 4.0在操作介面上有更美觀的設計風格,同時在新功能部分也加入支援NFC、USB外接硬體使用等特性, 同時在內建諸如系統監控、多工切換、語音信箱等介面也都變得更加直覺順手。 而採用Android 4.0的手機是以雙核心、1GB記憶體為主流, 對照Android 2.3的硬體,是以單核心、512MB記憶體為主, 因此相較下來更新到Android 4.0多少會受限於硬體而影響效能表現, 更別說是針對前端視訊攝影鏡頭的應用 (例XPERIA arc本身就未搭載視訊鏡頭)。 Sony Mobile表示,針對2011年款XPERIA手機系列所對應的Android 4.0更新下了不少苦工, 舉例來說,Android 4.0本身在執行時便會佔據約340MB的記憶體空間, 以舊款硬體平台搭載的512MB扣除之後僅留存約172MB的記憶體空間, 再加上其他越來越耗記憶體容量的應用程式後,便會讓整體效能大幅下降,甚至於當機。 至於記憶體僅剩餘約40MB時,記憶體管理系統便會針對執行優先順序逐一關閉在背景閒置的程式。 另外一項吃記憶體的功能便是Android 4.0在硬體加速的部份,除了容易耗損記憶體之外,也意味著電池電力將更快被耗損, 至於Android 4.0與Android 2.3版本不同的地方,也在於跟SQL資料庫連接時間較長,導致於部份應用程式啟用時間會拉長, 因此會讓使用者感覺更新到Android 4.0之後有系統不穩定或變慢的情況,因此這部份也是Sony Mobile必續特別調整的部份。 不過雖然是說明舊機種對應Android 4.0的硬體適用的部份作解說, Sony Mobile官方依然是對此版本有著正面看法,認為其操作介面表現還是具有相當的新引力。 全文網址: Sony Mobile分析Android 4.0與2.3版不同處

南方人不大吃面?

宋朝时的南方人不大吃面,有一个重要原因:觉得面食有毒。 早在五代时期,淮河以南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达摩老祖来华传道,见到有人吃面,就上前把人家的饭碗打翻在地,喝道:“安得此杀人之物?”意思是面有剧毒,吃了会死人的。 关于达摩的故事有些扑朔迷离,可信的成分不多,然而在宋朝的医书里面,也提到了面食有毒。如北宋医学名家唐慎微编著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小麦乃世之常食之物,然经火煮而食之,其性壅热,善动风气,此甚验也。”说明在宋朝医学界,至少一部分朋友是相信面有毒的。 问题是,如果面食有毒,那么以面为主的北方人怎么没有中毒呢?宋朝人另有补充:“西北麦经霜雪,南方少雪,故面有毒也。”(《琐碎录》)意思是说,小麦含热毒,而霜雪能解这种热毒,北方小麦经过了秋霜冬雪,所以没毒;南方小麦很少有机会遇到霜雪,所以有毒。事实上,这些说法毫无科学道理。不过那时候的人缺乏实证精神,你怎么说,我就怎么信,好多荒诞不经的说法都能成为真理。 也有的南方人不大理性,总想来碗面条换换口味,可是又怕中毒,怎么办呢?两条对策:一、面条锅里多放萝卜汁,萝卜汁能解毒;二、多准备一只锅,把面条煮到半熟,换只锅接着煮,这样面毒就能散进面汤里,倒掉面汤,只吃面条。 这两条对策也很荒诞,不知道当时会有多少人相信。

面試最常說的七大謊言

求職者面試最常說的七大謊言。 1、薪水多少不重要 2、週末加班沒關係 3、只要獲錄取,甚麼我都願意做 4、我會效忠貴公司,不會隨便跳槽 5、我會努力認真學習 6、貴公司是我的第一志願 7、我有相關工作經驗

旅行者1

茫茫宇宙中飛行了36年之后,美國航天局“旅行者”1號探測器終於進入太陽系最外圍的疆域,隨時可能成為從太陽系跨入星際空間的首個人造物體。 “旅行者”1號探測器發射於1977年。2012年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急切地等待着它飛出太陽系的歷史性時刻。 今年3月,美國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和馬裡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訊》雜誌上發表論文稱, “旅行者”1號已經成為首個脫離太陽系的人造物體,但這一結論隨即被專家們批評為“草率、不實”。 美國航天局等機構研究人員27日在《科學》雜誌上發表3篇論文指出,“旅行者”1號目前距太陽約180億公里,依然處於太陽系中。 但從去年8月底開始,它進入一處名為“磁場高速公路”的新區域,這裏可能是太陽系最外圍的疆域,也是進入星際空間的“大門”。 “旅行者”1號傳回的數據表明,它正處於一種微妙的時刻,它已觀測到抵達星際空間的3個關鍵指標中的兩個: 首先,進入“磁場高速公路”后,來自太陽的帶電粒子數量急劇下降; 其次,源自太陽系外死亡恆星的低能宇宙射線陡然增加。 第三個指標是磁場方向的突然改變,但“旅行者”1號依然沒有觀測到這一現象。 美國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旅行者”項目科學家愛德華·斯通說: “如果單獨看宇宙射線和帶電粒子的有關數據,你也許認為它已抵達星際空間,但我們的科研團隊認為,它仍然在太陽的磁場範圍內,並沒有抵達那裏。” “旅行者”1號還要飛行多久才能離開太陽系?科學家們表示對此一無所知。

Thursday, June 27, 2013

三手烟

「三手烟」是指吸烟后残留在衣服、墙壁、家具、地毡,甚至头髮和皮肤等的烟草残余化学物。 领导这项研究的是美国能源部属下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华裔科学家杭渤指出, 三手烟中的化合物如尼古丁,表面黏附力很强,并会与空气中的亚硝酸起化学反应, 形成致癌性极强的亚硝胺,对孩子伤害尤其大。

