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February 28, 2014
北周浮雕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護法之一(局部)麥積山石窟第4窟第1龕左北周浮雕天龍八部是以“天”和“龍”為首的八部神眾。
天龍八部,是佛教概念,指佛教護法隊伍中以天、龍為首的八種神話種族,
包含天眾、龍眾、夜叉、干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呼羅迦八類佛教的護法神。
此八種神話種族以「天眾」和「龍眾」為首,故稱「天龍八部」,又稱龍神八部、八部鬼神、八部眾等。
金庸曾以此為名,寫成小說「天龍八部」
天眾:梵語 Deva,亦可音譯為提婆族。「天」就是天神,護法『二十諸天』中的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馱天等即是。帝釋天是眾天神的領袖。「天」,指梵天、帝釋天、四天王等天神
龍眾:梵語 Nāga,亦可譯為那迦族。佛經上說有無數龍王,專管興雲降雨,眾龍王中有婆竭羅龍最出名,因牠的女兒就是後成佛的龍女。
夜叉
梵語 Yakṣa 的音譯,佛教謂一種捷疾勇健會傷害人的鬼。雜寶藏經:龍王夫婦及諸眷屬生敬信心,盡受五戒,並夜叉眾亦受五戒。亦作藥叉。
干闥婆:梵語 Gandharva,意思是香神,又是樂神。本是婆羅門教崇拜的一群神,是服侍帝釋天的樂神之一,多達六千多位,身上發出濃烈的香氣。
阿修羅:梵語 Asura,意思是無端,容貌醜陋之意,有鬼趣攝卵生、畜牲趣攝濕生、人趣攝胎生三種阿修羅類和天趣攝化生阿修羅王:共四種阿修羅,阿修羅男的極醜,女的是絕色佳人。阿修羅王常常和帝釋天戰鬥,因阿修羅有美女而無美食,而帝釋天有美食而無美女,相互妒忌搶奪,相互爭戰。人們把他們爭戰的戰場叫「修羅場」。
迦樓羅:梵語 Garuḍa,是金翅鳥,有卵生、胎生、濕生、化生等四種,兩支翅膀張開有336萬里!因業報的關係,以龍為食,一天可吃一龍王和五百條小龍,到命終時諸龍吐毒,無法再吃,於是上下翻飛七次,飛到金剛輪山頂上命終。因為他一生以龍(大毒蛇)為食物,體內毒氣極多,臨死時毒發自焚。肉身燒去後只餘一心,作純青琉璃色。
緊那羅:梵語 Kiṁnara,是帝釋天的樂神之一,干闥婆專奏俗樂,而緊那羅專門演奏法樂。此神形貌似人,然頂有一角,人見而起疑,故譯為疑人、疑神,又名「人非人」,又稱天伎神、歌神。
摩呼羅迦:梵語 Mahoraga,是大蟒神。人身蛇頭。有一說法,相對於龍眾,摩呼羅迦又稱為「地龍」。
淨飯王宣阿私陀仙瞻太子形儀山西崇善寺明代壁畫“佛教在漢朝傳入中國以後,自附於鬼神方術,這就同道教發生了關系。”
壁畫中身著中國官服者為淨飯王,道家打扮者為德高望重的苦修者阿私陀。
阿私陀發現新生太子的32人相、80種好,必定得成大智慧。
這是唐宋以後“佛道一家,釋老並稱”的見證。
-------------
張陵(34年-156年或178年),字輔漢,東漢人。被視為道教的創始者,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
道教徒稱他為張道陵,張天師,祖天師,正一真人。-
-------------
第十一題佛教與儒家和道教的關系佛教十五題
在中國思想史上,儒、道、佛三家,一向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儒家起源於孔子,這是清清楚楚的。
佛教源於釋迦牟尼,這也是毫不含糊的。
獨有道教,雖然自稱是老子、莊子的信徒,漢初黃、老之道也曾盛極一時,但是漢以後的道教實際上卻是張道陵創建的。
在這三家中,儒道兩家是土生土長的,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佛道二者都算是正宗的宗教。
儒家一般不被認為是一個宗教。南北朝以來,籠統言之,稱之曰三家或者三教。
陶弘景說:“百法紛陵,無越三教之境。”(《茅山長沙館碑》)。他是把三家都稱為“教”的。
談的是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以後一直到唐代玄奘時期三家的相互關系。
先談佛、道關系。
佛教在漢朝(公元166年?)傳入中國以後,自附於鬼神方術,這就同道教發生了關系。當時許多帝王,比如楚王英和桓帝並祭二氏。《後漢書》卷四二《光武十王列傳•楚王英傳》說:“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資治通鑒》卷五五,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襄楷上書說:“聞宮中立黃、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虛,貴尚無為,好生惡殺,省欲去奢。”但是佛道二家也有矛盾。從理論基礎來看,佛教有一整套的理論。道教的理論底子就比較薄,最初實在拿不出什么成套的東西來。它同外來的佛教碰頭以後,由於理論方面的矛盾(骨子裏是經濟方面的矛盾)兩者難免磕磕碰碰。道教除了一些服食、煉丹等方術以外,在理論方面根本不是佛教的對手。交手打了幾個回合,就敗下陣來。道教徒於是就施展出以後常常使用的手法:一方面拚命反對佛教;另一方面又偷偷摸摸地抄襲佛教的學說。《太平經》就是這種手法的產品。此外,還施展出一種以後也常常被人使用的手法:你說浮屠好,他其實是中國人,老子入夷狄化胡,命令尹喜托生為釋迦牟尼。《老子化胡經》就是這種手法的產品。這一部書傳說是西晉道士王浮所偽造,恐怕也是根據舊聞而加以創造的,是代表一種思潮的。連魚豢《魏略•西戎傳》也說:“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為老子西出關,過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圖屬弟子別號二十有九。”可見魏時老子化胡的故事已經傳播。今天我們有的那一部道藏裏面剽竊佛經的地方,比比皆是,我們在這裏不詳細論述了。
道教在理論上雖然不是佛教的對手;但它是土生土長的,用它來對抗外來的佛教,最容易奏效。因此,它就常為統治者所利用。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佛教的傳入與興隆,道教也許傳播不開。漢族有一整套倫理教條: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這是統治的基礎。這當然是儒家思想,但道教並不違反它,而佛教卻偏偏破壞這一套。在佛教同道教和儒家的鬥爭中,這是對它很不利的一個方面。
