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0, 2013
理想國politeia
柏拉圖在理想國(Republics)這本借用他老師蘇格拉底來說話的對話錄中,有三個著名的比喻,
其中最著名的是洞穴中的囚徒的比喻,而其實三個比喻是相關的,是一個接著另一個的。
它們的主題都是關於在可見的世界外,有一個更真實的世界,
對此柏拉圖有一種分野,即有一個我們可見可觸的世界,以及有一個更真實的屬於 Nous (心靈、心智、智能) 的世界;
兩個世界的關係是可見可感的世界只是 Nous 的世界的陰影,只是 Nous 的世界的模仿物;
在可見可觸世界中的一切,其實都是 Nous 世界的一個粗糙反映,而 Nous 世界的存在物被稱為 Eidos。
(Eidos 的單數為 Eide,同時柏拉圖也用希臘文 Idea 作 Eidos 可互換的詞)
Eidos 存在於 Nous 世界之中,它們是永恆不變的,如此會有變化的可見可感世界存在只是 Eidos 的陰影。
Eidos 的意思是甚麼呢?這有許多種不同的譯法,就英譯來說有 Form、Idea 兩個最常見,
而中譯來說有形態、理型、相、理式等等;
在希臘原文中有「被見者反映於見者心靈之外貌」的意思,即是有「外貌」、「形態」、「反映於心靈」的意思。
在可見可觸的世界中,我們的藉由眼睛獲得知識,
而在 Eidos 世界中,我們藉由靈魂(Psyche)的眼睛來獲得 Eidos 的知識;
而 Eidos 本質上是不變的、抽象的。
========================================================
.太陽比喻
太陽比喻出自於理想國第六卷中後段,整個比喻由「甚麼是善(Good)」延生出來。
柏拉圖藉蘇格拉底之口述說善(Good)是 Nous(理性) 世界中最高的 Eidos(本質),
善這個 Eidos 和其他 Eidos 的關係就像在可見可觸世界中太陽與其他事物的關係一樣,如此我們畫出一個對應表
可見可感世界=Nous 世界
太陽=善
存在=Eidos
眼睛=靈魂之眼、Nous
光=善的光輝
所以就如有太陽,才有光的來源,眼睛才能見到種種存在;
要有善,善才能「照耀」,Nous、靈魂之眼才能「看到」Eidos;
就如太陽是知識之源,善即是智慧之源;
同時太陽也是生命之源,所以善也是所有 Eidos 的父母親;
如此善是 Eidos 中的 Eide,它本質上是不可知的。
=======================================================
.線段劃分比喻
第二個比喻線段劃分比喻出自理想國第六卷尾,主題是說明可見可感世界與 Eidos 世界的關係。
可見可感世界與 Eidos 世界的關係是如何呢?
若果我們將一線段以不平等的比喻劃分,那麼較長的一段就是較為真實的 Nous 世界,而較短的一段是可見可感世界;
可見可感世界只是 Nous 世界的模仿物,是絕對真實的陰影。
若果我們再用同樣的比例去分割 Nous 世界與可見可感世界,
那麼在 Nous 世界中長段為絕對的 Eidos,而短段為 Eidos 的模仿物,
在可見可感世界中長段為我們平常認為真實的存在,同時它是 Eidos 的模仿物的模仿物,
最後最短的一段則是可見可感世界中的倒影、陰影,是 Eidos 的模仿物的模仿物的模仿物。
A 段︰最高的真實、用 Nous(理性) 感知
B 段︰真實的陰影、用 Nous(理性) 感知
C 段︰可見的真實、用眼睛感知
D 段︰可見的陰影、用眼睛感知
就如我們從倒影(D)中沈思月亮(C),
我們也從 B 的感知去沈思 A ,
同樣的,我們從 C+D 中沈思 A+B,
最終 B+C+D 的沈思都是對 A 的沈思。
從抽象程度與真實之物來說 A > B > C > D,而只有看見真實之物,才能真正掌握真實之物的陰影。
而因為 C+D 只是 A+B 的反映,所以 C+D 的知識只是不完美的知識,是一種意見(Opinion)。
A+B 的知識是關於 Being,而C+D 的知識是關於 Becoming,
而對 Becoming 的知識即是不完美的知識,被稱為意見(Opinion)。
A 對應科學(Science)與理性(Reason),
B 對應理解(Understanding),
C 對應信念(Belief),
D 對應對陰影的知識(Perception of Shadows)。
========================================================================
三.洞穴囚徒比喻
洞穴囚徒比喻是柏拉圖最著名的比喻,它出自於理想國第七卷頭,它是前兩個比喻的繼續。
有一個黑暗洞穴,它有一個開口,陽光從開口照射進來,但因為洞穴深,所以洞深處還是一片黑暗,
黑暗中有一群手腳被縳的囚徒,以及一把火,同時有一些木偶與模型;
藉由火把的光,囚徒可以看見木偶與模型反映在石壁上的陰影,但看不見木偶與模型本身,