Wednesday, June 26, 2013

Lewis's Narnia

人物作一整理,針對每個人物有概略介紹,有列入整理的是在原著故事中有實際登場的人物,只在旁白提到的就不整理了。 另外,有些角色是電影獨創的,本區亦有納入。 以下按姓名英文字母排列,若角色有頭銜(例 Mr. , King, Prince...),請去除頭銜後依序尋找。 A Ahosta 艾好大 Andrew Ketterly 安德魯‧凱特里   Anradin 安拉登 Aslan 亞斯藍   Aravis 艾拉薇   Argoz, Lord 阿格茲勳爵   Arsheesh 厄西西   Asterius 星芒 B Bacchus 巴克斯   Beaver, Mr. 海狸先生   Beaver, Mrs. 海狸太太   Bern, Lord 伯恩勳爵   Bree 噗哩   Bulgy Bear 胖胖熊 C Caspian X 賈斯潘十世   Chervy 齊威   Christmas, Father 聖誕老人   Cor 柯爾   Coriakin 柯瑞金   Corin 柯林   Cornelius, Dr. 柯內留斯博士 D Dar 戴爾   Darrin 戴霖   Digory Kirke 狄哥里‧寇克   Donnon 道能   Drinian 垂尼安   Duffer, Chief 蹩獨腳仙首領   Duffle 毛呢 E Edith Jackle 艾迪絲‧賈寇   Edmund Pevensie 愛德蒙‧佩文西   Emerald Witch 綠女巫   Emeth 埃米司   Eustace Scrubb 尤斯提‧史瓜 F Farsight 千里眼   Fledge 羽生   Fox 狐狸   Frank I, King 法蘭克一世國王 G Ginarrbrik 長鬍子   Ginger 大黃   Glenstorm 峽谷風暴   Glimfeather 高林羽   Glozelle 葛洛塞   Golg 果哥   Griffle 格里佛   Gumpas 甘帕斯 H Harfang, King 哈方城國王   Harfang, Queen 哈方城皇后   Helen Pevensie 海倫‧佩文西   Helen, Queen 海倫皇后   Hermit 隱士   Hwin 昏昏 J Jadis 賈迪絲   Jewel 朱爾   Jill Pole 姬兒‧波爾 L Lasaraleen 雷莎琳   Letitia Ketterly 莉蒂‧凱特里 Lucy Pevensie 露西‧佩文西 Lune, King 半月國王 M Macready, Mrs. 麥瑞蒂太太   Maugrim 毛格林   Mavramorn, Lord 馬拉蒙勳爵   Miraz 米拉茲 N Nikabrik 尼卡不里 O Octesian, Lord 巫大仙勳爵   Oreius 歐瑞斯   Otmin, General 惡冥將軍 P Pattertwig 啪噠推   Peridin 裴瑞丹   Peter Pevensie 彼得‧佩文西   Pittencream 皮頓克林   Poggin 波金   Polly Plummer 波莉‧普朗摩   Prunaprismia, Queen 普娜普麗絲米亞   Puddleglum 泥桿兒   Pug 帕哥   Puzzle 迷糊 R Rabadash 羅八達   Ramandu 拉曼度   Ramandu's Daughter 拉曼度之女   Reepicheep 老脾氣   Restimar, Lord 雷斯特馬勳爵   Revilian, Lord 雷維林勳爵   Rhince 萊斯   Rhoop, Lord 路普勳爵   Rilian 瑞里安   Rishda 厲西達   Roonwit 倫威   Rumblebuffin 轟隆八方   Rynelf 萊尼 S Sallowpad 黃腳ㄚ   Shasta 沙斯塔   Shift 席夫特   Silenus 西雷諾斯   Sopespian 蘇普皮   Strawberry 草莓   Susan Pevensie 蘇珊‧佩文西 T Tash 太息   Thornbut 刺八   Time, Father 時間老人   Tirian 逖里安   Tisroc, The 太洛帝   Trufflehunter 松露高手   Trumpkin 川卜金   Tumnus, Mr. 吐納思先生   Tyrus 泰瑞斯 W White Witch, The 白女巫   Wimbleweather 溫伯威風 ---------------------- 納尼亞的時間體系也跟我們世界不同,若有人由我們 的世界到達納尼亞,回來後會發現時間根本沒有用掉一秒。 納尼亞王國 納尼亞王國(Narnia)是此世界最早建立的國度,王國的版圖東邊臨海,西邊則一直延伸到燈野附近的山脈,北邊以雪利波河(River Shribble)和荒地為界,南邊則以山脈和亞成地王國分界。納尼亞王國主要為大河(The Great River)流域,首都為出海口處的凱爾帕拉瓦(Cair Paravel)。納尼亞王國是在亞斯藍的見證下成立,王國內充滿各類成員,包括人類、能言獸、神靈以及其他神奇生物,首位國王法蘭克一世是來自我們世界的亞當後代,相傳只要亞當的後代掌管凱爾帕拉瓦宮,就是納尼亞的太平盛世。納尼亞曾三度被外來勢力佔領,第一次是898年被北方的白女巫掌控百年;第二次是1998年被西方坦摩人征服;第三次則是在2555年,卡羅門王國佔領了納尼亞,也造成整個納尼亞世界的滅亡。 亞成地王國 亞成地王國(Archenland)是納尼亞王國南邊鄰國,兩國以山脈為界,亞成地國境版圖不大,境內主要為山脈、丘陵與縱谷,安瓦(Anvard)是境內最重要的城市,也是皇宮所在地。亞成地王國成立於180年,是納尼亞國王法蘭克五世的么兒柯爾帶著追隨者往南開墾所建立,既然和納尼亞係出同源,兩國關係十分良好,王族間多有往來,遇危難更相互支援。當納尼亞被外來勢力所入侵佔領時,亞成地始終還保有自己的統治權。 卡羅門王國 卡羅門王國(Calormen)是納尼亞南方的軍事強國,以沙漠和亞成地相隔。卡羅門王國成立於204年,是由一些亞成地的逃犯穿越沙漠所建,族人民風剽悍,膚色黝黑,短短一百年間就建立起強大的殖民政權,統治範圍從海上一直深入內陸。卡羅門信奉的神明很多,最主要的是殘暴治世的太息神(Tash),王國內階級嚴明, 出身於貴族階級都被稱為「大公」(Tarkaan)或是「女大公」(Tarkeena),社會底層則過著窮苦的生活,還存有人口買賣及奴隸制度。卡羅門的文明是由卡羅門河(River of Calormen)孕育發展,沿岸發展出許多經濟重鎮,愛心八達(Azim Balda)是國內最重要的交通要塞,而首都太息邦(Tashbaan)則建立在沙漠邊緣的三角洲。強悍的卡羅門王族總想征服更多土地,尤其想穿越沙漠佔領北方的亞成地和納尼亞。 東海諸島 納尼亞東方的海洋散佈著許多島嶼和群島,其中格爾瑪(Galma)、七島(The Seven Isles)和寂島(The Lone Islands)屬於納尼亞王國的領地,至於泰瑞賓西亞(Terebinthia)則是一個獨立的自治地區。若是從寂島地區繼續往東,愈來愈靠近世界的邊際,遇到的島嶼也愈來愈有奇幻色彩,據說在世界的盡頭,海天交會,還有一通道能前往亞斯藍的國度。 西邊荒野 越過納尼亞西邊的高山和荒野,是一大片未開發的蠻荒之地,曾佔領納尼亞的坦摩人就是來自西方,他們所發源的坦摩(Telmar)地區就在西部荒野當中,但沒人能指出確切的位置。 北部荒地 納尼亞北邊是一大片艾汀斯荒地(Ettinsmoor),再往北也是蠻荒之地,兩地都被巨人把持,最有名的聚集處是哈方城(House of Harfang),這其實是一個更大古城的部分遺跡。巨人曾多次擾亂納尼亞邊境,彼得大帝、賈斯潘十世國王都曾御駕親征。另外早期白女巫曾沉潛北方荒地很長一段時間,或許是之後北方一些女巫勢力的源頭。 地底世界 納尼亞的地底世界同樣別有洞天,靠近地面的表層充滿許多洞穴和古代遺跡,再下層則有地精們的故鄉-拜森林(The Land of Bism)。

新加坡持牌賭場

新加坡持牌賭場 濱海灣Marina Bay金沙Sands 聖淘沙Sentosa名勝世界位於聖淘沙度假島

Sunday, June 23, 2013

天堂

美國俗語:『天堂是:美國的工資、俄羅斯的妻子、英國的房子、中國的飲食。』 原文網址: 令所有男人豔羨!俄羅斯盛產美女背後的祕密…

中國人十大特點

中國人十大特點 1,中國人個個爭當勞動模範。 2. 中國人非常喜歡住豪宅。 3. 中國人都是烹調能手,但絶不吃中國自己生産的奶粉。 4. 中國人的官員都是國家幹部,公務員學歷很高。 5. 中國人愛錢勝過愛老婆老公。 6. 中國人都愛穿一樣的衣服。 7. 中國人講關係不相信法律。 8. 中國人只喜歡讀賺錢的學科。 9. 中國人講情義也講信譽。 10.中國人夫妻關係比較牢靠。