按照世界宗教史上的一般規律,宗教都是具有排他性的。
原因並不像一般人所相信的那樣是由於宗教信仰和學說的不同。
關鍵是經濟利益。打擊別人,爭取信徒,也就是爭取布施,爭取廟產。佛道鬥爭也不能例外。
我們在這裏講的漢末的佛道鬥爭,只能算是濫觴。這個鬥爭還一直繼續了下去,甚至可以說是與中國古代曆史相始終。南北朝時,北方元魏道教天師寇謙之(公元 365~448年)集道教方術之大成,又兼修儒教。他通過崔浩慫恿元魏太武帝摧毀佛法,教帝立崇虛寺,供養道士。但是道士本身實無方術可言,以後的皇帝又重佛法。至孝明帝時,佛道爭論於殿庭之上,道教幾敗。
周武帝最初也因循事佛,但又想勵精圖治,覺得佛道皆非其選,只有尊崇儒術,最後發展到滅佛的地步。所謂“三武滅佛”,魏太武帝是其一,周武帝也是其一。
在南朝,則有葛洪(公元284~364年)、陶弘景(公元456~536年)等重要道教代表人物。葛洪著有《抱樸子》一書,提出了“玄”這一個概念作為天地萬物的根源。他大力提倡服食丹藥、求神仙等方術。陶弘景著有《真誥》一書。他也是一個著名的煉丹家,又是一個政客,號曰“山中宰相”。葛、陶都大肆宣揚白日飛升,得道成仙,長生不老。這種幻想恰恰投合了統治者的心意。在表面上與佛教的基本思想形同水火。佛教主張生為空幻,要追求解脫,追求涅槃,想要跳出 “輪回”,主張“無生”。因而引起了激烈的論爭。梁僧祐《弘明集》和唐道宣《廣弘明集》所載諸文與道家抗辯者幾占三分之一。可見二者矛盾之尖銳。但是在骨子裏,二者差別並不大。它們同世界上一切宗教一樣,都是兜售天國的入門券,不過方式不同而已。因此,它們就有了互相學習,互相影響的餘地,能夠為同一個封建統治者服務。李老君誕生的奇跡,完全是從釋迦誕生的故事抄來的。道教的戒律也完全是模仿的佛教。佛教天台宗二祖南嶽慧思(公元515~577年)的《誓願文》又抄襲了道家,反複提到神仙、芝草、內丹,想借外丹力修內丹,祈求長生。陶弘景的三傳弟子司馬承禎(公元647~735年,貞觀二十一年至開元二十三年),吸收了北朝的精神,不重視煉丹、服食、法術變化的神仙方術,而偏重道教的理論研究,主張摒見聞,去知識,修心,主靜。在這裏,他顯然是受到了佛教的影響。上面這幾個簡單的例子,就充分能夠說明佛、道兩家是如何互相學習、互相影響了。
但是佛道的矛盾並沒有減少。到了唐初,這個矛盾達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道教是民族形式的宗教,又得到唐初統治者的大力提倡,因此在兩教鬥爭中顯然占了上風。在這時期,最突出的事件是所謂“傅奕辟佛”。傅奕生於梁敬宗紹泰元年(公元555年),死於唐太宗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他是隋與初唐的著名的無神論者、自然科學家。他作太史令,主管天文和曆算。也許因為他作過《老子注》,佛教徒就稱他為道士。唐彥琮《唐護法沙門法琳別傳》說:“有前道士太史令傅奕,先是黃巾,黨其所習,遂上廢佛法事十有一條。” 50,198c。其中可能有誣蔑的意思,是“人身攻擊”。對我們來說,這無關重要。《舊唐書》卷七九《傅奕傳》說,武德七年,奕上疏,請除去釋教,“故使不忠不孝,削發而揖君親;遊手遊食,易服以逃租賦。”短短幾句話,卻說出反佛的根本原因。前兩句講的是維護封建社會秩序,後兩句講的是佛教破壞生產,逃避租賦。這二者都是封建統治者的命根子,是碰不得的。傅奕又說:“且生死壽夭,由於自然;刑德威福,關之人主。”這是從理論上駁斥佛教的。唐道宣選集的《廣弘明集》中選了傅奕許多奏折。這些奏本說:“紳門裏,翻受禿丁邪戒;儒士學中,倒說妖胡浪語。” 52,160b。又說:“不事二親,專行十惡。” 52,160c。他又說:“海內勤王者少,樂私者多;乃外事胡佛,內生邪見;剪剃發膚,回換衣服。出臣子之門,入僧尼之戶;立謁王庭,坐看膝下,不忠不孝,聚結連房。” 52,161c~162a。他又說:“西域胡者,惡泥而生,便事泥瓦;今猶毛臊,人面而獸心,土梟道人,驢騾四色,貪逆之惡種。” 52,163b。這簡直是破口大罵,“人身攻擊”達到了極點。不過論點還是不出上面說的兩點:一是維持封建倫理道德,維護封建秩序;一是保護生產力,保護國家財賦。傅奕臨終誡其子曰:“老、莊玄一之篇,周、孔六經之說,是為名教,汝宜習之。”《舊唐書》卷七九。可見他是站在道家和儒家的立場上向佛教猛烈開火,大有不共戴天之勢。
現在再談一談儒道關系。
上面已經談到,儒道兩家都是在中國土生土長的。
因此,即使有時也難免有點矛盾,但是總起來看,二者的關系是比較融洽的。
中國歷來傳說,孔子是老子的學生。
不管這是否是事實,它至少反映出二者關系的密切。中國古代有幾個皇帝兼奉儒道。比如漢武帝是古代的明君,為了鞏固封建統治,他尊崇儒術,罷黜百家;但晚年卻求神仙,信方士,這就接近了道家。夏曾佑在所著《中國古代史》(第256頁)中評論秦始皇與漢武帝說:“綜兩君生平而論之,其行事皆可分為三大端。一曰尊儒術,二曰信方士,三曰好用兵。此三者,就其表而觀之,則互相抵牾,理不可解。既尊儒,何以又慕神仙?既慕神仙,何以又嗜殺戮?此後人所以有狂悖之疑也。”不管怎樣,這些例子都說明儒道兩家是可以並存、可以共處的。在以後漫長的曆史上,儒道兩家之間的關系,都不像它們同佛教的關系之緊張。長久的歷史事實證明了同一個道理。
最後再談一談儒佛關系。
佛教初傳入時,儒佛沒有什么矛盾。後漢牟融作《理惑論》,以通兩家之義。
三國時代,康僧會本身是一個佛徒,卻力主調和兩家之論。
據《梁高僧傳》卷一《康僧會傳》,康僧會回答孫皓說:“易稱積善餘慶,詩詠求福不回。雖儒典之格言,即佛教之明訓。” 50,325c。
兩晉南北朝時,儒者或兼采佛教名理以自怡悅,或漠然置之,好像世間根本沒有這種學說。
東晉時流行的玄學是儒家封建思想的表現。這時佛、儒兩家思想互相結合,互相補充,更看不出什么矛盾。
孫綽本是儒家,曾撰《論語注記》。又與名僧支遁遊,作《喻道論》,闡明孔釋本是一家。
他說:“周、孔即佛,佛即周、孔,蓋內外名之耳。”此時儒門之士,多歸心佛法,而緇門佛徒,亦不廢儒學。
所謂廬山十八高賢中的雷次宗、宗炳等都以儒者而修持淨土。慧遠以高僧而深研儒學,這是最典型的例子。
蕭梁時,兩教並重。這也是大家熟知的事實。北齊顏之推,儒釋並重。隋王通以儒者而推崇釋、道,大有融合三教之勢。
南北朝一直到隋唐,許多義學高僧都出身於儒家士族,這些家族成員一旦失勢,又往往寄情於佛學。其中消息,耐人尋味。
這些人在轉入釋教以前,已有儒學和玄學的修養。儒、佛二者關系之密切也概可想見了。
玄奘本人就出身於儒家,這個問題以後再談詳見本書第十二題《關於玄奘》。。
在這時候,佛教主要攻擊的對象是道教,對於儒家則很少敢於非議。
