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10, 2013
ideology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原自英文“Ideology”一詞,即從觀念發展起來的思想理論體系,意思是觀念的科學。
但意識形態這個概念的正式提出和闡釋應始於法國的啟蒙運動。
最早提出這個概念並立之為觀念科學的是法國18至19世紀的學者特斯杜‧德‧托拉西(Destutt deTracy)。
他寫了《意識形態的要素》(或《意識形態的基礎》)一書,對中世紀以來充斥哲學中的偏見和神學觀點進行理性的批判。
他主張以理性作為意識形態的基礎,並以之為所有科學的基礎。
托拉西認為意識形態是以理性對思想來源進行剖析,從而揭示社會法則與自然法則相一致,
托拉西對意識形態的詮釋對後來各種意識形態學說產生極大影響。
意識形態的理論,基本上可分為兩大派系。
第一派即是始於托拉西,一直到20世紀的經驗主義和結構主義等,在英法及後來的美國哲學中佔主導地位。
他們推崇理性,以自然科學的思想方式架禦社會科學,認為社會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應與自然科學一致。
因此,凡符合這法則的社會理論便給於肯定,否則便貶斥。
這一派最主要的發展是否定意識形態對社會的重大作用,並視之為社會問題的根源。
另一派便是源自德國的黑格爾和費爾巴哈經由馬克思、曼赫姆、哈巴馬斯到法蘭克福學派的曆史主義傳統。
黑格爾在其《精神現象學》中提出對意識的廣義和狹意的解說。
廣義的意識泛指一切精神現象;
狹義的意識則是精神現象學的最初階段。其狹義的闡釋,“教化”與“異化”概念的提出,
對意識形態概念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推動作用。
費爾巴哈則對黑格爾的唯心主義進行了批判,馬克思等則以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了意識形態。
這一派認為研究人類社會與研究自然有極大的差別,但不認為意識形態與自然科學相對立。
他們肯定意識形態是特定社會集團在特定時代以特定立場發展形成的一種社會理論。
因此,意識形態是特定社會集團對社會認知的最高理論形式,是社會理論的思想體系。
所以,意識形態也稱為社會意識形態。
馬克思把意識形態理論充份開拓和發展起來,因之形成馬克思主義。
他辯證地對待托拉西和黑格爾這兩派學說,兼容並蓄地融彙到自己的意識形態學說中。
其最重的發展是把經濟、政治和社會理論發展為其意識形態的主體內涵。
由於馬克思對意識形態的深廣開拓,而使意識形態這個概念廣泛流傳,
因而有意識形態狹意的說法,指的便是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
馬克思主義的傳統十分重視意識形態本身的批判意義和作用。
馬克思從事經濟、政治和哲學的研究,深入探討階級理論。
正是他生活時期的經政和社會現實促使他從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轉向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轉向共產主義。
馬克思從經政社會曆史和現實出發達致唯物史觀的認識,從而奠定了他創立的意識形態的基礎。
簡單地說,意識形態是某個歷史時期的一種社會思潮,反映一定階級或特定社會集團的利益和要求的系統思想、
觀念的總體,也即是政治制度、經濟和社會型態的思想體系。
由它形成一定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體現為一種政治路線,亦為其思想鬥爭的理論基礎。
ideology ,(意識形態,有翻成 意識型態 或 意的牢結),基本上此術語是常用在政治學, 社會學 ,哲學,文化學, 等領域之分析.
心理學 並未 特別 加以 解釋 它,
不過 若從 心理學的 角度 要加以解說 意識形態 (意識型態, 意的牢結 ), 可以如此解說 :
ideology 意識形態 (意識型態, 意的牢結), 是個人 或 某一群人 或 某一團體 基於 自己主觀上 認知, 形成一套 對於 現存 政治~經濟~社會~文化 等現象
加以 解說 論述 的 思想觀念 體系, 並且對現存之 上述現象提出 辯護或質疑.
舉例來說, 政治上所謂的 泛藍 或 泛綠 支持者,雙方其實都有自己的意識型態,
人有意識型態 未必好也未必不好, 有些喜歡 稱 中立者的人們,其實心理背後還是有傾向 某種意識型態(泛藍 或 泛綠 或其他),只是他們不願承認或自己不自覺.