Saturday, June 22, 2013

(QE)退场

联准会(Fed)主席柏南基的量化宽松(QE)退场言论,连着两天把全球股债市场吓得魂飞魄散,长短期利率水平也都上升。 美联社报导,这代表未来买房更困难,因为房贷将变得更为昂贵;中小企业做生意更难,因为利率提高,借款成本提高, 投资人则会因股债市场齐声下挫而尝到套牢滋味。

Thursday, June 20, 2013

三星ATIV Tab 3

三星針對入門款Windows 8平板推出採用Atom Z2760 1.8GHz雙核心處理器的ATIV Tab 3,採用解析度為1366*768的10.1吋顯示螢幕,同樣也配置S Pen手寫筆功能,另外鑿則配置2GB記憶體與64GB儲存空間。內建I/O埠部份則配置USB 3.0、micro SD記憶卡插槽,以及micro HDMI輸出。 平板本身重量僅為550公克,同時機身厚度為8.2mm,外觀顏色部份僅提供白色款式> 作業系統除了採用Windows 8,三星也特別提供完整版本的Office 2013套裝軟體功能。 全文網址: 三星ATIV Tab 3 提供完整Office、手寫功能

「霾」(haze)

「霾」(haze)在氣象上是指懸浮於空氣中之塵埃等固體微粒,其質點極為細微,致肉眼無法辨識。造成霾害的原因主要可分兩大類,一種是工業生產或汽油燃燒過程中所釋放出的懸浮顆粒;另一種則是燃燒農業廢棄物時所產生,例如每到收割時節,農民燃燒稻草、枝葉等農業廢棄物,大量濃煙竄升至空氣中就會產生懸浮微粒,形成霾害。 全文網址: 閱讀秘書/霾

膨脹劑,添加物

膨脹劑 較無過量問題 膨脹劑,又稱為膨大劑,用於食品加工過程產生氣體,目的是賦予食物膨鬆,以利用二氧化碳最多。 最常見的天然膨脹劑是製作麵包時的酵母菌,把一部分糖發酵,產生二氧化碳,麵筋又有足夠體積可支撐,體積變大很容易。 化學膨脹劑 蘇打粉最常見 蘇打粉:談到最常用的化學膨脹劑,非蘇打粉(NaHCO3)類膨脹劑莫屬。 蘇打粉俗稱小蘇打,為細白粉末偏鹼,遇水和熱或與其他偏酸性鹽中和,可放出二氧化碳。 發粉:為中性細白粉末,俗稱發泡或泡打粉。是蘇打粉與其他各種酸性材料或酸性鹽及填充劑配合而成,遇水即中和反應放出二氧化碳。 銨粉:由於銨粉除產生二氧化碳外,還會產生氨氣,就是俗稱的阿摩尼亞,溶在食物的水相環境中會有味道,不是那麼受歡迎。 含鋁膨脹劑:製作油條時,使用的是高溫才會慢慢放出氣體的膨脹劑,由於油條油炸過程,需要慢慢釋放氣體,才會使用含鋁的明礬類膨脹劑。 明礬類膨脹劑是否傷及腦神經,爭論已久。由於目前暫無替代品,才會沿用含鋁膨脹劑。 含鋁膨脹劑傷腦? 爭議不休 目前未有科學證據顯示,含鋁膨脹劑危害人體健康。一般認為,人吃下肚後,不會被人體吸收,會隨糞便排出。 飲食常接觸含鋁量較高的食物是茶葉,若吃綠茶粉、客家擂茶,把茶葉磨碎後全下肚,這些鋁含量不低於油條中的鋁含量。 但普遍認為,茶有兒茶素,對人體有益,且這兩類食物所含的鋁都不會被人體吸收,民眾不須恐慌。 糕餅類最常見的膨脹劑是蘇打粉,其次是其他複合配方,製作糕餅等烘焙食品時,常需要混用兩種以上的膨脹劑。 基本上,膨脹劑可賦予產品成形時的外觀,但如果使用太多,食品的外觀會變形,內部可能會孔洞太大品質不良, 所以「膨脹劑基本上沒有過量副作用的問題」。 食品添加物/含鋁膨脹劑傷腦? ----------------------------------------------- 一、硼砂 硼砂添加在食物之中可以添增口感,防止酵素產生的黑變。 台灣早年常使用於年糕、油麵、燒餅、油條、魚丸等食品中,以硼砂來增加韌性、脆度以及改善食品保水性的添加物,然而毒性較高,現已遭到禁用。 使用目的:增加食品彈性與脆度,改進食品保水性。減緩蝦類因氧化或酵素作用產生的黑色素。 使用食品:米類製品如鹼粽、碗粿、湯圓等;海鮮與魚肉煉製品如蝦仁、魚丸、魚板等;豆類製品如豆乾、豆絲等;麵類製品如油麵、烏龍麵等。帶殼蝦類。 注意事項:食品中禁止使用硼砂。 危險度檢測:連續攝取會在體內累積,妨礙消化酵素的作用,造成食慾減退、消化不良、抑制營養素吸收,促進脂肪分解,因而體重減輕。其中毒症狀為嘔吐、腹痛、腹瀉、紅疹、循環系統障礙、休克、昏迷等,即所謂「硼酸症」。 其他相關規定:衛生署已公告硼砂的替代品為品質改良劑「三偏磷酸鈉」,可增加食品的彈性與口感,且安全性高。 二、甲醛 甲醛是一種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可經呼吸道吸收,其水溶液又稱為「福馬林」,可經消化道吸收。多用於工業清潔劑及防腐劑,具有防腐與漂白的功用。然而甲醛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能擾亂細胞的代謝,對細胞有極大的破壞作用。依食品法規,禁止添加於食品中。 使用目的:添加於食物中,有助於漂白、使蛋白質凝固、及保鮮防腐的作用。 使用食品:豆腐、豆芽菜、腐竹、蘿蔔乾、米粉、粉絲、蘿蔔乾、蝦米等。 注意事項:食品中禁止使用甲醛。 危險度檢測:每日容許攝取量為每人每公斤0.2 毫克(mg),以一個50 公斤的人為例,其每日攝取量應小於10 毫克(mg)。甲醛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致癌和致畸形物質,可導致人類的鼻咽癌、鼻腔癌和鼻竇癌,並有證據證明甲醛可引發白血病。食用過量會造成口、咽、食道、腸的強烈刺激,進入人體的甲醛會凝固蛋白質,損害人的肝腎功能,並可能導致腎衰竭。 其他相關規定:依據中華民國食品衛生管理法的規定,甲醛等有毒物質,不得作為食品添加物或加工上之助劑。 三、螢光增白劑 螢光增白劑的原理,是利用化學物質的螢光反應來改變物質的顏色觀感,使物品看起來潔白鮮豔,一般使用在印染、洗滌、造紙、製造映像管等方面。 使用目的:使食物增白。 使用食品:吻仔魚、四破魚、魚丸、洋菇、白蘿蔔等白色賣相較好的食物。 注意事項:食品中禁止使用螢光增白劑。 危險度檢測:國際間對於螢光增白劑,是否會對於人體產生致癌毒性尚無定論,但對於嬰幼兒、皮膚敏感的人,可能會造成皮膚過敏症狀。螢光增白劑禁止添加於食品中,無容許攝取量。 其他相關規定:螢光增白劑若使用於食品或食品包裝材料,容易與食品結合而為人體所吸收,因此食品法規中規定,食品本身以及食品容器內部與內容物直接接觸的部分,不得檢出螢光增白劑。 四、非法使用色素 衛生機關核可的人工色素共有8種,包括食用紅色6號、紅色7號、紅色40號、食用黃色4號、黃色5號、食用綠色3號、食用藍色1號、藍色2號等, 其餘皆為非法使用的人工色素,以下列出兩種常見非法色素。 4.1.鹽基性介黃 使用目的:將食品染黃。 使用食品:糖果、黃蘿蔔、酸菜、油麵等需染黃的加工食品。 注意事項:食品中禁止使用鹽基性介黃。 危險度檢測:鹽基性介黃毒性強,攝取後可能造成頭痛、心悸亢奮、意識不明等症狀。鹽基性介黃禁止添加於食品中,無容許攝取量。 4.2.鹽基性桃紅精 使用目的:將食品染紅。 使用食品:用於糖果、蛋糕、紅薑、話梅、肉鬆等需染紅色的食品。 注意事項:食品中禁止使用鹽基性桃紅精。 危險度檢測:鹽基性桃紅精毒性極強,急性中毒會造成全身著色;亦會對眼睛、皮膚、呼吸道產生刺激,造成眼睛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灼熱、意識不清等症狀。鹽基性桃紅精禁止添加於食品中,無容許攝取量。 其他相關規定:可以到電器行購買一百多元的紫外線燈或驗鈔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鹽基性介黃會發出鮮黃螢光,鹽基性桃紅精會發出鮮紅螢光。 五、非法人工甘味劑 甘精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調味劑,甜度約為蔗糖的250倍。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皆禁止於食品中添加甘精。 使用目的:添增食品甜味,減少糖的使用。 使用食品:蜜餞類食品。 注意事項:食品中禁止使用甘精。 危險度檢測:與酸味食品共同食用,代謝不易,會產生血液毒性,並有誘發腫瘤的危險。甘精禁止添加於食品中,無容許攝取量。 其他相關規定:依據食品法規,食品添加人工甘味劑,必須標示於包裝上。如包裝上無標示,而食用後感覺過甜或有奇怪的甜味,應立即停止食用。 全文網址: 五大類非法食品添加劑大公開 - 飲食亮紅燈 - -----------------------------------