因為儒家是欽定的,非議儒家就等於非議朝廷。
但也不是完全如此,只要有機會,佛家總對儒家射上幾支冷箭的。
比如華嚴宗判教: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顯性教。
五教之外,還有最低的教:道、儒參閱任繼愈《漢唐佛教思想論集》《天台宗哲學思想略論》第67頁。。
在這裏佛家把儒家放在最低的地位上。有
點諷刺意味的是,盡管華嚴宗判教,把儒家判到最低級,但是,宋朝的理學家程、朱之流則拼命抄襲佛家學說,特別是華嚴宗的學說。
程、朱宣揚的“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實際上就是華嚴宗“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思想的翻版。
唐朝儒生反對佛教,態度比較一致,理論比較膚淺。
最著名的辟佛者是韓愈,他就是膚淺的典型。從他的名著《原道》來看,他大概並不大通佛理。他只是從保護民族文化,堅持中國的學術傳統,就是所謂道統,維護儒家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套修養經來反對佛教。
佛家只講個人修行,不關心國家大事。
這一點使儒者韓愈很不滿。
一個人一出家就不再從事生產,統治階級的剝削和經濟利益就會受到損害。
這一點更使韓愈不滿。他因此就辟佛。
他是以唯心主義來反對唯心主義的。他的辟佛實與哲學體系無關。
柳宗元和劉禹錫情況差不多。他們基本上都是唯物主義者,但是都尊崇佛教。
柳宗元說:“自幼好佛,求其道積三十年。”(《送巽上人序》)可見其愛佛之深。
劉禹錫也把儒、佛並提,毫無辟佛之意。他又認為儒家“罕言性命”,適合於治世;佛家講心性,大悲救諸苦,是有神論,適合於亂世。
總之,他們倆以唯物主義者而崇信佛教教義,可見也與理論體系無關。
看來,他們不過是想在彼岸世界(涅槃)尋求精神安慰而已。
唐代的儒佛關系,當然不限於上面講的這些情況,也不限於韓愈、柳宗元和劉禹錫幾個人。在佛教傳入中國以後,在整個的中國思想史上,儒、佛的關系都占有一定的地位,其間的關系,也是很錯綜複雜的。
因為與我們現在的關系不大,不再細談。關於唐代以前的情況,可參閱高觀如《唐代以前儒佛兩家之關系》
Wednesday, February 26, 2014
馬丁路德的祖家
德國──馬丁路德的祖家──的信仰情況。
合併前,西德人以信基督耶穌為主,少半為羅馬天主教徒,大半為更正教教徒;東德則在共產黨無神論政權統治下,教會會眾由1945年人口94%降至1990年20%;期間有三至四代東德人不曾聽聞福音,也從未聽過有關神的事。
合併後,信耶穌的德人比例大幅度下降,全國人口的信仰漸三分天下,即百分之卅三人為羅馬天主教徒,百分之卅四人為更正教基督徒,其餘百分之卅三人則公然稱自己為無神論者或不再返教會者(美聯社於2005年6月公佈信仰調查的結果,顯示德國不信神的人口已從33%增至接近50%)。而相信最令其先祖馬丁路德難過的,就是即使自稱是基督徒的德人,掛名的比真實的還要多。先祖遺下來在德國處處可見的教堂,幾乎每間教會名單上都有三五千會友,但定期返教會者卻寥寥可數。1999年4月的統計更說,每主日定期返教會的德人只佔全國人口10%。因此現時的德國教堂每主日幾乎都是空盪盪的。
雖然如此,今天的德國是全球唯一仍堅持收取宗教稅的國家。
德國教會分為兩種,一為國家教會(Kirche),一為獨立教會(Freie Kirche)。由於國家教會隸屬政府,故其神職人員猶如政府公務員,可定期向政府領薪水。這些教會或教堂的會友無論願不願意,均在舊法案規定中,須每年在繳交入息稅外再向政府另繳付宗教稅,作為政府代教會收的奉獻。由於德人漸脫離先祖的信仰,以致不信耶穌不返教會的人口急劇上升,在感受不到基督信仰與他們的關係下,開始對這舊法案表達不滿,每遇經濟蕭條更常成為德人力主廢除的議題。不少西德人更為逃避這項「宗教稅」而選擇離開教會。據統計,1980年至1992年期間便有200多萬人離開教會(註)(100萬屬羅馬天主教教會,120萬屬更正教主流教會)。而東德人在合併之後,更因這項稅務而遲遲不願加入教會。
德國除了主流教會(包括路德會和改革宗教會),境內也有不少非國家教會(又稱獨立教會),包括播道會、浸信會、循道衛理公會等,他們是於19世紀中葉來到德國植堂。他們與德國主流教會不同之處有二,一是他們強調自己的獨立角色,不願被納入政府架構內;二是他們強調,教會的需要與牧者的薪酬,必須從教會會眾心甘情願的自由奉獻中籌集。因此,這些非國家教會到德國的初期曾遭歧視與逼迫,經過一段頗長的艱苦路程,才漸被德人接納。其後還與德國更正教的主流教會常有許多合作機會。
隨著德人愈來愈世俗化物質化,德國新一代不但宗教觀愈來愈薄弱,且是一個厭惡《聖經》、厭惡耶穌也不喜歡西方傳教士前來的群體。1999年4月的統計顯示,相信「耶穌基督是神兒子,降世乃為救贖我們,並於死後第三天復活」的,在德東只有10%人相信,在德西則降至為27%人相信。七十年代尚有三分二德人相信《聖經》是神的話,今天只有一半人相信;對於聖經無誤論,則只有10%人相信。
一些大城市,反基督的氣氛甚濃,基督徒生活在其中,每天都要盡力保護子女及自己不為反基督勢力所擊潰。在德國傳福音會受到排斥、譏刺,菁英界尤甚。面對這些外面環境所予以的變相壓迫,德國許多教會在多年的掙扎中也妥協了,只傳講「廉價的恩典」,而不講作門徒的代價。因此,大部分德國基督徒在教會以外很少談信仰,也甚少向人提及耶穌,更遑論傳福音了。基督徒只在他們認為安全、舒坦的教會內談信仰。德國基督徒會為新一代的道德淪落及遠離《聖經》真理的情況落淚,但他們對子女的管教卻多採取自由開放態度,任由子女受這裡的自由思想及公立學校的不信文化洗腦。因此,曾因馬丁路德而興旺的德國,屬靈前景令人不敢樂觀。而最令這裡基督徒煩惱的,就是這裡的傳道人甚短缺,以致教會常有青黃不接的趨勢,需要我們禱告記念。
Monday, February 24, 2014
邏輯的歷史
邏輯有很長的歷史,2300年前的古希臘大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被尊稱為「邏輯之父」
是第一個給論證分析和評定,設計有系統的判準,亞里士多德邏輯叫做「三段論邏輯」。
亞里士多德之後的一百多年,斯多哥學派的哲學家克里西帕把命題處理做真或假,發展從複合命題成分的真假,
決定複合命題的真假的規則,他給邏輯連詞的真函解釋奠定基礎,並引進「自然演繹」的觀念。
歐洲中世紀第一個主要邏輯家是法國哲學家阿培拉德,他區分由於形式而為有效和由於內容而為有效的論證,
且堅持只有形式的有效性,是完美的或決定性的。
之後的牛津哲學家奧康花了很多時間注意然態邏輯,也對有效和無效三段論形式的研究,對後視語言概念的發展做了貢獻。
