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February 24, 2014

邏輯的歷史

邏輯有很長的歷史,2300年前的古希臘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被尊稱為「邏輯之父」 是第一個給論證分析和評定,設計有系統的判準,亞里士多德邏輯叫做「三段論邏輯」。 亞里士多德之後的一百多年,斯多哥學派的哲學家克里西帕把命題處理做真或假,發展從複合命題成分的真假, 決定複合命題的真假的規則,他給邏輯連詞的真函解釋奠定基礎,並引進「自然演繹」的觀念。 歐洲中世紀第一個主要邏輯家是法國哲學家阿培拉德,他區分由於形式而為有效和由於內容而為有效的論證, 且堅持只有形式的有效性,是完美的或決定性的。 之後的牛津哲學家奧康花了很多時間注意然態邏輯,也對有效和無效三段論形式的研究,對後視語言概念的發展做了貢獻。 兩百年後的德國哲學家和數學家萊布尼茲試圖發展符號語言或演算,但未盡其功,但他有時被尊稱為符號邏輯之父。 十八世紀末最偉大的德國哲學家康德聲稱邏輯是一門以完備的學科,其要義已充分被瞭解, 其中沒有什麼新的原理留待發現,但後來證明康德是錯的。 接下來符號邏輯是由許多哲學家、數學家去做,包括狄摩根、布爾、傑芳斯、范恩。 英國哲學家穆勒倡導歸納邏輯。 十九世紀末,德國數學家、邏輯家、語言哲學家弗列格創建量號邏輯理論,常被稱為現代邏輯之父。 二十世紀初懷德海和羅素師生著作<數學原論>。戈代爾在1930年首次證明了述詞演算的完備性。 懷德海曾經斷然的說: 「如果沒有邏輯,就沒有科學。」 --------------------------------- 三段論是透過前提假設導出結論的方法 它是這麼說的: 一個主張可以分成三部分 最後一部分是結論也就是推論出來的具體主張 另外兩個是前提假設 一個是概述 另一個是明確敘述 ---------------------------------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 三段論(理性思考,「兩個」前提假設 - 邏輯思考 - 歸納結論): 1. 每一隻貓都有四條腿,魯夫顥是一隻貓,所以:魯夫顥有四條腿(前提正確、邏輯正確、所以結論正確) 2. 每一隻貓都有四條腿,魯夫顥有四條腿,所以:魯夫顥是一隻貓(前提正確、但邏輯不正確、所以結論不正確) 3. 所有的貓都是黑色的,魯夫顥是一隻貓,所以:魯夫顥是黑色的(第一個前提不正確、但邏輯正確、所以結論不正確) --- 用力想,看得懂的話你的腦筋就躍進一大步囉!^^ 可以練習一下: 1. 每個搖滾樂手都會彈這個,后進是個搖滾樂手,所以后進會彈這個 (O) 2. 每個搖滾樂手都是人類,后進是個人類,所以后進是個搖滾樂手(X) 3. 每個搖滾樂手都是毒蟲,后進是個搖滾樂手,所以后進也是個毒蟲 (X) 哲學參懂了,其實沒那麼難,而巧妙地運用當中的荒謬,就成了幽默 ^^ 也所以我們的世界,充滿了第2跟第3種荒謬: 第2型練習題a:Zakk Wylde用這顆破音,我也用這顆破音,所以我跟Zakk一樣厲害 第2型練習題b:陳妍希用這種口紅,我也用這種口紅,所以我(用這個的話也會)跟妍希一樣美 (結論不對但是卻是廣告行銷最常用的手法) 第3型練習題a:每個男人都是負心漢,你也是男人,所以你是負心漢(啦!) 第3型練習題b:日本人都很矮,她也是日本人,所以她(還沒看到)一定也很矮 (第一個前提不對,是偏見,但是感覺是吵架完在說氣話或是講得似乎很有道理) ---------------------- 信念是人的認識、情感、、意志的統一體或“合金”。信念中包含有一定的認識,如果沒有這些認識或觀念,人們就沒有所相信的對象,從而也就不會有信念。但信念不是冷冰冰的認識現象,它作為人們強烈認同的認識,是與人的感情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堅定的信念往往伴隨著熾熱的感情。 也正因為如此,信念總是在感情的驅使下導致相應的行動。信念不是僅僅深藏於人的內心的東西,它總要向外表現出來,表現為行為和實踐意志。在信念的鼓舞下,人們的意志是堅強的,行為是堅決的,而且始終不渝。 