Wednesday, June 19, 2013

1998年印尼人屠杀华人

1998年5月14号,美国为了打造第二岛链从海上锁死中国,策动印尼人屠杀华人。 中国政府得知消息,连夜派了当时中国几乎所有的轮船去当地撤侨。 结果台湾也去了一艘军舰,并且开着大喇叭宣传: “中国政府是最坏的共产党,他们是来把你们骗回去枪毙的,然后没收你们的财产。 美国是我们的盟友,请相信不会发生什么坏事的。” ——这一宣传导致当时只有500多人选择跟随中国政府回到了中国, 一周后美国的补给舰停靠印尼,发放枪支,30多万华人惨遭磨难。 我看过一个视频,一个华人妇女在轮奸之后被按倒在地上,那些老外拿着一根沾满汽油的拖布从她阴道捅进去,从嘴巴捅出来,然后点着。 那个妇女倒在地上,痛苦的嘶嚎着,蹬来蹬去,像一只着火的蚂蚱;视频里同时传来的,还有那些外国人哈哈大笑的声音。 ——选择跟着中国回来的500多印尼华人,现在还有很多活跃在中国的企业界,有时间的话,你们可以上网搜索一下他们的亲诉。

难题與陷阱

金德尔伯格难题”(Kindleberger Conundrum) 以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经济合作的崩溃导致美国取代英国成为经济强权为鉴,告诫当前的美中关系或许会导致相似的结局。 ---------------- 古希腊的“修昔底德陷阱”来比喻当前美中关系面临的危险。 这个历史典故指的是实力上升的雅典对此前绝对强势的斯巴达构成挑战,新兴大国最终与守成的大国兵戎相见。

Tuesday, June 18, 2013

超級計算機

超級計算機 運算速度 1 中國“天河二號” 每秒33.86千萬億次 2 美國能源部下屬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泰坦” 每秒17.59千萬億次 3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的“紅杉” 每秒17.17千萬億次 4 日本理化研究所的“京” 每秒10.51千萬億次 5 美國阿爾貢國家實驗室的“米拉” 每秒8.59千萬億次