他們從小到大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所以他們認為真實的,就是木偶與模型反映在石壁上的陰影。
若然有一日有囚徒被解開束縳,他可以自由轉身,起初他不會習慣新的知覺,也不習慣直視火把,
但慢慢的,他會發現石壁上的舞動只是木偶與模型的反映;
若然他更進一步,沿著洞穴出口上升,他終得見太陽與真實之物,
同樣起初他不會習慣新的知覺,太陽的光對他來說也太過強烈,但慢慢的他會發現到新的、真正的世界。
若果這個人回到洞穴告訴他的同伴他看見的存在,他們並不會理解或相信;
而若果有一場比賽是預測石壁影子的舞動,這個曾看見真實的人也不會比已習慣在黑暗的人們中做得好,
所以這個人會被視為是無用的,不適合在「真實」中生存。
洞穴囚徒比喻延續前兩個比喻,從洞穴到太陽無疑即是靈魂上升到 Eidos 世界的旅程,
在這個比喻中,每一個人都有眼睛,都有能力見到真實的存在,但問題是在於習慣的知覺;
靈魂的知覺 Nous 被束縳在自己的幻想之中,以為陰影便是木偶,木偶便是存在,
但火把也只是太陽的模仿,正如太陽是善的模仿一樣。
.哲人之治
整個理想國一開始其實是探討甚麼是正義(Justice),描述理想的國度其實本身也是一個比喻,
因為理想國度必會實行正義,以此以大觀小,正義的人須像正義的國一樣,
如此在理想的國,逃離洞穴的人是哲人,他們看見了真實得到了知識,
他們將會為整體的善而回到洞穴,引導他們的同伴走向善,而非陰影。
同樣的,人的智慧(個人的哲人)也須看見真實後引導整個人走向更大的善。
不嚴謹的轉述,詳須參照原文。
------------------
(一)“日喻”
“日喻”即太阳之喻。
犹如可感的事物世界由太阳所主宰,可知的理念世界由“善”理念所统治。
万物之所以有可见性,眼睛之所以有视力,都是因为有太阳。
同理,理念之所以有可知性,心灵之所以有认识理念的能力,皆因善理念的存在。
“给认识的对象以真理,给认识者以知识能力的实在,即是善的理念”,它是“知识和一切已知真理的原因”,比其它理念“具有更大的价值,更高的荣耀”。
(二)“线喻”
“线喻”即线段之喻。
在“日喻”之后,柏拉图进一步用“线喻”形象而明晰地说明了两个世界及其关系:
“用一条线来代表它们。
将这一条线分成二个不相等的部分,一部分相当于可见世界,另一部分相当于可知世界。
然后按同一比例将各个部分再行划分,一部分是比较清晰的,另一部分比较模糊”。
可见世界的第一部分是影像,
第二部分是影像的原本,即具体事物,
这“两部分有不同的真实程度,摹本之于原本,正如意见领域之于知识的领域”。
可知世界:
第一部分是数理理念,即几何、数学及相近学科的研究对象,
第二部分是伦理理念,“指人的理性自身凭借辩证法的力量而认识到的那种东西”,包括美、正义、勇敢等,最高的理念是善。
与上述两大世界四个层次相适应,
人的灵魂也有四种不同的功能,从低到高依次为猜想、相信、推论和理智。
(三)“洞喻”
“洞喻”即洞穴之喻。
一群人犹如囚徒世代居住在洞穴里,由于被锁住而不能走动、回头和环顾左右,只能直视洞壁的情景。
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燃烧,火与人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雕像走过,火光将雕像投影在他们面对的洞壁上,形成了变动的影像。
由于他们长期看着这些影像,便以为是真实的事物。
如果有一个囚徒挣脱锁链,回头第一次见到火光,虽然一时会刺眼眩目,但经适应后他就会分清影像与雕像,并明白雕像比影像更真实。
如果他被人拉出洞外,第一次看到太阳下的真实事物,也会再次眼花缭乱,
先见到阴影,再看水中映象,进而看事物,最后抬头望天直接见到太阳,这才知道太阳是万物的主宰。
柏拉图明确指出,这个比喻“可以整个地应用到以前的论证上,
将囚徒们居住的洞穴比作可见世界,里面的火光比作太阳。
如果你把上升的途径及对上方万物的静观比作是灵魂上升到可知世界,就没有误解我的意思”。
可见,“洞喻”与“线喻”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论证两个领域及其各自等级层次的区分。
------------------
斯多亚Stoa学派存在的时间很长,一般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斯多亚 “彼古罗派”也称为“享乐主义派”(Hedodism),或称“纵欲派”。
创始人为“彼古罗”(Epicurus 342-271 B. C.)。彼氏在雅典授徒,著作颇多,其哲学思想影响颇久远。
他主张人活着要及时行乐。然而他是多神论者,认为神在天上也是寻乐者,居住在圣洁完美的地方,不理人间的事。
他认为灵魂是物质生命的一部份,是会死的,而且不信复活。此派对宇宙的来源,持“原子论”。
斯多亚学派(从公元前308年—公元前2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芝诺、克雷安德和克吕西波。