信念與人格密切相關,信念的穩定是人格可靠的表現。一個隨意變自己信念的人,是沒有原則的、不可信賴的人。當然,信念的穩定性不是絕對的,信念作為一種精神現像是對現實的反映,它必然隨著客觀實際的改變而有所變化。信念的變化並不可怕,只要信念能不斷調整和完善自己,與時俱進,它就能從現實中獲得更多的支持,從而更有活力。信念正是在現實變化的考驗中變得更加完善、更加堅強的。僵化不變、脫離現實的信念往往是最脆弱的,它經不起現實變化的衝擊。 因此,堅定自己信念的過程是一個與現實相結合、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 信念是內心深處的意象,是一個人根據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累積的一種對事物的固有看法和思維,“始終相信”這個短語,就是信念的表達。 ------------------- 理念就是概念,就是對大部分事件的最合理的解釋。 當你透過複雜的表層,發現一個精彩而簡明的概念,繼而解釋事物的本質時,你會喜不自勝。 理念是一種關聯。 你的頭腦總在尋找關聯;因此,當表面截然不同的現像被某個不起眼的紐帶聯繫在一起時,你會感到新奇。 一個理念是對習以為常的挑戰的全新見解。 你樂於將我們熟知的世界轉一個圈,讓我們從一個陌生但充滿新意的角度看它。 你喜愛所有這些理念。 因為它們深刻。 因為它們新穎。 因為它們能正本清源。 因為它們引發爭論。 因為它們怪誕。 由於所有這些原因,每當你產生一個新理念時,你都為之一振。 別人可能視你為銳意創新、標新立異、富於理性或聰明過人。 也許這些你都是。 誰能說得準呢? 你確信無疑的是理念使你激動不已。 而大多數日子裡,這就足夠了‧ “理念也是一種思想”; “理念就是概念,就是對大部分事件的最合理的解釋。” “理念是人們經過長期的理性思考及實踐所形成的思想觀念、精神嚮往、理想追求和哲學信仰的抽象概括。所謂理念,是指人們對於某一事物或現象的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觀念體系。” 有個網友找出了“理念”的最早出處,它就是柏拉圖的“理念論”。 他在文章中說,柏拉圖認為存在著一個由形式和觀念組成的客觀而普遍可靠的實在世界,即所謂“理念世界”。 理念世界是獨立於個別事物和人類意識之外的實體,永恆不變的理念是個別事物的“範型”,個別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 在《國家篇》中柏拉圖講到寓言:太陽的隱喻、以及知名的洞穴囚犯寓言、以及更直接的「線寓」。 這些隱喻故事加起來便架構了一個複雜而艱深的理論:稱為「至善的形式」(The Form of the Good)或「至善的理想」(這也經常被解讀為柏拉圖心中的上帝),這種形式便是知識的終極目標,同時也是這種形式塑造了各種其他的形式(例如哲學的概念、抽象、以及屬性),所有形式也都是「源自」於這種至善的形式。一個犯人被鎖在洞中,在洞口上面有類似木偶戲的表演,借洞口火光,其陰影投到洞壁上,這個犯人看到的只是這些陰影,等到犯人被釋放,他才看到木偶,看到火光,才明白以前看到的只不過是這些東西的陰影,等爬出洞來,看到真正的事物,看到太陽,才知道以前所看到的木偶火光之類,只不過是對真正事物和太陽的摹仿。 柏拉圖在寓言中所說的真實事物和太陽,是對他的理念世界的比喻,木偶火光之類,是對現實世界的比喻,他認為理念世界比現實世界更真實更完美。 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且各有獨到之處。 但是,“理念也是一種思想”、“理念就是概念,就是對大部分事件的最合理的解釋”讓人覺得似是而非;“理念是人們經過長期的理性思考及實踐所形成的思想觀念、精神嚮往、理想追求和哲學信仰的抽象概括。所謂理念,是指人們對於某一事物或現象的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觀念體系。”讓人覺得你不說我好像還明白,你一說我倒糊塗了;柏拉圖的“理念”和當今流行的“理念”我看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