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天津教案」的教訓,以及丁日昌奏折的痛切之言。
一八七○年天津市民燒教堂、殺神父、殺信徒,甚至殺害法國領事人員,釀成歷史上的「天津教案」,清廷派直隸總督曾國藩前往處理。朝野反外情緒高漲,要求不可向洋人讓步,必要時不惜開戰。但面對法英美俄德等列強一字兒排開的軍艦,曾國藩知道開槍就有大禍。為國家與人民計,只有委曲求全,商定處死為首殺人者十八人,充軍廿五人,地方官流放二人,賠款四十六萬兩,派崇厚出使法國道歉。
和議一出,各方詬罵,誠所謂廟堂之高,江湖之遠,無處無罵名,曾國藩一時成了賣國賊。曾氏勞怨集於一身,終於病倒,兩年後逝世。但後世史家認為,「天津教案」如無曾國藩之理性,一九○○年的八國聯軍早在一八七○年就開進北京了。
「天津教案」尚未完全了結,曾國藩病倒,朝廷派江蘇巡撫丁日昌前往接手。丁日昌一面奉旨北上,一面給朝廷上了一個折子,其中有云:
自古以來,往往局外之議論,不諒局中之艱難,然一倡百和,亦足以熒聽聞而撓大計,卒之事態決裂,國家受無窮之累,而局外不與其禍,反得力持清議之名。臣每讀書至此,不禁痛哭流涕。
人非聖賢,由人組成的政府不可能全不犯錯。錯的應予批評監督,對的應予支持促成。凡「國家受無窮之累」的事,則心繫家國同胞之人,何忍「反得力持清議之名」?
全文網址: 美牛案/局中之艱難與局外之議論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