兩百年後的德國哲學家和數學家萊布尼茲試圖發展符號語言或演算,但未盡其功,但他有時被尊稱為符號邏輯之父。
十八世紀末最偉大的德國哲學家康德聲稱邏輯是一門以完備的學科,其要義已充分被瞭解,
其中沒有什麼新的原理留待發現,但後來證明康德是錯的。
接下來符號邏輯是由許多哲學家、數學家去做,包括狄摩根、布爾、傑芳斯、范恩。
英國哲學家穆勒倡導歸納邏輯。
十九世紀末,德國數學家、邏輯家、語言哲學家弗列格創建量號邏輯理論,常被稱為現代邏輯之父。
二十世紀初懷德海和羅素師生著作<數學原論>。戈代爾在1930年首次證明了述詞演算的完備性。
懷德海曾經斷然的說: 「如果沒有邏輯,就沒有科學。」
---------------------------------
三段論是透過前提假設導出結論的方法
它是這麼說的:
一個主張可以分成三部分
最後一部分是結論也就是推論出來的具體主張
另外兩個是前提假設
一個是概述
另一個是明確敘述
---------------------------------
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的
三段論(理性思考,「兩個」前提假設 - 邏輯思考 - 歸納結論):
1. 每一隻貓都有四條腿,魯夫顥是一隻貓,所以:魯夫顥有四條腿(前提正確、邏輯正確、所以結論正確)
2. 每一隻貓都有四條腿,魯夫顥有四條腿,所以:魯夫顥是一隻貓(前提正確、但邏輯不正確、所以結論不正確)
3. 所有的貓都是黑色的,魯夫顥是一隻貓,所以:魯夫顥是黑色的(第一個前提不正確、但邏輯正確、所以結論不正確)
---
用力想,看得懂的話你的腦筋就躍進一大步囉!^^
可以練習一下:
1. 每個搖滾樂手都會彈這個,后進是個搖滾樂手,所以后進會彈這個 (O)
2. 每個搖滾樂手都是人類,后進是個人類,所以后進是個搖滾樂手(X)
3. 每個搖滾樂手都是毒蟲,后進是個搖滾樂手,所以后進也是個毒蟲 (X)
哲學參懂了,其實沒那麼難,而巧妙地運用當中的荒謬,就成了幽默 ^^
也所以我們的世界,充滿了第2跟第3種荒謬:
第2型練習題a:Zakk Wylde用這顆破音,我也用這顆破音,所以我跟Zakk一樣厲害
第2型練習題b:陳妍希用這種口紅,我也用這種口紅,所以我(用這個的話也會)跟妍希一樣美
(結論不對但是卻是廣告行銷最常用的手法)
第3型練習題a:每個男人都是負心漢,你也是男人,所以你是負心漢(啦!)
第3型練習題b:日本人都很矮,她也是日本人,所以她(還沒看到)一定也很矮
(第一個前提不對,是偏見,但是感覺是吵架完在說氣話或是講得似乎很有道理)
----------------------
信念是人的認識、情感、、意志的統一體或“合金”。信念中包含有一定的認識,如果沒有這些認識或觀念,人們就沒有所相信的對象,從而也就不會有信念。但信念不是冷冰冰的認識現象,它作為人們強烈認同的認識,是與人的感情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堅定的信念往往伴隨著熾熱的感情。 也正因為如此,信念總是在感情的驅使下導致相應的行動。信念不是僅僅深藏於人的內心的東西,它總要向外表現出來,表現為行為和實踐意志。在信念的鼓舞下,人們的意志是堅強的,行為是堅決的,而且始終不渝。
信念與人格密切相關,信念的穩定是人格可靠的表現。一個隨意變自己信念的人,是沒有原則的、不可信賴的人。當然,信念的穩定性不是絕對的,信念作為一種精神現像是對現實的反映,它必然隨著客觀實際的改變而有所變化。信念的變化並不可怕,只要信念能不斷調整和完善自己,與時俱進,它就能從現實中獲得更多的支持,從而更有活力。信念正是在現實變化的考驗中變得更加完善、更加堅強的。僵化不變、脫離現實的信念往往是最脆弱的,它經不起現實變化的衝擊。 因此,堅定自己信念的過程是一個與現實相結合、與實踐相結合的過程。
信念是內心深處的意象,是一個人根據自己從出生到現在累積的一種對事物的固有看法和思維,“始終相信”這個短語,就是信念的表達。
-------------------
理念就是概念,就是對大部分事件的最合理的解釋。
當你透過複雜的表層,發現一個精彩而簡明的概念,繼而解釋事物的本質時,你會喜不自勝。 理念是一種關聯。 你的頭腦總在尋找關聯;因此,當表面截然不同的現像被某個不起眼的紐帶聯繫在一起時,你會感到新奇。 一個理念是對習以為常的挑戰的全新見解。 你樂於將我們熟知的世界轉一個圈,讓我們從一個陌生但充滿新意的角度看它。 你喜愛所有這些理念。 因為它們深刻。 因為它們新穎。 因為它們能正本清源。 因為它們引發爭論。 因為它們怪誕。 由於所有這些原因,每當你產生一個新理念時,你都為之一振。 別人可能視你為銳意創新、標新立異、富於理性或聰明過人。 也許這些你都是。 誰能說得準呢? 你確信無疑的是理念使你激動不已。 而大多數日子裡,這就足夠了‧
“理念也是一種思想”;
“理念就是概念,就是對大部分事件的最合理的解釋。”
“理念是人們經過長期的理性思考及實踐所形成的思想觀念、精神嚮往、理想追求和哲學信仰的抽象概括。所謂理念,是指人們對於某一事物或現象的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觀念體系。”
有個網友找出了“理念”的最早出處,它就是柏拉圖的“理念論”。 他在文章中說,柏拉圖認為存在著一個由形式和觀念組成的客觀而普遍可靠的實在世界,即所謂“理念世界”。 理念世界是獨立於個別事物和人類意識之外的實體,永恆不變的理念是個別事物的“範型”,個別事物是完善的理念的不完善的“影子”或“摹本”。 在《國家篇》中柏拉圖講到寓言:太陽的隱喻、以及知名的洞穴囚犯寓言、以及更直接的「線寓」。
這些隱喻故事加起來便架構了一個複雜而艱深的理論:稱為「至善的形式」(The Form of the Good)或「至善的理想」(這也經常被解讀為柏拉圖心中的上帝),這種形式便是知識的終極目標,同時也是這種形式塑造了各種其他的形式(例如哲學的概念、抽象、以及屬性),所有形式也都是「源自」於這種至善的形式。一個犯人被鎖在洞中,在洞口上面有類似木偶戲的表演,借洞口火光,其陰影投到洞壁上,這個犯人看到的只是這些陰影,等到犯人被釋放,他才看到木偶,看到火光,才明白以前看到的只不過是這些東西的陰影,等爬出洞來,看到真正的事物,看到太陽,才知道以前所看到的木偶火光之類,只不過是對真正事物和太陽的摹仿。 柏拉圖在寓言中所說的真實事物和太陽,是對他的理念世界的比喻,木偶火光之類,是對現實世界的比喻,他認為理念世界比現實世界更真實更完美。