Monday, June 17, 2013

塞班岛Saipan

塞班岛(Saipan Island)在菲律宾海与太平洋之间距台灣東南2700公里,,西南面临菲律宾海,东北面临太平洋。北马里亚纳联邦(CNMI)包含15个岛屿,与位于其南部的关岛共称马里亚纳群岛。[地图]由于近邻赤道,塞班岛(Saipan Island)一年四季如夏,风景秀美,是世界著名的旅游休养胜地。身处塞班岛,背倚热带植被覆盖的山脉,透过道路两旁的郁郁葱葱的椰树展示在游客面前的是迷人的蓝绿色菲律宾海,故有“身在塞班犹如置身天堂”之说。很少有旅游目的地可以提供所有旅游者的所有要求,塞班岛就是其中之一。 世界级的购物、餐饮、观光、休闲娱乐在塞班岛惊人的丰富和不同。全岛长约19公里,宽约9公里。其中原住居民(持美国护照公民)3万人,包括美国人和当地土著人,其他均为外来工作者和投资人,包括日本人、菲律宾人、韩国人、孟加拉人、泰国人和中国人,其中菲律宾人约1.5万人,中国人约3千人,韩国、日本人约1000人,其他人约1千人。正是由于有众多的中国人,所以中国的食品、饭店、商店遍布全岛,给中国人的居住、饮食带来了便利。同时,塞班对中国免签,也是它成为热门的原因,塞班岛现主要出产椰干,亦产芋、木薯、薯蓣、面包果及香蕉。查看更多塞班岛介绍>> 岛上全年处于亚热带海洋气候,无夏天和冬季的区分,一年中温差在1--2度,7--8月是雨季,12--2月是旱季。全年日平均温度是28—29度,相对湿度为80%,8—9月经过北半球的热带气压和台风大都在关岛附近的太平洋上生成。马里亚那全岛基本都被台风包围着但很少造成灾害。 --------------------- 塞班岛生孩子的好处有: 1、孩子一出生就是美国公民,入国籍; 2.塞班岛生子,完全不用担心签证的问题,轻松入境塞班岛 3.即使被拒的孕妈妈同样可以入境塞班岛,生个美国宝宝 4、无生育限制,想生几胎都可以,不占用国内生育指标; 5、便利身份,通行全球(可以获得180多个邦交国入境免签证待遇); 6、享受世界一流教育,铸就美好未来; 7、终身享受美国公民的一切优质福利待遇; 8、美国宝宝受美国政府保护,享受美国民主、自由; 9、孩子21岁后可以担保父母移民美国,全家人获得美国身份; 10、母亲在生孩子时享受美国塞班岛先进的、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快乐分娩; 11、孩子成年后可以在美国合法就业,获得高薪收入,享受美国惬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2、孩子将来回国创业可以享受外商待遇,可以获得很多政策扶持及税收优惠。 美國現行法律,在北馬里亞納群島出生的嬰兒,將自動獲得美國國籍。 跟美國本土相比,北馬里亞納離亞洲更近,從中國飛往塞班島的機票更低廉。 加之與赴香港或美國本土生子相比,塞班島生子的收費更低,塞班島的“生育之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國孕婦。   例如,一個亞洲孕婦只需要花費1萬美元,就可以買到赴塞班的機票、租住一間公寓、為孩子支付辦理美國護照的費用,並且還可以雇佣一個司機。 還有中間人專門為中國孕婦提供翻譯服務,保這些特殊“游客”無後顧之憂。   自2009年國土安全局批准中國游客赴塞班免簽政策後,中國孕婦到塞班生子的情況日益增多。 北馬里亞納群島政府多次要求聯邦政府實行更嚴格的邊境管制以減少“生育之旅”,但尚未見到成效。   赴北馬里亞納群島旅游的中國游客人數有望增長29%,其中專程赴美生子的人數不得而知。 北馬里亞納群島總督伊諾斯(Eloy S. Inos)稱,在北馬里亞納非法滯留的人數顯著增加,其中很多人是待產的亞洲孕婦,他們在等孩子的出生証明。   一名在塞班做生意的中國女商人稱,只有中國有錢人才能付得起到北馬里亞納群島生子的費用,他們一般都高價租住公寓, 不吝花錢,帶來了巨大商機。他們在此住院生產、租房租車、雇用司機和翻譯,為當地經濟注入活力。 ------------------------   塞班岛旅游注意事项.   塞班岛位于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周围.塞班岛经过战火的洗礼浴火重生.现在是情侣蜜月、结婚最受欢迎的地区之一.那么到塞班岛旅游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一下简单的塞班岛旅游注意事项.   天气:   塞班岛地处东经145度北回归线以南,北纬15度.全岛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高温潮湿.每年的7到8月是雨季.   出入境须知:   塞班岛海关规定,入境不能携带超过5000美元的现金.超过必须申报海关.如果不申报现金将被没收.所以大款们注意一下.其次,和其他入境一样,不能携带像肉类,禽类,植物这些威胁到国家食品,植物安全的东西入境.可带少量的自备药品,但是需要把说明留下.   流通货币.   塞班岛属于美国,那么自然是用美元具体可以查看最新旅游国家汇率表,岛上可以刷国际信用卡,以及银联标志的借记卡.岛上也有24小时的自主提款机一次能提款400美元.   生活小贴士:   标准电压为60赫兹,110/230伏.插座都为美国标准.国内电子设备充电需要自备旅行万能充电插座.   服务费问题:   和很多地方一样,外出在外给小费是对服务满意的一种体现.住完宾馆在枕头下放1美元,表示感谢.为您提行李的服务生一个行李箱1美元.餐厅,的士等一般是10%左右的小费.注意有些餐厅已经把小费算进账单,这个时候就可以不用再给小费了.还有就是给小费不能用硬币,这样表示对服务很不满意.   其他小贴士:   酒店提供的生活用品较为齐全,妥协梳子需.   酒店不免费提供饮用水,可自行在外面超市购买,比酒店便宜.   热带旅游必备用品带齐:墨镜,防晒霜,防蚊液,止泻药,伞等.   其他注意事项请遵从服务员的指导. 0--------------------------- 航班 洛杉矶 (美國) - 塞班岛 (北马里亚纳群岛) 從 洛杉矶 (美國) 飛 到 塞班岛 (北马里亚纳群岛) 在市場上最好的價格。 航班 洛杉矶 (美國) (), 以塞班岛 (北马里亚纳群岛)() 與Destinia.com 。 要搜索可用的和預定你的飛行 洛杉矶 (美國) - 塞班岛 (北马里亚纳群岛) 看看上面的框中,然後隨意選擇出發和返回日期。您也可以購買一些飛機票 洛杉矶 (美國) (機場) - 塞班岛 (北马里亚纳群岛) (機場) 在同一時間,通過選擇成人,兒童和嬰兒旅客。你可以過濾不同的航班,飛行如果只想直飛 洛杉矶 (美國) - 塞班岛 (北马里亚纳群岛), 多個目的地或飛行中途停留。 --------------------

Chancellor

Chancellor (Latin: cancellarius) is the title of various official positions in the governments of many nations. The original chancellors were the Cancellarii of Roman courts of justice—ushers who sat at the cancelli or lattice work screens of a basilica or law court, which separated the judge and counsel from the audience. A chancellor's office is called a chancellery or chancery. The word is now used in the titles of many various officers in all kinds of settings (government, education, religion etc.). Nowadays the term is most often used to describe: the head of the government a person in charge of foreign affairs a person with duties related to justice a person in charge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 matters the head of a university

嚴長壽

嚴長壽,1947年6月15日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臺灣基隆中學畢業, 目前為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台東縣私立均一國民中小學董事長、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國民中小學董事長、 亞都麗緻大飯店董事長。

Sunday, June 16, 2013

畢業證書訂上美國綠卡

斯坦福大學舉行第122屆畢業典禮,5081名2013屆本科生、研究生和博士生獲得畢業證書。彭博是典禮的演講嘉賓。 彭博說,5081名畢業生中大約有30%是持學生簽證的留學生,他們中的大部分都沒有工作許可, 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回到自己的國家,日后將成為美國公司的主要競爭對手。 彭博認為,“學習科學、技術、數學和工程的留學生畢業當天,他們的畢業證書上都應訂上一張美國綠卡。”

楊貴妃愛吃荔枝

杜牧有詩雲:『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很多人從這兩句詩中知道了楊貴妃是一個愛吃荔枝的主兒。 《新唐書·玄宗貴妃楊氏傳》也記載:『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驛傳送,走數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 由此看出,楊貴妃在百果之中獨愛荔枝,幾乎到了不惜血本的瘋狂程度。 那麼,她為什麼狂愛吃荔枝呢?這恐怕是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 原來,楊貴妃看中的,是荔枝的排毒養顏功效。 荔枝中含有豐富的糖分,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的作用,吃了荔枝,不僅可以豐乳肥臀,而且還能大汗淋漓, 這既可以迎合以胖為美的時尚,又可以把體內毒素排出,真是兩全齊美。 更重要的是,荔枝擁有豐富的維生素,可促進微細血管的血液迴圈,防止雀斑的肆意萌生, 同時能讓皮膚光滑、讓口臭遠離,這對塑造美體是至關重要的。 俗話說,一枝荔枝三把火。荔枝火氣很大,吃多了就會起內熱,嚴重的會爛嘴巴或流鼻血,楊貴妃也不例外。 然而,殺豬殺屁股,各有各的門道,面對美體中出現的問題,楊貴妃積極收集民間偏方,研究制定了一套成熟對策。 五代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記載了楊貴妃的兩個解熱潤肺的秘訣:一是含玉魚,二是吸花露。 書載:貴妃素有肉體,至夏苦熱,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魚兒於口中,蓋藉其涼津沃肺也。 又載:貴妃每宿酒初消,多苦肺熱,嘗凌晨獨游後苑,傍花樹,以手舉枝,口吸花露,藉其露液潤於肺也。 楊貴妃的這兩手絕活兒,與吃荔枝相得益彰,可謂史上獨樹一幟。 原文網址: 歷史探祕/楊玉環為何狂愛吃荔枝?