它的特点是在自然哲学和认识论中有较多的唯物主义因素。
中期斯多亚学派(公元前2 世纪中叶~公元1 世纪末),代表人物有巴内修斯和波塞唐纽斯。
它的特点是抛弃了早期斯多亚学派的唯物主义成分,引进了相当多的柏拉图主义的理论。
晚期斯多亚学派(公元1世纪~2世纪),代表人物是Seneca辛尼加、爱比克泰德和奥里略。
它的特点是着重发展了宿命论和禁欲主义的伦理学。
在这三个时期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早期和晚期两个学派,中期的影响不大。
------------------------
“犬儒主义”(Cynicism)一般认为是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创立的,
另一人第欧根尼(公元前404-公元前323)则因为住在木桶里的怪异行为而成为更有名的犬儒主义者。
当时奉行这一主义的哲学家或思想家,他们的举止言谈行为方式甚至生活态度与狗的某些特征很相似,
他们旁若无人、放浪形骸、不知廉耻,却忠诚可靠、感觉灵敏、敌我分明、敢咬敢斗。
于是人们就称这些人为“犬儒”,意思是“像狗一样的人”。
至于这个称谓是不是肯定来源于此,学界的观点并不一致。
另外一种说法是指安提斯泰尼经常到雅典的一个被人们叫做“快犬”的体育场去和人们谈话、辩论,
在这个地方形成了他的思想和观点的最初的追随者队伍,因而被称作“犬儒派”。
“犬儒主义”则由这一学派的观点理念和生活行为演化而来。
----------------------
柏拉图的学园派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于雅典城外纪念英雄阿卡德穆斯(Academus)的圣殿附近的园林中创立了一所学园,
柏拉图在学园内著述讲学达40余年。柏拉图死后,他的弟子继续举办学园教育,
大致经历了老学园、中期学园和新学园3个时期。
------------------------
亚里斯多德的逍遥学派
逍遙學派 (Peripetatics)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創立的學派,又稱亞里斯多德淀派或呂克昂學派。
西元前335年亞里斯多德從馬其頓回到雅典,在一個名叫呂克昂的公共場所辦了一所學校,
附近有座阿波羅神廟,有條林蔭道,
亞里斯多德和他的學生喜歡在林蔭道上一邊散步,一邊講學,討論問題,故被稱為逍遙學派。
亞里斯多德死後,為他的弟子繼承下來,一直延續了800年,成為古代西方世界哲學與自然科學研究的中心之一。
--------------------
伊壁鸠鲁学派
伊壁鸠鲁成功地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
他的学说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
--------------------
第一哲学:亚里士多德的用语,即哲学。
他把知识分成理论科学、实践科学(指政治学、伦理学和理财学)及创作科学(指各种工艺技术及音乐、医学等)。
理论科学包括第一哲学、第二哲学(即自然哲学)和数学。
在《形而上学》第4、6卷,探讨了第一哲学的对象和范围,认为其他各门具体科学都是以“存在”的某一方面为对象的,例数学只研究“存在”的量的属性;专门研究“存在”本身以及“存在”凭借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的科学,称之为第一哲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它的研究范围包括:
①实体及其属性;
②事物存在的根源,即“四因”;
③各门科学共同遵循的原理,即思维的基本规律;
④范畴及其相互关系。
---------------------------
康德生於普魯士的哥尼斯堡,父親是馬鞍匠,母親是皮匠的女兒,全家篤信基督教,
十六歲進入哥尼斯堡大學,大學四年級時就開始撰寫物理學著作《論活力的正確評價》,於1746年出版。
1747年大學畢業後擔任家庭教師,1755年回母校成為教員,1770年成為教授,
1781年出版《純粹理性批判》,該書為批判哲學的核心基礎作品,
1788年出版《實踐理性批判》,
1790年出版《判斷力批判》,1804年去逝。
康德處於歐洲哲學時代,是理性論和經驗論的爭論時代,
他認為兩派都有不足的地方,其謬誤的根源在於對人類理性能力的認識不正確。
經驗派低估了人的理性能力,根本不去運用它,導致了懷疑論。
理性派高估了理性能力,超經驗地使用它,讓理性去認識根本不可認識的神、自由、靈魂等等經驗中不存在的對象。
為了克服兩派的局限,要了解人的理性能力,並劃定範圍,給予“批判”,
他又把人的心靈機能分成三種:認識機能、欲求機能、情感機能。
康德在認識機能中,提出了三大問題:
《純粹理性批判》討論人的知識論
Q1. 我可以知道甚麼(What can I know)?