這些解釋都有道理且各有獨到之處。 但是,“理念也是一種思想”、“理念就是概念,就是對大部分事件的最合理的解釋”讓人覺得似是而非;“理念是人們經過長期的理性思考及實踐所形成的思想觀念、精神嚮往、理想追求和哲學信仰的抽象概括。所謂理念,是指人們對於某一事物或現象的理性認識、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觀念體系。”讓人覺得你不說我好像還明白,你一說我倒糊塗了;柏拉圖的“理念”和當今流行的“理念”我看是風馬牛不相及也。
----------------
Thursday, February 20, 2014
原子軌域
1932年美國化學家羅伯特·馬利肯提出以「軌域」(orbital)取代「軌道」(orbit)一詞。
原子軌域是單一原子的波函數,使用時必須代入n(主量子數)、l(角量子數)、m(磁量子數)三個量子化參數,
分別決定電子的能量、角動量和方位,三者統稱為量子數。
每個軌域都有一組不同的量子數,且最多可容納兩個電子。
s軌域、p軌域、d軌域、f軌域則分別代表角量子數l =0, 1, 2, 3的軌域,表現出如右圖的軌域形狀及電子排布。
它的名稱源於對其原子光譜特徵譜線外觀的描述,
分為銳系光譜(sharp)、主系光譜(principal)、漫系光譜(diffuse)、基系光譜(fundamental),
其餘則依字母序命名(跳過j)。
--------------
原子軌域是一系列波函數,由三個變數所組成:其中兩個與角度有關,一個描述電子距原子核的距離:「r」。
-----------------
上帝不玩骰子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說『上帝不丟骰子』,意味著他相信世界的下一步是確定的;
然而經由驗證「貝爾不等式」(J. Bell’s inequality),代表「世界的下一步是隨機的」的
量子(quantum mechanics)學派得到現今大多數物理學家的認同。
物理的論證似乎有了一個定論,但是密碼學家的夢靨才剛剛要開始。
自從費因曼(Richard Feynman)在八十年代提出利用量子現象來增加計算的速度之後,量子電腦(quantum computer)的概念漸漸的形成。
量子電腦的最大特點是N個儲存位元可以同時儲存2N個資料,
因此量子電腦可以在多項式時間內解決一些目前電腦還需要指數計算量才能解決的問題,例如質因數分解、計算整數對數等;
另外,量子電腦也可以加快完全搜尋(exhaustive search)的速度。
根據估計,只要有幾千量子位元(qbits, quantum bits)的量子電腦,
它的計算能力就要比現今地球上所有電腦的計算能力總和強上不知凡幾倍。
目前具有幾個量子位元的量子電腦已經實驗成功,20至30量子位元的量子電腦也在設計與實驗中。
如果實用的量子電腦實現了,密碼的研究要往哪裡走呢?
---------------------
愛因斯坦發表了三篇非常重要的論文
一篇是以「關於運動物體的電動力學」為題的「特殊相對論」。
一篇重要論文是談到液體中懸浮粒子的不規則運動--布朗運動,證實了分子運動的存在。
一篇是光電效應的解說,促使量子力學的發展。也使愛因斯坦獲得了1921年諾貝爾獎。
---------------------
19 世紀所確立的電磁理論,似乎跟慣性定律相牴觸,使得愛因斯坦思索,
若兩者都是正確的,則必須放棄絕對時間的觀念,而承認時間是相對的。
在相對論中,時間和空間又結合在一起,構成了四維的時空連續體,萬有引力正是這四維時空彎曲的效應。
---------------------
愛因斯坦方程式
Rμν = 8πGTμν + 1/2Rgμν + Λgμν
---------------------
量子論帶來的物理革命
「上帝不玩骰子。」一九二○年代,當愛因斯坦和波爾(N.Bohr)進行量子論的歷史性論戰時,說了這句名言。
愛因斯坦原是量子論的奠基者之一,他的電磁輻射理論是量子論的基礎,而「量子」(quanta)一詞亦由他率先提出。但後來他卻極力反對量子論,這不只是觀念的問題,還涉及到一個偉大科學家的「心情」。
二十世紀初,當科學家開始探測原子與次原子世界時,發現原有的物理概念,乃至思考模式都無法描述奇妙的原子現象,整個物理學界陷入痛苦的迷惘中,照孔恩(T.Kuhn)的說法,就是古典物理學的「典範」出現了危機。愛因斯坦當時的心情是:「我覺得地面好像被掀起來似的,我們已看不出任何穩固的基礎,可將我們的理論建基於其上。」
量子論就是為了描述原子現象而出現的新典範。
它是由愛因斯坦、波爾、浦朗克、海森堡、薛汀格、鮑立、紐曼等多位物理學大師點滴建構起來的,包含了數種革命性的觀念。
其中一個觀念認為,次原子的「行為」──譬如一個電子要從一個軌道跳躍到另一個軌道乃是不可預測的,我們永遠無法確知哪一個電子要在什麼時候從哪一個軌道跳躍到另一個軌道,它們的發生是「自發性」與「偶然性」的,我們頂多只能預測其「或然性」。
「上帝不玩骰子」針對的就是這種觀念。愛因斯坦也許認為,上述的解釋比沒有解釋更糟,因為那無異在暗示宇宙的基礎是建立在「盲目的力量」上。對畢生獻身於探究宇宙奧秘的偉大科學家而言,這樣的一個結局,實在是「心情」上難以接受的苦果。
因此,愛因斯坦說另一句名言:「上帝也許是狡猾的,但卻絕不是惡意的。」
在餘生裡,他曾多次去敲狡猾上帝的大門,想從看似偶然與盲目的現象裡,找出「決定」次原子行為的明晰因果關係,統合大宇宙與小宇宙,可惜並未成功。
操作性偶然與本質性偶然
「上帝不玩骰子」是一個奇妙的隱喻。
在實際操作上,拋擲出去的骰子會出現幾點是偶然的,我們只能預測它的或然性。
但從理論上來說,如果我們知道骰子在手掌中的位置、手腕揮動的方向及速度、肌肉的抗拮及協調動作、皮膚的摩擦力、骰子滾入空中所引起的氣流騷動、骰子撞擊桌面所產生的熱量、方向及速度的改變,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能精確算出骰子擲出及落下過程中的各種作用力,那也「應該」能精確測出它會出現幾點。
理論上,骰子遊戲就像其他物理現象,乃是受到必然因果律的支配──有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
我們無法精確測算,是因為其間的作用力太過複雜,超出人類的推理負荷所致,但這並不表示它是「盲目的」、「偶然的」。
對全知全能的上帝來說,祂應該知道骰子會出現幾點;也就是說,在上帝心中,它依然是「必然的」。
因此,我覺得愛因斯坦如果說:「上帝只是在玩骰子」,也許更能清楚表達他的意思──次原子的行為看起來雖然像骰子一般盲目而偶然,但這是狡猾的上帝在考驗人類的推理能力。對現代人來說屬「偶然」的東西,將來極有可能成為「必然」,在科學發展史裡,不正有許多「偶然」變成「必然」的實例嗎?