容忍

胡適曾說「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當時引發不少批評, 「當我們更進一步走向民主的時候,大家再想想,這句話真的很重要」。 總統說,民主是來自西方的制度,但是東方的土壤並不排斥; 「民主要求我們服從多數、尊重少數、容忍歧見」。 全文網址: 馬總統: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7种坏女人

7种坏女人 女人不坏,男人不爱,在这个性感美女满天飞的年代,女人总要有那么一点点小心机,有那么几个性感的部位,才会让男人当宝贝宠。 以下男人最爱的7种坏女人,你占几样呢?你的坏女人魅力等级够高吗? 第1种女人:拥有丰满胸部的女人 第2种坏女人:拥有性感小蛮腰的女人 第3种坏女人:拥有白净脸蛋的女人 第4种坏女人:拥有无瑕玉手的女人 第5种坏女人:拥有紧致部位的女人 第6种坏女人:拥有迷人美眼的女人 第7种坏女人:拥有小巧嫩鼻的女人

雪新信牧師

雪新信牧師,將從聖經帶領如何正確解經, 也將親身示範。 雪牧師生長於台北, 17歲信耶穌與神和好。台灣清華大學數學系畢業, 曾留學美國,先於明尼蘇達州立大學Mankato分校獲得電腦碩士學位, 後於愛何華州立大學獲得應用數學碩士學位,隨後進入北伊利諾大學攻讀博士。1988年因蒙主呼召作傳道人,撇下專業開始專心傳道。之後畢業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城中央浸信神學院經學碩士, 1991年受差為宣道士,1993年受按為牧師。雪牧師於1992年任中西部「聯宣NCCCWC」總幹事至今。創立「基督使命工作協會」並出版期刊「基督門徒」、「與神和好」。雪牧師建立並現正牧養美國密西根州後盾華人基督門徒教會﹑芝加哥華人基督門徒教會﹑台北基督門徒教會及馬來西亞關丹基督門徒教會。雪牧師信心傳道,經常在各地巡迴領會正解主道﹔培訓許多人作基督門徒,建立牧養許多查經班、團契及教會﹔使基督使命工作擴大,主門徒增多﹔對北美及世界各地華人主工的建立成長, 極為關心,影響頗大﹔著有「聖經基要真理」、「生命發展」、「作主門徒/使命工作」、「正意解經」特卷及專題的研經系列。

更年期

「祖母理論」不能成立。 「祖母理論」大意是,年紀較長的婦女所以變成不孕,是為了幫忙帶子女的孩子,以維持香火。這是「年紀導致不孕」論。 辛格理論: 女性不是因為年紀而失去生育能力,而是因為許多年紀較長的男性找年紀較輕的女人去了,年紀較長女性的男伴變少了,生育機會跟著減少,最後導致女性基因突變,才讓年紀較長的女性出現停經現象 。辛格的研究是根據電腦模型而來。 紐約大學醫院教授戈斯坦不同意辛格的理論: 指出其他靈長類動物也有更年期,只是牠們更年期後的壽命極短,比較正確的解釋應該是,科學進步,諸如飲水淨化、抗生素,導至人類生命大幅加長。他說:「高等靈長類動物的生育能力停止,過去都發生於平均壽命結束前不久,有了現代社會的種種進步,女性才像今天這麼長壽。」 全文網址: 加國研究:婦女更年期 男人是禍首

Saturday, June 15, 2013

谷歌熱氣球

谷歌「Project Loon」努力18個月的成果。計畫由研發自動車和谷歌眼鏡的機密實驗室X lab研發,這種熱氣球乘風飛行時,會向地面傳送網路。 熱氣球計畫還在實驗階段,谷歌領導階層最終打算發射數千個熱氣球至平流層,填補全球48億無網路人口和22億網友之間的數位落差。 如果成功,各國可望省下架設光纖電纜的昂貴費用,這可大幅增加非洲和東南亞的網路人口。 本週第一個連上谷歌熱氣球網的人是小鎮里斯敦(Leeston)的農夫尼莫(Charles Nimmo)。尼莫及49名當地居民自願參加測試。技師到志願者家安裝籃球大小的亮紅色接收器,形狀像是谷歌地圖標記圖示。 熱氣球飄走前,尼莫花了15分鐘上網,他先確認天氣,因為他想知道今天是不是替綿羊剪毛的理想時機。 全文網址: 谷歌熱氣球出發 沿途發送網路

Friday, June 14, 2013

夫妻生活

怎樣分配洗碗叫「公平」? 在廚房牆壁放一個統計表,碗、奶瓶、馬克杯、大盤小盤分類好打在表上,規定夫妻兩人輪流,每天要洗五個碗盤,公平嗎?碗一天比較不油、另一天比較油;大人吃的碗盤比較油,小孩的比較不油……怎樣看都不公平。 什麼是公平?平行線最公平,最公平的人就是沒有交集。 太講究公平的夫妻通常要麼衝突很多、摩擦怨恨很多,不然就不親近、相敬如「冰」,那就不會有糾紛。 兩個人既然生活要緊密攪和在一起,沒有絕對的公平。若夫妻特別講究公平、又能維持關係,他們對公平肯定有一套自己妥協的方式,不死板,是有彈性的。 公平是發揮各自的擅長 有對夫妻是這樣的:先生經常當空中飛人到處出差,一直在面對時差問題與工作壓力;而太太一個人在家裡照顧兩個小小孩,疲憊不堪。老公老是要出差、覺得自己很累,老婆是顧小孩很累,兩個人都很累,我覺得很公平啊!但他們兩個都說不公平。 原因是他們沒有辦法體會對方的那種累,而且兩人基本上都沒有對自己的角色感到很開心,出差的人沒有那麼喜歡出差,顧小孩的人沒有那麼喜歡顧小孩。這時候回過頭來,給自己也給對方一個機會,夫妻重新去討論:其實我沒有那麼喜歡顧小孩(或出差),那可不可以擬定一個時間表,預計在幾年內慢慢做調整。 比方說,因為夫妻沒辦法立刻改變現況,要是太太覺得帶小孩壓力大,先生可以幫忙安排保母、讓太太去做一點兼職的工作,或等小孩上幼兒園後,太太也去工作好了。 既然太太也去做點工作,先生就可以少出一點差,有時間在家裡陪小孩。不然下一階段兩人交換,太太出去工作、先生顧小孩,太太可以喘一口氣。不過先生就沒辦法升官、收入會變少,太太可以接受嗎? 若是討論後太太認為:「不行,我薪水沒有你賺得多。」先生則說:「那真遺憾,我們可能還是得維持這樣的局面。」討論後也許會重新分工,或者維持原狀,但兩人一起去哀悼失落。 太太如果很堅持就是不要在家顧小孩,打定主意非上班不可,誰有辦法阻止呢?除非太太是找不到任何工作。最壞的狀況是老公完全不能接受,要和太太分開,可是沒有人可以剝奪太太要去上班的想法。 通常太太的狀況比較是:「我要老公很愛我,可是我也要去上班。」我要你很愛我、但我又想要做違背你意願的事,矛盾衝突變成一種取捨問題。可是很多人憤怒的是「另一半為何不能照我的意思做?」簡單說就是「你為什麼不跟我一樣?」這是很孩子氣的期待。 人在不同角色上有不同立場,有不同的辛苦。太太都沒有出差過,怎麼會知道先生出差的辛苦?兩人交換嘗試一下就知道啦!結果若是太太出差都不感覺辛苦、樂在其中,那我覺得這對夫妻真該交換,為什麼你這麼不擅長的事情還硬要攬起來自己做呢?如果說太太在家裡帶孩子很辛苦,找機會讓先生帶帶看,他要是真的不會帶,那小孩又真的需要有人照顧,若沒別的辦法,太太就要甘願,不要想公平。 公平是填補對方的缺口 大家聽到下面的例子可能覺得很好笑,但其實我們在生活中常常這樣要求。 比如先生跟太太計較:「為什麼我們花那麼多時間照顧岳父母,卻沒有照顧公婆?不公平。」其實回過頭來講,公婆可以自己活得很好、不需要照顧,所以夫妻只需要照顧一對老人家,總共負擔就是這樣,夫妻合作把這個消化掉,這才是夫妻要有的態度。而不是先生回家去跟爸媽說:「我老婆每個星期天都陪她媽媽去醫院,那你們也把腿搞斷好了,這樣我老婆就可以陪你們去。」 比如小孩子聽媽媽講睡前故事聽得好好的,她就非要爸爸也來講故事,可是爸爸早上六點要起床上班,媽媽還叫他晚上講故事,我覺得那種公平已經到了死板的地步。夫妻間的平等、平權,跟這種公平有很大差距。 僵化的、字面上的公平是婚姻的殺手,夫妻需要不斷磨合,人與人之間若死板去要求公平是不會好過的。夫妻應該像團隊,做到自我理解與彼此理解,然後兩人合作去把要做的事情統統做好。 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在學習銀飾製作過程中的小體悟:想把金屬片或礦石黏在一起,應該怎麼做? 若是直接把兩個平面接合,通常是黏不牢的,容易在受力時就分開掉下來,所以得先把一些地方鑿凹、另外一些加凸,凹跟凸卡在一起,才會緊緊結合。 兩個東西一模一樣是黏不緊的,這是每個人都懂的簡單道理吧?婚姻裡的公平,不也是如此嗎? 婚姻中的合作和公平,哪一個才是我們真正的目標呢? 夫妻生活/空中飛人與地面上的怨婦

