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3, 2013
基督教文化商品化
商業體系運作模式,並且產生了幾個必然的現象。
1. 市場導向:以消費者需求為考量的生產計劃,以獲利價值為考量的企業目標。
2. 成本效益:降低成本以增加利潤的產品規劃,量比質更重要的生產模式。
3. 廣告行銷:產品的包裝與行銷企劃的配合,是一個產品能不能賣座的關鍵因素。產品本身已不再是消費者唯一考慮的因素,甚至許多消費行為的重點不在產品本身,而在廣告行銷成功的刺激了購買慾。
4. 業績掛帥:當產品上市後,業績決定了這項產品在市場的存活時間。
5. 劣幣驅逐良幣:當產品的價值是由消費者需求、行銷成敗與利潤三方來決定,而不是由產品本身的好壞來決定時,這個市場能夠提供的期待便非常有限。
基督教文化商品化的優點
1. 普遍性:當文化產品成為商品後,規格化的量產與大眾化的價格結果便是人人都看得到、買得起,基督教文化產品因此更為普及。
2. 本土性:基督教文化商品要在地區成功販售,結合本土文化的產品設計與包裝,似乎更能吸引大多數消費者的購買意願。而基督教文化商品本土化的包裝與行銷,也間接的促成宗教信仰的在地化。
3. 流行性:當基督教文化產品商品化後,市場雖然變大了,但競爭對象也增加了,所以符合時代潮流成了無法避免的趨勢。跟上流行的產品永遠有消費的吸引力,這點特別在年輕人與小孩身上可以看見。
基督教文化商品化的缺點
1. 價格化易使基督教文化產品失去神聖性的內涵
以消費者需求及利潤考量為基礎的商品,基本上已經改變了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在作品形塑成商品的過程中,焦點已經從神變成以人為中心。當創作者為了作品有機會發表而向市場價值作某些妥協時,基督教文化作品中必須具備的神聖性也可能因此被妥協掉。
2. 市場化易使基督教文化產品失去教化性的功能
當商品市場導向化後,宗教性產品原應具備的教化性功能就會被消費者傾向的娛樂性功能所取代或掩蓋。特別是在龐大的商業集團制式運作下,用相同的佐料處理不同的產品,宗教性商品與非宗教性商品將被包裝的越來越相同,所剩下的不同也會在娛樂的心態下被消費者遺忘。對非基督徒而言,「納尼亞傳奇」的科幻效果與緊張氣氛恐怕遠勝於作者魯益士想要表達的基督教精神。
3. 世俗化易使基督教文化產品失去理想性的堅持
當基督教文化產品以市場價值作為生產的主要考量時,它就已經世俗化,而包裝與行銷企劃只是加速其庸俗化的推手。刺激消費的一切設計都與基督教信仰中的儉樸生活不合,商品行銷所製造出來的偶像也使產品的焦點被模糊與誤導,沒有市場價值卻有信仰價值的產品將沒有生產的機會。向消費市場妥協的結果,使基督教文化產品無法發揮應有的理想性。
信仰世俗化的危機
1. 基督文化商品化後,透過行銷的刺激,信徒變成消費者,信仰變成消費品。
2. 信仰成為消費市場中的一項商品後,沒有人會為信仰而堅持或是犧牲,它就像是商品一樣,不合適就換新的。
3. 基督教商品經常藉著舉辦各種大型活動,以及在各種媒體上刊登廣告,提高社會能見度。「行銷」成為宗教性商品是否能被消費者重視的關鍵,在手段上便會出現許多世俗化、庸俗化的爭議。
4. 為了迎合市場需求,許多商品以通俗淺顯的教義,立即可得的救恩,作為吸引消費的主要方式。十架上的救恩被簡化,基督信仰可能因此被扭曲。
5. 基督教文化商品化後,接著就是宗教團體企業化、集團化、多角化。商品化帶來越來越多屬世的經營方法,最終將排擠掉不符合世界價值、但可能合神心意的牧養模式。
宣教的轉機
1. 傳福音是主耶穌基督交給基督徒的的大使命,透過商品化的包裝,基督文化可以有一個本土化的新風貌,使人們對基督教的接受度更大。
2. 基督文化商品化後,大量且價格低廉的複製,使得福音有機會充斥在各個角落,讓更多沒有機會接觸教會的人聽到福音。
結論
●教會如何因應
面對一切事物都有商品化的可能性,教會其實更應該保守因應。教會可以鼓勵會眾以更開放的胸襟去看待與討論被商品化了的基督教文化,也可以幫助會眾藉各種機會更加認識真理,但教會應該謹慎使用教會的權柄為任何一個商品背書,以免失去客觀公正的立場。教會尤其應該避免與任何商業團體合作。
●基督徒如何因應
基督徒除了應該不斷地在聖經真理上裝備自己,也應該用更開放的胸襟接納合神心意的商品。因為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沒有人奉我名行異能,反倒輕易毀謗我。」(可9:39)
Labels:
基督教文化商品化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