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7, 2013

Aristotelian Propositions; 辯證法

The Four Aristotelian Propositions Universal affirmative A Omne S est P Every S is P All S is P Universal negative E Nullum S est P No S is P All S is not P Particular affirmative I Quoddam S est P Some S is P Some S is P Particular negative O Quoddam S non est P Some S is not P Some S is not P -------------- Every categorical proposition can be reduced to one of four logical forms. These are: The 'A' proposition, the universal affirmative (universalis affirmativa), whose form in Latin is 'omne S est P', usually translated as 'every S is a P'. The 'E' proposition, the universal negative (universalis negativa), Latin form 'nullum S est P', usually translated as 'no S are P'. The 'I' proposition, the particular affirmative (particularis affirmativa), Latin 'quoddam S est P', usually translated as 'some S are P'. The 'O' proposition, the particular negative (particularis negativa), Latin 'quoddam S non est P', usually translated as 'some S are not P'. ------------------------------ 辯證法 (Dialectic) (或辯證術、辯證方法)是一種化解不同意見的辯論方法。 在兩個或更多對一個主題持不同看法的人之間的對話,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有充分理由的對話建立起對事物真理的認知。 它討論著自古以來都是印度與歐洲哲學中心的問題。此詞彙應用於多種不同領域,包括哲學、自然科學與史學。 辯證法源自於古希臘的邏輯辯證過程,並因柏拉圖對蘇格拉底對話錄的記載而為人所熟知。 蘇格拉底認為真理才是最重要的,惟有基於理性(類似於邏輯,而不是感情),才是說服別人與及發現真理的正確方法, 並且,是一個人行為的決定性因素。他認為真理能夠在討論所使用的推理和邏輯中被發現。 辯證法以問答進行,是關於對立統一、普遍聯繫和變化發展的哲學學說。 源出希臘語「dialego」,意為談話、論戰的技藝,指一種邏輯論證的形式。 現在用於包括思維、自然和歷史三個領域中的一種哲學進化的概念, 也用來指和形上學相對立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 各種不同形式的辯證推理在古印度和西方出現,渡過了漫漫歷史長河。其三種基本形式為: 蘇格拉底方法論, 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辯證法 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 其它還包括:印度教辯證法,佛教辯證法,中世紀辯證法,猶太教塔爾穆德辯證法,以及新教辯證法等。 注意,辯證與辯論或雄辯不同, 在辯論中,辯論者對自己的看法論點相當明確,並且以贏得辯論為目的。 辯論者要麼駁倒他們的對手,證明他們自身推理的正確;要麼證明他們對手的推理的錯誤。 因此,在辯論中需要有裁判或評判團來判定何方勝利; 在雄辯中,演講者通過言語、修辭與感染力來說服聽眾,使他們相信演講者的理論。 詭辯者認為"才能"是最重要的,也是一個人一生行為的決定性因素。 他們認為,在演說言辭中的藝術品質能夠表明一個人的才能高低。 演說被認為是一種藝術形式,它通過精彩的演講來取悅並且感染聽眾。 儘管如此,詭辯者仍然教導他們的學生要用各種方法來尋求才能,而不僅僅只是在演說中。 蘇格拉底反對詭辯者,反對他們那「把雄辯當做一種藝術和有感染力的演說」的教導,因為這既不需要邏輯也不需要證明。 ----------------------------- 絕對精神是黑格爾哲學的核心概念。 它的含義是指“獨立存在、囊括一切、惟一的宇宙本原”。黑格爾從他的“絕對精神”既是實體又是主體的唯心而辯證的規定出發,認為他的研究對象就是“絕對精神”的自己發展的歷史,基本任務是要揭示其發展的階段和內在必然聯繫。他把絕對精神的辯證發展過程分為三個基本階段,而這也就是他經歷的許多大大小小“三段式”中最大的一個“三段式”: 邏輯階段、自然階段、精神階段。從邏輯階段經過自然階段到精神階段的過程,也就是從精神、思維轉化為物質、存在,又從物質、存在轉化為精神、思維的過程。“絕對精神”正式通過這個雙重轉化的過程而實現了對它自己的認識。黑格爾的全部哲學就是對“絕對精神”這一過程的描述,因此,他的哲學也就是由“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三個部分組成的龐大體系。 邏輯學是黑格爾哲學體系的第一部分。 在紐倫堡,黑格爾於1812、1813、1816年先後分3捲出版了《邏輯學》這部巨著,黑格爾的辯證法就是在《邏輯學》中詳加制定的。這部著作的重要意義只是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才得到了正確的理解、改造並加以應用。透過這部著作的神秘外殼,可以看到其中包含著對於自然、社會與思維中一般辯證法的深刻表述。 黑格爾的《邏輯學》研究的是所謂的“純粹理念”,是由“存在論”、“本質論”和“概念論”組成的概念推演體系。 “純粹理念”在這個體系中的先後次序,只是邏輯的,與時間無關。它在自然和人類社會出現之前就永恆存在,並構成自然和人類社會的本原和本質。恩格斯針對這種觀點指出,黑格爾哲學具有把基督教的上帝創世說加以理性化的性質。但是,黑格爾提出的任務是要研究作為“真理”的概念到辯證運動,即“從思維本身的內在活動”或“它的必然發展”去研究概念自己的運動和自己的發展。黑格爾是一位淵博的學者,熟悉當代各門科學的成就,特別是歷史學科,因此,在這種神秘主義虛構的外殼後面,無論就《邏輯學》的整體還是它的各部分而言,處處都包含著關於客觀辯證法系統的深刻洞見。馬克思指出,黑格爾“常常在思辨的論述中做出把握住事物本身的、真正的敘述”。   從整體上看,在《邏輯學》中,“存在論”的概念是直接性的,比較抽象。“本質論”的概念是間接性的,向具體概念前進了一步。“概念論”的概念是直接性與間接性的統一,達到了真正的具體概念。《邏輯學》的這個整體結構表明,黑格爾實質上已經把認識看成一個從低級到高級、從抽象到具體的辯證發展過程。但他把這個認識過程看成是客觀世界本身的發展過程,從而把認識的邏輯結構強加給客觀世界。在認識的邏輯結構中,黑格爾在極力把人類認識所得的概念,採取歷史與邏輯統一的方式,分層次地構成一個有機整體的體系時,本身就包含著對於世界真實辯證過程認識的深化與升華。 《邏輯學》集中地體現了黑格爾把宇宙看成一個運動、變化、發展的有機整體的合理思想。 在“存在論”中,黑格爾通過質、量、度的推演和分析,在西方哲學史上最先把質量互變作為一條普遍的規律提出來了。質是某物之所以為某物的規定性。質的規定性一旦喪失,某物就不成其為某物。質本身就含有量,所以由質而推出量。量作為事物外在規定性,其變化一般不影響事物的性質。但這種量變是有一定限度的。這種限度就是度或稱尺度。度又包含量變不影響質變與影響質變的兩重含義。黑格爾把質量互變的點稱作“交錯點”,把由此點組成的線稱作“交錯線”。特別重要的是,黑格爾指明瞭量變是“漸進性的過程”,而質變則是“漸進過程的中斷”達到“飛躍”,並藉此批判了否認質變和飛躍的形而上學發展觀。   “本質論”包括本質自身、現象、現實三個層次的概念。黑格爾的傑出貢獻主要是通過本質自身的推演,即分析同一、區別、對立、矛盾諸層次的概念,深刻地批判了否認矛盾和矛盾普遍性的形而上學世界觀,揭示了對立統一這個宇宙的根本規律。黑格爾認為,以傳統邏輯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作為把握世界本質的思維方式,是抽象的同語反覆,不僅不能把握任何事物的本質,而且違背常識,甚至違背形式邏輯本身。黑格爾由此進一步認為,說矛盾不可設想,那是可笑的,一切事物自身都包含矛盾。矛盾是一切運動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是因為本身具有矛盾,它才會運動,才有動力和活動。同時,黑格爾還把矛盾發展看作一個從自在到自為的過程。同一、區別、對立,都是矛盾發展的不同層次。同一不是a=a,而是包含區別於自身。區別不是a≠非a,而是內含同一。對立也不是“或者a,或者非a”,而是同樣包含同一於自身。但是,這些矛盾階段,尚處於自在階段,都還沒有達到對立面相互轉化的具有生命搏動的階段。只有經過自為階段的矛盾,才能過渡到一個新的矛盾統一體。