地月距离

2011年3月19日,月球到达19年来距离地球最近位置,它与地球的距离仅有35万多公里。 一组30名年龄在14-19岁的意大利中学生借助阿姆斯特朗的录音巧妙测量了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这群学生分析了NASA网站上的阿姆斯特朗MP3录音,作为第一位踏上月球表面的人类, 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与休斯顿地面控制中心通讯时,发表了“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的著名演讲。 学生们注意到,记录下来的阿姆斯特朗从头盔扬声器经麦克风传送到地球再返回的声音中间有回声, 他们利用开源音频编辑程序Audacity去测量回声延迟,发现延迟有2.620秒, 然后乘以光速除以2,得到地月距离是3.93 x 10^8米。 地球到月球的距离会因为轨道位置而略有变化,变化范围是3.63—4.05 x 10^8米, 所以他们的结果不坏。

震旦,復旦

震旦是印度對中國舊稱, 英、法文校名分別為Aurora University和Université l'Aurore。 由于右任提議,從《尚書大傳·虞夏傳》「日月光華,旦復旦兮」中擷取「復旦」二字命名, 改校名為「復旦公學」,示意不忘「震旦」之舊,更含恢復中華、興學救國之意

Wednesday, June 12, 2013

一瓶玻璃瓶裝啤酒就可被罰

依據新的處罰規定,警政署說, 一名體重70公斤成年人,平均喝超過一瓶玻璃瓶裝啤酒,就可能被罰,喝兩瓶以上可能移送法辦; 明日凌晨零時將開始執法,不過,雖然每人體質不同,參考值不會相同。 總統11日公布立法院三讀修正通過的刑法第185條之3,依新公布修正條文規定, 酒測每公升酒精濃度若超過0.25毫克(原規定為0.55毫克),也就是喝超過兩瓶啤酒即可能構成犯罪, 可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萬元以下罰金; 若致人重傷則可處最高7年;致人於死則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原文網址: 二瓶啤酒就坐牢 酒駕嚴罰明上路

新英漢詞典

「新英漢詞典」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是中國最權威的英漢詞典之一。 它最新版增加附錄「網路與短信常用縮略語」, 第一個就是電子郵件標誌性符號「@」,被解釋為「在……地方」,等同英文「at」﹔ 動漫畫中常見「ZZZ」符號,釋義為「睡著了」、「厭倦了」、「累死了」﹔ 字母數字「2D4」是「To die for」,釋義為「好得要死」﹔ 「BFF」則是「Best friends forever」,意為「永遠是好朋友」。 而「AAK」則是「asleep at keyboard」,意為「在電腦旁睡著」、 「AYSOS」則是「Are you stupid or something」,意謂「你是傻還是怎麼的」。 此外,一些傳統英文單詞縮寫也被賦予全新釋義。 例如「SOS」原為國際通行求救信號「Save our souls」, 如今卻被釋義為「Someone special」,意為「某個特別人物」或是「Same old shit」,意為「老一套破玩意兒」。 全文網址: ZZZ=睡著了 網路潮語登新英漢詞典

Tuesday, June 11, 2013

英国一名孕妇枉死

英国发生严重医疗失误事故,一名孕妇患上盲肠炎入院接受切割手术,负责施手术的实习医生竟然错误切除她的卵巢,最后她因盲肠炎引致败血症而枉死。   这宗匪夷所思的医疗意外,2011年10月在英国罗姆福德市(Romford)皇后医院发生。32岁、怀孕五个月的吉泽斯(Maria De Jesus)腹痛入院,医生诊断她患上盲肠炎,要立即进行手术切除坏死的盲肠。   切除盲肠手术原本难度不算高,但吉泽斯怀孕5个月,医生需要靠触觉去判断盲肠位置,院方居然让两名实习医生负责。在未有富经验医生陪同下操刀,两名新手错误切除了卵巢。   吉泽斯在手术后八日出院,不过六日后因为腹痛难耐再次入院,两日后更小产。这时主诊医生才发现,原来吉泽斯盲肠仍未切除,急急将吉泽斯推进手术室抽走腹部积水,两日后才切除盲肠,但吉泽斯已因为严重败血病,导致多个器官衰竭,最终枉死在手术床上。   吉泽斯的丈夫指,太太是被院方连番的错误「非法杀害」:「意外完全由疏忽引致,这是一宗谋杀案,如果太太获全面合资格的医生照料,或者可以活到今日。」家属入禀控告院方失职。验尸官指,医院花了整整19日才切除坏死的盲肠,引致多重器官衰竭令吉泽斯死亡,又批评院方错失多次机会阻止悲剧发生。皇后医院承认需要为事件负上责任。