理解能力;先驗概念(concepts)或範疇,建立經驗界必然的規律與知識。
《實踐理性批判》:探討人的道德,
Q2. 我可以做甚麼(What ought I to do)?
理性能力;肯定「上帝」、「靈魂」、「自由」等超驗的理念。建立本體界的道德、自由。是義務哲學的典範。
《判斷力批判》
Q3. 我能夠期望甚麼(What may I hope)?
純粹理性及實踐理性兩大批判中,建立溝通的理解力,認為“鑒賞判斷是審美的”,討論的是宗教、美學等問題。
在Logic中,他提出第四個問題4Q,認為這問題才是最根本的:
Q4. 人是甚麼(What is man)?
================
這四個問題,可以說是康德哲學的根本旨趣及關懷所在--即知、情、意三大人類活動如何建立;
而康德的最終關懷不是在於純料的學術知識,而是在於人的本身。
康德哲學的獨特之處,正是與人類活動互相緊扣。
康德批評傳統學院式的哲學與人的活動脫離,成為教條。
康德再三強調:「哲學不須成為教條(doctrines)」。
教條被教化後,人們不會加以反省;
但康德認為,真正的哲學不可被學習,
「一個人運用理性,則最多只能學哲化(philosophizing,即學習如何做哲學思考)」。
康德的
《純粹理性批判》(《第一批判》,1781/1787),可以被理解為對於以上第一條問題的回應,
《實踐理性批判》(《第二批判》,1788),則可以被理解為對於以上第二條問題的回應,
《判斷力之批判》(《第三批判》,1793),則可以被理解為對於以上第三條問題的回應。
康德相信:我們的悟性具有若干先天範疇。
分析論的任務之一即是尋找出這些範疇。在尋找範疇時,首先必須注意下面四點:
(1).我們尋得的範疇必須是純粹的,而非經驗的。
二、它們必須屬於悟性,而不屬於感性。
三、他們必須是基本的,而不是引申的(後起的),或複合的。
四、範疇表必須完整,包括純粹悟性的全部知識領域。
尋找範疇的方法是檢查悟性的判斷。悟性有少種判斷,就具有多少個相應的範疇。
判斷共分四類,各再分為三種,共有十二種:
(1)分量quantity判斷
1.全稱的:如:「一切人」是有理智的。
2.特稱的:如:「有些人」是男人。
3.單稱的:如:「蘇格拉底」是希臘人。
(二)性質quality判斷
1.肯定的,如:一切人「是」有理智的。
2.否定的,如:有些人「不是」男人。
3.不定的,如:蘇格拉底是「非亞洲人」。
(三)關係relation判斷
1.定言的,如:一切人「是」有理智的。
2.假言的,如:「如果」政治安定,「則」社會繁榮。
3.選言的,如:難解的問題,是因為問題太難以理解,「或是」因為問題不清楚。
(四)形態modality判斷
1.或然的,如:努力用功就「可能」成功。
2.實然的,如:地球「是」太陽的第三行星。
3.必然的,如:全體「必然」大於部分。
對應於這十二判斷的十二範疇是:
全體性、多數性、單一性、
實在性、虛無性、限制性、
實體性、因果性、共存性、
可能性,存在性、必然性。
先天的概念如何能適用於客觀對象的論究,稱之為「範疇之先驗演繹」或「悟性念之先驗演繹」,
其中以「統覺」(apperception)之先驗的統一,為理論中心。
此種統一可以使主觀與客觀合一,就是將純粹悟性之概念(範疇)應用於感官所供給之客觀對象上,然後完成知識的獲得。
-----------------------
審美無關利害說
在主體上康德認為美是種無私的滿足感,包括不涉及佔有卻只受對象形式吸引,
並且認為美感有普遍性,一個令我感受到美的對象,也會令其他人感受到,但必須是建立在無私的狀態下。
在康德的想法中美感是對象的主觀合目的性,所產生內外相契合的快感及自由感。
譬如我們在一塊很美麗的山坡地上,欣賞夕陽,美感油然而升,
這時我們沒有想到可以買下這塊地,蓋民宿等目的及經濟利益,但我們內心卻對這時的美景感到符合某種無私的目的,
是一種我們主觀上的合目的性。