由此可見,黑格爾關於對立統一規律的表述是相當全面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對立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於一個統一體內,矛盾中的對立面轉化是有條件的,對立面的轉化標志著舊矛盾的揚棄和新矛盾的產生。此外,黑格爾還運用這種對立統一的觀點,論證本質與現象、偶然與必然、可能與現實等諸種辯證統一關係,批判康德、D.休謨等人在這方面的形而上學觀點。   “概念論”包括主觀性、客觀性、理念三個階段的概念推演。在主觀性部分,黑格爾批評把傳統邏輯作為世界觀所表現的形式主義和僵化的傾向,並從邏輯形式所固有的內容及其關聯上,提出了關於概念、判斷、推理的辯證觀。概念、判斷、推理作為表達真理的具體概念,是普遍的,但不同於抽象的“共同點”,而是包含特殊、個別於自身;它是個別與特殊的,但並不排斥普遍,而是普遍寓於自身中。黑格爾在這裡集中地揭示了普遍與特殊相聯結這個辯證法的重要內容,從而把他創立的辯證邏輯與傳統邏輯作了嚴格的區別。在客觀性部分,黑格爾所揭示的合理思想,主要表現在他把目的性作為人所獨具的實踐的特征之一,目的性得以實現,被黑格爾稱為“理性的狡獪”,即它不直接與對象發生關係,而是藉助於工具和手段來實現。黑格爾關於工具重要性的認識,包含著向歷史唯物主義前進的重要合理思想。理念是黑格爾《邏輯學》所追求的最終目標。它包括生命、認識的理念,實踐的理念,絕對理念諸層次。在這部分,集中表達了黑格爾的真理觀和方法論。就真理觀而言,黑格爾認為真理存在於現實事物的總和與相互關係之中,存在於對立面統一之中,因而是全面的、具體的。此外,他還認為真理是一個矛盾的發展過程。黑格爾提出了著名的“行動推理”:(1)目的是從現實來的,並要求支配現實;(2)目的以製造和使用工具來反對現實;(3)結果使目的得到實現。在這個推理中,包含著如何使認識與實踐、主觀與客觀達到統一的深刻思想。就方法論而言,黑格爾認為絕對理念包含了概念發展的全部真理。但是,他在這裡所考察的已經不是這種結果,而是它的發展形式,即整個哲學方法。黑格爾依據內容與方法統一的原則,既堅持內容決定方法,又強調方法的極端重要性。他明確指出:“方法並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內容的靈魂和概念。”鑒於哲學的發展是一個矛盾運動的過程,為了把握哲學發展中各環節的聯繫與區別,三分法只是認識的外在形式,重要的是要堅持對立統一原則,把作為辯證法要素的分析與綜合統一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在統一中把握對立,併在對立中把握統一。 ---------------------- 馬克思對黑格爾辯證法合理成分的吸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接受並改造了黑格爾關於否定之否定、質量互變和對立統一的辯證思想。 黑格爾在《邏輯學》中比較系統地闡發了客觀世界和人類思維過程中的辯證關係,第一次論證了辯證法的三個基本規律和其他一系列範疇,批判了形而上學的方法論和詭辯論,奠定了辯證邏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馬克思肯定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成分,同時也批判了他的唯心主義錯誤,把辯證法改造為唯物主義的實證研究方法。 馬克思按照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順序,理順了這三個基本的辯證法規律之間的關係,即以對立統一為核心、質量互變為中介、否定之否定為總結,這樣,就為《資本論》的邏輯結構提供了前提。 《資本論》中的辯證法思想,主要體現在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矛盾運動規律的揭示和論證上。 《資本論》各主體概念的規定和轉化,充分體現了這種辯證法的思想。 僅以第一卷為例,其前提是對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矛盾的分析和綜合。它是以對商品的二因素、勞動的二重性的分析和綜合為起點的。由貨幣概念向資本概念的轉化,為分析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勞動和勞動力提供了前提,而這些分析又以剩餘價值概念的規定而綜合起來。而各種概念在邏輯上的轉化和運動,又都貫穿著質與量的互變、呈現出否定之否定的過程。正是通過一系列否定之否定的概念的運動,馬克思才完成了《資本論》的邏輯論證。   第二,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邏輯學》中關於概念是思維過程的核心和主體的思想。 邏輯學自從形成以來,它的各種思維形式、特別是概念、判斷、推理這三種形式,哪種形式是基本的、核心的形式,一直存在著爭論。 