初老症

“初老症”五十症状:[年纪轻轻时,就开始面临了老的征兆,这就是初老症]   ●只要坐下来,小腹就有一堆肉。 ●枕头旁边、电脑键盘旁边,出现一堆万金油、风油精等提神药物。   ●莫名其妙地会一大早醒过来。   ●躺在沙发上看八点档连续剧,30分钟就会入睡。   ●对于没有结论的冗长会议充满厌恶。   ●觉得自己快要被一堆密码淹没了。   ●对于年轻朋友不让座这件事情会非常介意。   ●对于磁场不对的人,可以毫无牵挂地跟她说再见……   ●KTV热门点播排行榜的歌曲完全不会唱。   ●以前可以唱KTV到天亮,现在只要熬夜一天,就会累一个礼拜。   ●急于想加入facebook之类的网络活动,以免被年轻遗弃。   ●如果不喃喃自语,脑子就会打结。   ●越近的事情越容易忘记,越久以前的事情反而越是记得。   ●觉得路边摊的T恤都是给纸片人(身材平薄、没有曲线感)穿的。   ●以前烦恼青春痘,现在烦恼小细纹。   ●除非参加清早晨练的甩手功或庙会朝山活动,否则很难找到比自己年龄大的聚会。   ●对于陌生网友“我们可以交朋友吗?”的说法,觉得无比愚蠢且没有耐心。   ●认识新朋友的速度与机率逐渐丧失。   ●越来越觉得专家说法都是唬人。   ●如果一天没有吃绿色蔬菜就会觉得身体怪怪的。   ●逐渐没有耐心替烂朋友收拾烂摊子了。   ●越来越不喜欢改变已经习惯的习惯。   ●很讨厌在外面过夜,因为要带好多东西。   ●不知不觉,随身携带温水壶和温度计。   ●懒得交新朋友的原因,是因为懒得从头交代自己的人生。   ●终于认清“老天爷真的很忙”!   ●每次看到某某歌手某某影星过世的消息,就要感叹一次,我们的时代过去了。   ●总是把重要的东西放在重要的地方,然后那个“重要地方”想不起来了。   ●说你看过东京爱情故事,知道完治与莉香,周遭一片哗然。   ●朋友们离婚的(数量/年度)开始超越结婚的(数量/年度)。   ●对于星座、运势、紫微斗数、塔罗牌、两性专家与励志书,已经不感兴趣。   ●参加告别式的机率比婚礼多,包白包的机会比包红包的机会多。   ●再也不觉得年轻辣妹或帅哥是一种天上掉下来的幸福。   ●以前糟蹋身体,现在被身体糟蹋。   ●开始注意医药新闻,譬如银杏是不是可以预防老年痴呆。   ●对于手机铃声开始感觉不耐烦。   ●开始关心商品成份、制造商以及保质期。   ●最近有件事要告诉你,可是一看见你就全忘了。   ●对路边的问卷调查部队非常有意见。   ●对诈骗集团开始产生与之周旋的战斗力。   ●逐渐喜欢到传统市场买菜。   ●最讨厌听到“如果你不怎样,就不能怎样”这类威胁。   ●在床上睡不着,起床看电视却立刻在沙发上呼噜了起来。   ●不想起那个忘掉的名字绝不善罢干休。   ●对于RAP(说唱乐)一点好感都没有。   ●一堆人喊你XX姐、XX哥,而你很想叫她们闭嘴!   ●讨厌过生日这件事。   ●在不好意思和多争取就会得到之间,渐渐倾向于后者。   ●对超市的促销活动完全没兴趣。   ●对完美起疑,对不完美深信不疑!

美国的家庭规模缩小,房屋面积增大

今日美国报报导,美国的家庭规模可能在缩小,但房屋面积却在增大。 人口普查局的最新资料显示,美国过去两代人的子女减少,但新建房屋的面积仍在继续扩大。 普通新建房屋的面积如今是2306平方呎,比1973年约多50%。但普通家庭的人口却减少10%,普通住户减少了15%的人口。 根据人口普查局的统计概念,由血缘、婚姻和领养组成的关系即为家庭,住户是指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任何人。 如果新建房屋继续保持目前的销售势头,三卧室的房屋到明年左右,就将不在房屋市场中占主导地位,为人口普查局1973年开始统计以来的首次。 业界人士认为,随着人口较少的家庭盼望拥有更大的房屋,几代同堂的家庭越来越多,年迈的祖辈、成年的子女甚至亲朋好友也都住在一起, 大面积的房屋势将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全国营建业协会的经济学家梅尔曼说:「三卧室的房屋突然变小了。」 但三卧房屋仍占全国房屋市场的首位,全国房地产商协会说,去年在购买新房和二手房的人中,47%是选择三卧室的屋型,选择四卧房的占26%。 但在新建房屋中,三卧房型的买主从2009年的53%降至去年的46%,四卧房以上的买主去年占41%,为历来最高。 两卧房以下的买主去年只略多于10%。即使是没有子女的买房人,20%也希望有一套四卧以上的房屋。 全国房地产商协会的杰西卡.劳兹与丈夫住在华府郊区维吉尼亚州的一栋四卧房屋,两人没有子女,他们把地下室出租。 她说:「四卧可使我们有一间客房和一间宠物房。」此外,越来越多屋主把卧室当做娱乐室,劳兹说:「我们是多媒体的一代人。」

鴉片戰爭

清末最初的問題是茶葉輸出英國造成英國白銀流失,為了扭轉這種貿易逆差,英國才向中國輸出鴉片。 「茶是因,鴉片是果,鴉片的輸入又導致中國白銀大量流出,為了保住銀子,中國才有了禁煙運動。 茶、銀、鴉片的循環,才引發了鴉片戰爭。」 ------- 死生命也,成敗天也,茍利社稷,敢不竭股肱以為門墻辱?——林則徐 柔軟輕盈的茶葉,卻在19世紀重塑了世界的權力格局,昔日輸出茶葉的天朝上國,因茶葉走向衰亡,而英國卻因茶葉富強。 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推出,首見透過茶運看國運的《茶葉戰爭》一書,近期將在台推出繁體版。 傳統的茶文化研究往往塑造成華夏帝國的美食形態,言及茶對世界的貢獻也侷限於茶對文化風俗的影響, 《茶葉戰爭》作者周重林認為,晚清製造了一個可以透過茶來談歷史的狀況,在這部首次以茶來談經濟、政治以及社會層面的書中, 他由一片茶葉透視整個民族在近代的衰亡之路,再從茶葉興衰解讀當今中國社會文化心理。 周重林分析,清末最初的問題是茶葉輸出英國造成英國白銀流失,為了扭轉這種貿易逆差,英國才向中國輸出鴉片。 「茶是因,鴉片是果,鴉片的輸入又導致中國白銀大量流出,為了保住銀子,中國才有了禁煙運動。茶、銀、鴉片的循環,才引發了鴉片戰爭。」 中國才是茶葉的正統 而在這場戰爭裡,清政府無力還擊侵略者,他們拿起的武器只有柔軟的茶葉,企圖制衡英國,卻締造了一個強大的帝國。 從英國人偷走中國的茶樹、茶種,把印度茶運往英國銷售,宣布印度是世界茶原產地開始,中國為之驕傲的飲品就成為華外之物。 今日的立頓公司,年產360億個茶包,產品打入110多國,身為雲南普洱茶廠有限公司董事長,也是全球普洱茶十大傑出人物的太俊林 也在此書指出,今日在中國做茶商或茶人是尷尬的,一方面為自己出身的正統而驕傲,一方面又是自卑的, 因為茶葉一行在國外是了不起的,在國內卻不是如此,也就形成了「7萬家中國茶企抵不過一家立頓」的情況。 茶葉曾讓中GDP第一 在1820年之前,中國靠著茶葉等貿易物,GDP一直排在全球第一。 太俊林認為,若沒有文化,茶只是葉子,發展茶業,文化必須先行,透過《茶葉戰爭》一書, 除了從經濟面爬梳茶葉與民族興衰,也連結茶與中華民族的精神意義。

『V』形手勢的鼻祖Victor de Laveleye

在拍照的時候,就算你沒擺出過『V』,也一定看過別人擺過,『V』形手勢代表著勝利的意思,英文的Vitctory,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你知道創造這個手勢的鼻祖是誰嗎? 說到『V』形手勢的由來,相傳在二次世界大戰時,納粹踏遍歐洲大陸,許多國家淪陷,這時出現一位維克多德拉維利(Victor de Laveleye)的比利時人,他每天在流亡地英國對比利時進行廣播,號召大家到處書寫『V』,表示勝利之信心,後來此事傳遍歐洲,人們開始在彼此見面打招呼的時候會比出『V』這個勝利手勢,相互鼓勵打氣。 在風行一陣之後,邱吉爾得知此事,對此大加讚賞,開始也加這個手勢作為自己招呼及打氣的象徵,對國民大眾比出這個手勢,表達戰勝納粹的強大信心,透過偉人的宣傳,『V』勝利手勢更為千古流行手勢了,但是扣掉邱吉爾的宣傳,其實『V』手勢的真正鼻祖是”維克多德拉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