我們便能深深的為當前的美景的吸引,欣賞美景,但是如果考慮買下這塊地及這塊地真美是多麼合適蓋民宿,
這樣的想法都是客觀的合目的性。與美是無私的滿足不同。就較難欣賞美景了。
美與善的區別
康德把善分為效用:間接的美感或工具價值
善本身:是善的意志,受道德理性決定的欲望。
就康德說,道德之善涉及目的的概念,並且受理性支配的欲望,但是美是一見到就美,不需要對它有什麼概念。
譬如花、自由圖案或沒有設計而自然生成的線條,是不需要概念,就可以造成快感的。
因此善是有目的性的,美是無目的性的。
美與崇高
美與崇高的相同之處,是自身令人愉快的,都具有普遍性與必然性的快感,都是不受特定概念的決定,不受理性驅使,而且都不是單純的感覺。
崇高與美雖以上的一致性,但仍有許多不同有待釐清:
崇高是無形式和無限,與量相關,美與質相關
崇高與對象之量有相關,美與涉及對象的質有相關,世界上有些事物廣闊無涯,如一望無際的大海,
深不可測的星空等等數量的崇高,當面對這廣大或力量強大的事物時,會由這些事物的感召(Veranlassung)而表現出無限性。
崇高與理性相關,美與感性相關
崇高的事物的無形式和無限性決定了它屬於理性的範圍,因為人在主觀能力中,只有理性才能處理和把握無限的事物,理性是提供先驗理念的能力。因此美與崇高雖然都屬於鑒賞的範圍,是不能有確定的理性理念,但崇高為了處理和把握無限的事物,所以崇高與不確定的理性概念有關。
崇高是消極的愉快
崇高不是單純、直接的愉快,它是經歷一個瞬間的對生命力的阻礙,而產生的更有生命力激起人的心中理性的整體追求及道德精神,求自想像力與理性的對立和嚴肅,是人的精神與理性的一種狀態。
二律背反(Antinomy)
康德以二律背反來討論美,主要見於其著作《判斷力批判》利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論證出,美是無利害的利害性,美是無概念的概念,美是無普遍的普方性,美是無目的的合目的性。
二律背反與悖論不同,悖論是兩個相反的命題互相蘊含,從一個命題出發必然推演出相反的命題來,其邏輯形式是:
其意思是指被認為妥當的兩種命題相互矛盾,即在同一個問題裡出現兩種彼此矛盾的理論,
如果將它們分別來看,二者是不矛盾,一旦將二者合起來則彼此是衝突矛盾的。
-----------------
黑格爾認為康德的二律背反說法是不對的,他認為康德採用了反證法的彎路,顯得多餘,
因為當我們看到這種對立的正反命題的反證法的證明,其實就可看到根本不用去證明,
因為兩個矛盾的命題,本身就已包含要證明的內容,不需要證明而只要進行分析敘述就可以達到康德的說法。
黑格爾更進一步的認為辨證的性質,深入的觀察,就可以看出每一個概念都是對立的統一,都包含有二律背反的形式,
他用“對立環節的統一”的辨證邏輯,取代康德的二律背反,在美學上他提出“美是理念的感性顯性”的統一辨證說法。
康德及黑格爾的辯證法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年)究明了二律背反是理性所必然陷入的問題所在。
例如「世界有起始」的命題(正論。thesis)與「世界不具起始」的命題(反論。antithesis),都是以相同權利而提出的主張。但此命題的任何一方皆是片面的,且不能綜合。
康德認為將形式邏輯套用於理性超越經驗的事物時,便會衍生此種問題,而究明了理論的理性界限。
康德此論,稱為辯證論。
對此,黑格爾批判康德哲學為悟性的產物,而主張辯證法的理性立場。
黑格爾主張的理性是自覺的理性,具有絕對者的自我實現性格。黑格爾的辯證法成為掌握思惟運動與存在運動二者的邏輯。
邏輯的進程,基本上是經由三階段。
正(thesis),即直接提出一項主張。
反(antithesis),對此主張而提出立場完全相反的主張。
合(synthes-is),綜合正與反的主張。
Labels:
柏拉圖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