--------------
柏拉圖是西方第一個哲學天才,應該不為過。
他可以說是綜合希臘哲學百家,集巴門尼德斯(存在論)、赫拉克里斯(生成論)、
畢達哥拉斯(數理論)與蘇格拉底(辯證法、倫理學)等學說於一身,完成了一次巨大的優美融合。
柏拉圖以降,西方人逐漸拉出「二元論」思想。
理型論(theory of forms, or theory of ideas)是柏拉圖(Plato)最出名的理論之一。它的基本主張是這樣的︰存在有理型(form,中文或譯為「形式」、「共相」,idea,中文譯為「觀念」、「理念」)這種東西。理型是世間萬物的性質最純粹完美的形式,也使得世間萬物具有它們所具有的那些性質的原因。世界上有很多馬,每一匹馬都不大一樣,有的鬃毛比較長,有的腿比較短,但是我們知道牠們都是馬,這是因為存在有一個馬的理型,牠是一隻最完美的馬,世界上的馬之所以會長成那個樣子(擁有作為一匹馬該有的那些性質)是因為牠們分有(或者摹仿)了馬的理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綠色的,實際上每個綠色的東西看起來可能都不太一樣,有些比較亮,有些比較暗,但是我們知道它們都是綠色的,這是因為存在有一個綠的理型,它是最綠最完美的綠色,世界上那些綠色的東西之所以會是綠色的都是因為它們分有了綠的理型。就像雕刻家臨摹馬的姿態雕刻出作品一樣,世界上的馬也都是理型馬的臨摹。所有的理型都存在於一個神所創造的純粹的世界(pure land),這個世界完全由理型組成,因而一切都是完美的。在呱呱墜地之前,人的靈魂就是居住在這個純粹的世界裡。
柏拉圖提出理型論,大概是基於這些理由︰
1. 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互相類似的,每匹馬都長得差不多、每隻狗都很類似、每座橋都有共同的結構、每個善行都有互通的性質。柏拉圖相信說,就像是要做出一系列相同的作品需要有一個模子一樣,既然世界上有那麼多東西互相類似,一定存在有某個東西作為它們模擬的對象。
2. 雖然有一些東西在單一面向上彼此並不是完全相同,但是我們還是可以歸納出它們在那個面向上共同具有的性質。例如雖然每顆球都不太一樣,有的比較大有的比較小,有的比較扁有的比較圓,我們還是可以認出這些球所共有的性質︰「圓」。柏拉圖認為這是因為人的靈魂曾經在純粹世界看過理型圓,所以可以在現實世界中經由接觸大大小小的圓而回憶起它們共通的圓的性質。
3. 有一些知識似乎是不需要經驗就能得到的。在對話錄《美諾》篇裡,柏拉圖藉由蘇格拉底和美諾的奴隸的對話顯示說,雖然沒受過教育的奴隸什麼都不懂,但是在經過一些暗示,還是可以展現出對於幾何學定理的掌握。柏拉圖相信這也是人類回憶起在純粹世界的美好時光的例子。
4. 有一些人相信說我們之所以會擁有各種東西的概念,是因為我們對於感官經驗進行歸納,我們擁有正方形的概念,是因為我們看過正方形;我們擁有溫暖的概念,是因為我們經驗過溫暖。但是這個理論無法說明我們為什麼會擁有「最完美」這個概念,因為很顯然我們沒有經驗過任何最完美的東西。柏拉圖相信理型論為這個難題提供了合理的解答︰我們知道「最完美」這個概念,是因為我們逛過純粹世界,那裡什麼鬼東西都有。
5. 我們似乎可以說世界上的東西總是蘊含著矛盾︰有一些行為從某種角度來看是善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又不是善的;梅花鹿和狗比起來很高,站在大象旁邊又顯得矮了。柏拉圖認為知識的對象不可能蘊含矛盾,是故感官所帶來的東西是虛幻的,不能帶來知識的。所以,我們的知識的對象一定是某些不矛盾、純粹的東西,對於這些東西來說,如果它是善的,它就不會是不善的;如果它是高的,它就不會是矮的。這種東西顯然在感官世界找不到,因此一定是來自於純粹世界。
理型論在形而上的蘊含(理型存在,並且是萬物的性質的來源)和知識論上的蘊含(知識全部都來自於回憶)一般來說在當代沒有多少哲學家接受。沒有人會相信真的存在有一個理型構成的世界,世間萬物之所以長成那個樣子都是因為分有了理型。也沒有人會相信人的靈魂曾經和一堆理型住在一起,而出生之後的學習其實只是把過去的記憶慢慢回想起來。前面支持理型論的五個理由裡事實上都存在著錯誤,但是我打算略過它們,直接討論一些理型論本身的問題。至於那些錯誤是什麼,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想想看。
理型論是個很粗糙的理論,柏拉圖還在世的時候就已經想到了一大堆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加上後代哲學家的補充,理型論的內部問題大概有︰
1. 理型論混淆了性質本身和性質的載體(bearer)。馬之所以為馬,是因為馬具有「是馬」這個性質(或者說,「馬性」),然而,「馬性」雖然可以讓具有它的東西變成馬,但是它本身只是一個性質,而不會是馬。理型論主張理型馬也是馬,違反直覺。
2. 根據理型論,一個行為是正義的是因為它分有「正義」這個理型。理型是純粹的東西,不需依賴其它東西而存在(現實世界的正義必須依附在行為或是政策上才能展現),所以在理型世界我們應該期望看到的不是純粹正義的行為,而是正義本身,我們可以勉強想像一匹完美的馬在純粹世界的完美草原奔馳,但是正義的理型本身在理型世界獨立存在?那會是什麼鬼樣子?
3. 當事物分有一個理型的時候,是分有理型的一部分還是分有理型的全部?如果是分有全部,理型要如何同時在不一樣的地方整個出現?如果是分有部份的話,那麼理性就不再是純粹不可分割的了,而且這會惹來一些麻煩,我們知道兩個東西會相等是因為分有了「相等」的理型,但如果只是分有了部份的「相等」的話,似乎我們就不能說它們是真正的相等了。
4. 理型論蘊含理型的無限增生。柏拉圖認為事物的共通性都是來自於分有同一個理型,世界上所有大的東西具有共通性︰它們都很大,所以我們知道它們都分有了「大」這個理型。但根據柏拉圖,「大」這個理型本身也是大的,因此「大」這個理型,和其它的大東西之間也有共通性︰它們都很大,所以我們必須假設另外存在一個「大」的理型2號,來支持「大」的理型1號和那些大的東西之間的共通性,這樣下去沒完沒了,似乎我們需要數都數不完的理型...
5. 根據柏拉圖,萬物的性質都是來自於那些存在在完美的純粹世界的理型。但是我們知道路邊的大便也具有「是大便」這樣的性質,那麼完美的純粹世界是不是也存在有最完美的大便?另外除了大便之外我們還可以找到許多應該要存在的不太好的理型,例如貪污的理型、嘔吐的理型等等...這些東西都在純粹世界裡面嗎?如果是的話,那麼純粹世界還會是一個完美的令人嚮往的世界嗎?如果不是的話,為什麼那些東西可以不經由理型就具有他們所具有的那些性質?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