但我們恐怕要先分清楚「操作性偶然」與「本質性偶然」這兩種不同的偶然。骰子遊戲中的偶然,雖然是屬於「操作性偶然」,只要改進操作技巧,我們也許可以像電影裡的「賭聖」般,要它出幾點就是幾點。但次原子行為的偶然,似乎是一種「本質性偶然」,雖然有些物理學家認為,單純的「觀察」亦是一種「操作」;而且,次原子並無所謂的「本質」;但既然說它是「自發性」的,則除了「本質性偶然」外,我們似乎也找不出更適當的指稱。
時至今日,已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相信,這種「本質性偶然」不僅存在,而且更是一種自然律則、一種「天機」。它就像三、四百年來為我們熟悉的「必然因果律」,是建構宇宙的另一種力量。問題是「偶然」與「必然」的分界線在那裡?「偶然」只適用於次原子世界嗎?事態的發展告訴我們,「偶然」已逐漸滲透到「必然」的領域裡,在過去被認為純屬「必然」的東西,現在卻有可能變成「偶然」。這就是量子論為科學觀念所帶來的重大革命。
偶然與必然的雙重性
為了統合大宇宙與小宇宙,有些科學家──譬如波恩(M.Born)即認為,「偶然」才是宇宙的最初因,在任何我們所熟悉的必然因果關係中,其實也都有偶然的影子。
我們還是以骰子遊戲為例。就骰子來說,它的「微觀世界」是一粒骰子擲一次,會出現幾點是「偶然」的;但在它的「巨觀世界」裡,譬如一次擲一百粒骰子、或一粒骰子連擲一萬次,則我們將發現,某些「偶然性」將消失,而趨向於某些「必然性」。當一次擲一百粒骰子時,我們幾乎可以「排除」它們的總和是一百點或六百點的情形,因為其或然率已低到我們可以「忽略」它們的程度。反之,一粒骰子連擲一萬次,則它出現一點或六點的累積次數勢必極為接近,符合各占總數六分之一的這個律則。
在巨觀的世界裡,偶然性會逐漸消失,而為必然性所取代,但我們不要忘了,這種必然性是建立在個別的偶然性上。
對氣體加熱是另一個例子。若將一公升的氧氣加熱,我們知道它「必然」會膨脹,但我們卻無法預測其中的某一個氧分子會朝什麼方向、以何種速度運動,它可以說是純屬「偶然」的。一公升氧氣的必然膨脹,就是建立在億兆個氧分子盲目而偶然的運動上。
「巨觀」與「微觀」常是相對的。
對人類而言,地球夠大,五十億年也夠長,所以在人類眼中,地球一直依循著一定的軌道繞太陽運行。
但對上帝來說,地球也許只是宇宙的一粒「電子」,而五十億年亦僅「一瞬」,牛頓式的天體運行律則只是將地球維持在其軌道上的「或然原因」;或者說,地球只是「偶然」地落在那個位置,然後才「必然」地依循那個軌道運行。
這種觀念嘗試告訴我們:不是「偶然」裡隱藏著我們迄未了解的「必然」,而是「必然」裡存在著一向被我們忽略的「偶然」。
生物進化的偶然與必然
以這種「偶然╱必然」的雙重性來觀照人類自身,不僅有趣,而且格外發人深省。我們就先從人「為什麼」以萬物之靈的姿態出現在地球上這件事說起。
現在已少有人反對這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歷來有兩種不同的進化理論──拉馬克的「用進廢退說」與達爾文的「基因突變說」,就因果關係來說,拉馬克的學說較接近傳統的「必然」因果關係,譬如他認為是先有「要吃較高的樹葉」這個因,爾後才產生「長頸鹿頸子變長」這個果。而達爾文的學說則剛好顛倒,他認為是長頸鹿的基因先產生突變,有的頸子變得很長,牠們剛好能吃到較高的樹葉,獲得了生存優勢,所以才能夠繼續繁衍。但基因為什麼會突變?它可以說是自發的、偶然的,即使是受環境的影響(譬如放射線)而突變,突變後的生物體能否適合生存仍只有「偶然」的關係。
我們現在較贊同達爾文的進化論,因為它較符合科學事實。生物進化乃是來自「偶然」的基因突變,人類的出現也純矚「偶然」。但這並不是說進化是雜亂無章的,每一個偶然出現的物種都必須經過「物競」與「天擇」的考驗,始能成為生存上的「適者」,這又可以說是一種幾近「必然」的律則。
在分子生物學的層面,我們更能清楚看出這種關係。所有生物的遺傳基礎都是D N A,D N A的核苷酸只有四種,但卻可以形成干變萬化的鹽基排列。歸根究底,生物間的不同乃是來自D N A的核苷酸鹽基排列上(人類和黑猩猩的D N A只有百分之一的差異)。當呈雙螺旋體複合結構的兩條D N A絲帶分開後,每一條D N A絲帶都能根據自己的鹽基排列「鏡像複製」出與自己互補配對的另一條D N A絲帶,再度形成雙螺旋體複合結構。這種「鏡像複製」及隨後根據D N A的「密碼翻譯」製造蛋白質的過程,如機器塑模般死板,是「必然」的。
分子層面上的「突變」指的是D N A上的某個或某段鹽基被其他鹽基所取代,或者消失、倒排等,它們的發生是「偶然」的(就像排字工人的偶爾失誤般);但一旦發生,就進入「鏡像複製」與「密碼翻譯」的必然過程,最後終至形成在巨觀構造上不同的生物體。這也是生物學家莫諾(J.Monod)所說,進化是突發的偶然性與嚴格的必然性交互作用產物的觀點。
愛因斯坦天才的偶然性
就個人來說,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是父母的「偶然」傑作。
在性別方面,雖然我們知道當Y精子和卵子結合時,必然會產生男孩子,而X精子和卵子結合也必然會產生女孩子。
但我們卻無法預測要和卵子結合的是X精子或Y精子,因為在男方的一次射精中,奔湧而出的精子數以億計,它們爭先恐後,我們根本無從知曉「誰」會拔得頭籌,成為卵子的入幕之賓。而你的「身世」就是建立在這種偶然而盲目的基礎上。
一對夫婦生了三個孩子,就好像擲了三次骰子,會生男孩或女孩可以說純屬偶然。
但如果我們觀察一個國家的生育情形,則在巨觀之下,上述的「偶然性」即告消失,而為「必然性」所取代──
每一個國家的男女嬰比例都接近104:100(男嬰多,可能是Y精子游得較輕快的關係,但這只有集體而無個別的意義)。你看,這多像前面的骰子遊戲!
就愛因斯坦「這個人」來說,他無疑是個不世出的天才。如果我們承認天才具有先天的稟賦,那麼當我們去追蹤天才的家譜時,卻會產生如下的困惑:天才的父母通常是庸碌的凡人,其兄弟姊妹也不見得傑出,而天才的子孫更經常是每況愈下。
單單以女方遺傳基因的「品質」無法解釋這種現象,我們要說的仍是:天才的誕生(涉及先天稟賦方面)乃是一種「偶然」。
每個人的遺傳特質雖然來自父母的精卵結合,但就像社會生物學家威爾森(E.O.Wilson)所言,這是一種「無序狀態的獨特結合」、「極不可能出現兩次」。與其說天才是其父母的「完美結合」,不如說是人類「基因池」中偶然湧現的璀燦浪花,但它註定要解體,必然地再度溶入、回歸人類的基因池中。
在一個族群中,天才的出現是一種「無法預見的、閃爍不定的現象」,來自族群基因池中的每一對父母都有可能生出天才來,就像每一次擲十粒骰子,都有可能出現「全是六點」的偶然機會。
人類心靈的科學性解放
想找出次原子行為隱藏之「必然性」的愛因斯坦,也許亦不願意承認他的先天稟賦是他父親和母親玩「骰子」的結果。但如果說這裡面有什麼潛藏的「必然性」,那麼我們是否可以說:在全知全能的上帝眼中,愛因斯坦的出現是在祂創造宇宙時就「已經決定」好了?