黑格爾明確地把概念作為《邏輯學》的核心和主體,這在邏輯學的發展史上具有突出的意義。 但是,他卻錯誤地把概念這種思維形式看成是決定客觀世界現實運動的東西,因此,陷入了唯心主義的泥坑。 馬克思在經濟學的研究中,肯定了概念在自己的理論體系中的核心和主體地位,但是,他同時又認為,概念只能是現實經濟關係的反映,是對經濟矛盾運動的本質規定。“經濟範疇只是這些現實關係的抽象,它們僅僅在這些關係存在的時候才是真實的”由此出發,馬克思把自己的研究過程集中在概念的運動上,包括對舊概念的批判和改造、新概念的規定以及抽象概念和具體概念的相互轉化,等等。馬克思《資本論》的概念運動與黑格爾《邏輯學》概念運動的主要區別,就在於前者是建立在唯物主義認識論的基礎之上的,而後者則是立足於思辨的。在《資本論》的邏輯中,概念運動是沿著兩個方向發展的:由於對現象材料的不斷擴大的認識,不斷批判、改造和完善著前人提出的具體概念,從而引起對抽象概念的規定和進一步展開;而抽象概念的規定和展開,又會進一步引起具體概念的系統改造和完善,同時又規定一些原來所沒有的、而新的理論體系又必需的具體概念。這樣,從具體到抽象、又從抽象到具體的概念運動,構成了《資本論》的邏輯主體。在《資本論》的概念運動的每個環節,都可以看到對《邏輯學》中有關思想的吸收,但同時也可以明顯地看到,這兩部著作的概念運動又有著本質的區別。   第三,吸收了黑格爾《邏輯學》中關於各思維形式辯證統一的思想。 黑格爾在邏輯學發展中的一個偉大功績,就是反對形式邏輯把各思維形式併列、分離的做法。 在他看來,思維中的各種形式,特別是概念、判斷、推理這三種主要的思維形式,是內在統一的。 其中概念是核心和主體,而判斷和推理則是概念形成和運動的內在條件和要素。 對於黑格爾的這種思想,馬克思是給予充分肯定的。 在批判了其中的唯心主義成分的基礎上,馬克思進一步將判斷和推理這兩種思維形式辯證地統一於實證的概念運動中。 在《資本論》中,概念是核心和主體,而判斷是規定概念的主要手段,概念是判斷的凝結。 概念的運動取決於判斷的不斷運動。判斷是形成中的概念,而概念則是完成了的判斷。 判斷的作用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分析現象材料,綜合規定或改造概念;二是展開概念,說明現象。推理則是推動概念運動的主要思維形式,它起著連接各個概念的作用,並且形成科學抽象的理論。 ----------------- 蘇菲(Sophie Amudsen)是一位14歲的挪威女孩,她與她的媽媽和一群寵物一起居住。 而她的父親是一位油輪的船長,經常一離開家就是好幾年,這一角色從未出現在情節中。 故事開始時蘇菲過著平凡的生活,直至有天她在郵箱中收到兩封來歷不明的信寫著:「你是誰?世界從何來?」 與此同時,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請蘇菲轉交給席德(Hilde),郵戳來自黎巴嫩。 蘇菲不久後收到一封匿名信件,信件中記載著一部分與哲學和哲學史相關的內容。 她開始學習哲學史,由淺入深的課程也定期寄到家中的信箱。 像這樣莫名其妙的函授課程持續進行著,聯絡方式也一變再變, 痛苦憤怒的艾伯特(Alberto Knox)終於出現在她的面前,並開始教她哲學史。 他用淺顯易懂的筆觸帶著蘇菲回顧從先蘇期的希臘直到尚-保羅·沙特時代的哲學發展。 同時,「席德」的名字不斷在她身邊以不可思議的方式頻繁出現。 而後,席德出現了,原來蘇菲這個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聯合國部隊工作的 挪威少校艾勃特(Albert Knag)為慶祝女兒席德生日而虛構出來的人物, 把她的故事編寫成一個富有哲學趣味的故事當作女兒的生日禮物。 不可思議的是,在艾伯特的提示下,蘇菲漸漸意識到自己只是書中的一個角色,是艾勃特少校意識的一部分, 在忠實的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務之餘,他們開始了向上帝(艾勃特少校)的抗爭。 在他們的努力下,書中世界漸漸扭曲了,變得古怪而難以駕馭。 最終,這本書以一個開放式的結局告終,艾伯特和蘇菲莫名的逃出了書中世界,來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 這部哲學書創造性且簡易的呈現,蘇菲在與艾伯特的對談中學習到中世紀的哲學。 打扮的像位僧侶,在古代的教堂中,而她也在法國的咖啡店裡學到了尚-保羅·沙特與西蒙·波娃。 不同的哲學問題及推論方法出現,蘇菲試圖靠著自己解決。 作者藉著描寫故事中的故事,嘗試解釋真實世界背後的世界,上帝張顯能力的範圍, 人的自由意志,本和體的道理等等……故事中,艾伯特向蘇菲解釋從古希臘哲學發展到現今哲學的歷程和轉變, 讓席德(換言之讓讀者)了解歐洲哲學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