三、四百年來,人類一直生活在這樣的「科學夢魘」中。
確認「偶然」是建構宇宙的另一股力量,不僅可以解釋次原子的行為,更可使人類脫離那場「科學夢魘」。從牛頓以來的物理學一直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擁有足夠的資料,則除了可以準確預測行星的「行為」外,還可以預測人們的行為。今日種種之「果」,乃是前日種種之「因」積累而成,絲毫不爽;在這種必然因果律則下,人們就像一部龐大機器中的小齒輪,身不由己地受各種力量的擺佈。如今「繫鈴人」終於變成了「解鈴人」,量子物理學家親自為我們鬆綁,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就像次原子,具有不可預測的、偶然的自發性行為。
本身是物理學家,也是哲學家的金斯(J.Jeans)在量子論問世前曾說:「要勸誡人們做一個有道德、有用的人,就像勸誡時鐘要準時一般。即使時鐘擁有心靈,它的指針也無法照它的心意來運轉,因為它的行動是根據其重量及鐘擺方向而早就固定安排好的。」既然一切都有潛藏的「必然」因素,那麼人們對其行為就沒什麼選擇權利,似乎也不必對其後果承擔什麼責任。
這也許是一種過度比喻。但要使人們成為有道德、有用的人,卻必須先承認他具有「自發性行為」(即使是偶然的)的能力。在這方面,量子論又使人們重燃有關「自由意志」的古老信念。
自科學勃興之後,科學一直以它的實效性對人類的生命觀產生相當大的「輻射作用」,而人們也一直嘗試從科學中尋找生命的啟示。當量子論這種物理科學被延展成一種生命哲學時,它代表的乃是人類心靈的一次「科學性解放」。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將「偶然」置於「必然」之上,而是在統合宇宙萬象或生命現象時,我們必須在舊有的「必然」裡,引進「偶然」,深刻體認到「偶然」與「必然」的雙重性。
人生是骨牌遊戲還是骰子遊戲?
人世的一切,常是「偶然」與「必然」交互作用的產物。
當牛頓坐到蘋果樹下時,從他所坐的位置、當時的風速及風向、以及蘋果的成熟程度,我們可以說,蘋果「必然」會落下來,擊中他的頭部(當然,在這裡我們還須加上他後來所發現的萬有引力這個必然因素)。但牛頓為什麼會在那個時候坐到那棵蘋果樹下?我們也可以說,那是「因為」他覺得疲倦,而且當時太陽很大,在他腳力所及的範圍內,就以那棵蘋果樹的樹蔭最誘人等關係。但這兩個看似「必然」的事件,在時空中的交會卻是「偶然」的,它沒有什麼道理可言,也沒有什麼難以參透的「天機」。因為就像波恩所言,「偶然」就是一種「天機」。
年前有一則引人注目的社會新聞說,一個企圖自殺的人從高樓跳下,結果自己沒有摔死,反而壓死一名路過的路人。精通命理的人也許能「推算」出前者何以「大難不死」、而後者何以「大禍臨頭」的諸種「前因」;但一個量子物理學家將告訴你,這就像一粒電子遠離它的軌道、或蘋果擊中牛頓的頭部般,純屬「偶然」;「偶然」是一個「科學事實」,在某些方面,沒有比「偶然」更符合科學的陳述。
雖然有些時候,上帝會以「偶然」向我們開這種「惡意的玩笑」,但在更多時候,祂所提供的「偶然」,卻不得不被認為是出於一番「好意」。因為有了「偶然」的存在,我們才能偶然地對人生產生自發性的憧憬、偶然地遭逢一些出人意表、令人驚喜的人與事。當生命是一場遊戲時,我想多數人都不願意那是一場只有「必然性」的骨牌遊戲,而寧願它是一場摻雜著「偶然性」與「必然性」的骰子遊戲。「必然性」讓人有所省悟,而「偶然性」則提供人們希望。
「上帝不玩骰子」?愛因斯坦顯然是多慮了。
(原載《牛頓雜誌》,一九九一年四月)
------------------------------------
1955年4月18日凌晨1时左右,举世著名的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始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因主动脉瘤破裂撒手人寰。
他的遗体在美国新泽西州特伦顿附近的一座火葬场悄悄火化,在场的只有他的亲人。
遵照他的遗嘱,骨灰被秘密埋藏。不筑坟墓,也不立纪念碑。一代伟人悄然离世,却给人类留下一个至今仍未解开的谜……
俄罗斯《真理报》披露,爱因斯坦临终前将其最新科学专著的手稿付诸一炬,
其灰烬被他的亲人连同他的骨灰一道埋入地下。那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科学专著?遗憾的是,答案被伟大的物理学家永远地带走了。人类试图解开这一秘密的种种尝试都建立在目击者推测、假定和回忆的基础之上,而这些推测、假定和回忆虽然没有太大的可信性,但除此之外,目前并没有探究这一谜底的其他途径。
不愿原子弹用于战争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1939年在获得铀核裂变及其链式反应的发现后,曾在匈牙利物理学家L·西拉德推动下,上书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研制原子弹,以防德国占先。然而,让爱因斯坦感到愤怒的是,二战结束前夕,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首次将原子弹用于战争。这对爱因斯坦震动很大,从此他开始投身反核战争运动。
而早在此之前,爱因斯坦就已经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建立“统一场论”的研究上,“统一场论”是他在建立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之后,意欲攀登的相对论的新高峰。其想法在于:借助一个方程式来描述电磁力、引力和核子力三种基本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有人认为,可能正是在这一领域的突然发现,促使爱因斯坦毁掉了自己的劳动成果。然而,也有人推断说,美国军方早在爱因斯坦本人开始意识到这一成果有很大的潜在危险性的时候,就已经利用了他在这方面的理论计算。
据悉,美国曾进行了一次试验,其结果是悲惨的。当时战争仍在继续,军事专家们极力想让己方的军舰和飞机对敌雷达“隐形”,于是便产生了建立高强度电磁场的想法,希望借助这种电磁场将光束推到一边,从而实现目标对人和雷达的“隐形”。爱因斯坦作为这一领域最权威的理论家,被授命进行相关的计算。
一次神秘之极的实验
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成为了20世纪一个最让人感兴趣的谜。这便是1943年发生在费城的“爱尔德里奇”号秘闻。
按现有的说法,这艘驱逐舰安装了“隐形发生器”(应该是能产生高强度磁场的设备)。试验开始后,“爱尔德里奇”号便从人们的视野中和雷达屏幕上消失,就好像是完全消失在另一维空间,过了一会儿军舰才重新出现,更让人吃惊的是,试验结束后舰上的官兵都有点神经错乱。据称,这次试验最让人感到莫名其妙的并非军舰突然消失,而是试验给舰上官兵造成的后果:一些人好像“冻僵”了,丧失了现实的时空空间,另一些人则完全“消失”在空中,希望永远不要再出现……
从此,有关这一神秘事件的传说开始一传十,十传百,而且越发神乎其神。尽管美国海军高层极力辟谣,但很多研究者认为,美海军否认曾进行类似试验的目的,是想掩盖事情的真相。因为有人曾发现一些文件,证明爱因斯坦1943至1944年间曾服务于美海军部,也找到了一些目击者,其中一些目击者亲眼看到了“爱尔德里奇”号消失,另外一些人则手头掌握有爱因斯坦真迹的计算稿,甚至有人出示了当时的剪报,文章进述了水兵们离开军舰并从目击者眼中消失的经过……
最主要证据完全被毁
不过,所有这些说法都令人质疑,因为最主要的证据——前面所提到的证明文件——并没有保存下来。本来“爱尔德里奇”号的航海日志应该能说明许多问题,但这些日志也莫名其妙地消失了。研究人员曾对此提出疑问,但得到的回答是:“是要找,不过即使找到了,也不可能给你们看。”
在试验中负责护航的“愤怒”号舰的值班本,根据上级的指示也被完全毁掉,尽管这违反所有的军事条令。也许爱因斯坦的“手迹”能说明“爱尔德里奇”号消失并消失到哪里去的,但这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并不想把它留给活着的人。钟辛
-------------------------------
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神與你共舞
比爾牧師於結語時說道,神的能力在我們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不要覺得挫敗,不要認為必須透過一場競賽才能被神揀選,
「不是這樣的,這不是在競賽,而是在『跳舞』。當神與你共舞時,是神在帶著你,既然是神在帶,當你跳的不好,
不要覺得挫敗,你的生命是與基督一同藏在神裏面,擔子是在祂的身上。」
----------------------
音樂是非常哲學的,
希臘人對音樂的看法總是賦與它道德或社會的狀貌,他們把音樂建立在認識論或宇宙論上,是「音樂體系的法則便是支配這個世界的法則。」
持有這個理論的首推畢達哥拉斯( Pythagoras B.C. 570-469數學家、哲學家)也是畢氏定理(C=A+B)的發明者。
這個學派以「數(Number)為宇宙的基本元質或萬物的原理。」
萬物之所以不同,是因為它們之間「數」的不同,一定的數組成一定的事物,萬物的存在即是數的具體表現和功能。
他們同時也認為音樂是根據數理的一定的比例關系產生的,
這個音樂的數理比例關系的原則支配著世界並且數有恆常性及規則性。
這些人重視音樂對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影響力,認為一切都是調和的(Harmonic)而這個調和正是由單純的「數」的比例構成。
這個學派以「數」和諧調和正是音樂所要求的,也是音樂能帶給人們最特殊的禮物,它啟示著:
「萬物並非互相鬥爭而是和平共存,並且是在最美的和諧概念中共存」。
合唱正是如此。
因為它的效果和作用是要表現調和及和諧的內涵,這個內涵吸引著人們不斷的追求合唱之美 ;
這個內涵能滿足人類心靈的需要,填滿人際之間的空隙。
用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來代表合唱的四部。
兄弟姐妹來自同一家後,但人格特質卻不會相同,如同各部的音色是不同的一樣。
要把音色融和,又可以各自獨立,更要彼此扶持才能展現同一家人的風格,
各部彼此尊重誰是主題,其他部就要有讓的預備,保持和諧及各部交叉展現時的秩序,如此就可平穩的永續發展。
正如柏柆圖(Plato B.C. 427-347哲學家)所倡言-合唱可以終身不廢-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照是一輩子的。
----------------------
中原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共分為「天、人、物、我」四大學類,每學期開課數約130餘門,班級數達300多班。學生必須修滿34學分,才具有畢業資格。
在87學年度正式開始實施時,是當時全國第一所展現對通識教育尊重、了解與與確實執行的大學。
歷經了多年的實施與檢討,中原大學的通識教育已邁向了新的階段,
101學年度起實施的新課程架構下,課程的設計更加著重學生的需求與時代的精神。
在「天、人、物、我」四大類別的34學分中,規劃了基礎必修課程與延伸選修課程,更有系統性的引導學生學習,以期達到全人教育的目的。
學生在每一類別中都必須修習2-4學分的基礎必修課程,以及至少各2學分以上的延伸選修課程。
天God Q,在探討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判斷的形上思考。我們著重於宗教信仰、靈性關懷、生命意義與價值判斷等基本素養。
例如宗教哲學、人生哲學、價值判斷與分析、生命與品格典範等相關課程。
人Ethic Q,著眼於理解人類社會中之群體現象與互動原則。我們關注在公民素養、社會關懷、歷史思維與多元文化等基本素養。
例如生活社會學、當代人權議題、法律與現代生活、文化思想史等相關課程。
物Knowledge Q,致力於加深個人科學思辨能力與永續關懷。我們重視自然與科學、科技與文明等基本素養。
譬如自然科學導論、科技跨領域課程與永續發展等相關課程。
我Intelligence Q,藉由孕育個人主觀經驗而產生深度生命意涵。我們致力於情意與美感、溝通與表達等基本素養;
囊括文學經典閱讀、語文與修辭、藝術鑑賞與自我管理等相關課程。
期盼通過以上四類課程薰陶的學生,都能達到「通天達人,識博物我,中而不偏,心是活水」的美麗境界。
超導體
超導體是理想的導體,在低溫環境之下,超導材料中的電子會兩兩「手牽手」,形成一對對不受外界干擾的電子對;
因此,在傳導電的過程中沒有電阻,具有導電零耗能、可製造強大磁場、可探測細微電流、磁場變化等特性。
全文網址: 小檔案/超導 導電零耗能
Monday, February 17, 2014
Sunday, February 16, 2014
常人的智商100
常人的智商约在100左右,
亚利桑那州的3岁艾莉克丝马丁(Alexis Martin)则是直接测破160,
这是爱因斯坦、霍金与比尔盖兹的等级。
她的爸爸说,小马丁才1岁就会完整重述床边故事,
现在则是在念5年级才看得懂的书,并透过iPad自学西班牙语。
高智商俱乐部门萨学会Mensa
Wednesday, February 12, 2014
大仲馬,小仲馬
小仲馬(一八二四─一八九五)法國著名小說家、劇作家,為《三劍客》、《基度山恩仇記》的大仲馬私生子
,自幼飽受歧視,直到七歲才受到父親的承認,因此對於父親有著相當矛盾的情感,
因而受到其父強烈影響,使得小仲馬開始寫作、並踏入戲劇界。
一八四二年,小仲馬以他的親身遭遇,完成《茶花女》
Monday, February 10, 2014
signature photograph
Rubinger's signature photograph is of paratroopers at the Western Wall,
shortly after its recapture by Israeli forces in the Six-Day War.
Shot from a low angle,
the faces of (left to right) Zion Karasenti, Yitzak Yifat and Haim Oshri are framed against the wall.
The three of them are framed with their backs toward the wall, gazing off into the distance,
and Yifat (center) holds his helmet in his hand.
Israeli author Yossi Klein Halevi calls it "the most beloved Jewish photographic image of our time".
Wednesday, February 5, 2014
Subscribe to:
Posts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