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15, 2013

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陽性

北京市衛生局凌晨3時公布,衛生局14日晚間8時30分接到北京市疾控中心報告說,在對北京市首例人類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的父親,所販賣家禽相關人群主動篩查檢測中,發現這名竹姓男童檢體,呈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陽性。 不過,報告說,北京市臨床專家組根據竹姓男童臨床表現、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結果,綜合判定男童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攜帶者(帶原者)。 這份報告表示,出於對這名兒童健康的關心,北京衛生部門將他送往北京市地壇醫院進行緊密醫學觀察。 北京市衛生局指出,這次主動篩查監測由北京市朝陽區疾控中心實施,範圍包括朝陽區崔各莊鄉奶東村禽類養殖戶共24人,方式是從口腔黏膜和咽部採集檢體送北京市疾控中心進行檢測。 衛生局官員說,竹姓男童父母從事禽魚販賣工作,曾向街對面鄰居購買過北京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確診病例家所販賣的雞。 北京市衛生局表示,這次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攜帶者,是北京市從被動的「症狀監測」延伸到對高危人群開展主動「病原學監測」,進一步提高防控前瞻性所取得的成果。 專家分析,這次主動篩查監測結果對判斷H7N9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和易感人群具有一定參考作用。

Sunday, April 14, 2013

大陸6億人口脫貧

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聯席主席兼理事比爾蓋茲表示, 大陸30年來6億人口脫貧,農民收入翻15倍,是了不起的奇蹟。 比爾蓋茲表示,在短短30年中,大陸在民生領域、減少貧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期間大陸幫助6億人口擺脫了貧困,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 實際上為貧困人口減半的目標做出了巨大貢獻。 過去20年時間裡,大陸糧食生產率每年上升了2.6%,農民收入翻了15倍,而且目前大陸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智慧手機。 而大陸所取得的突破性的科技發展能夠幫助世界上其他地區最貧困的人口過上更加健康、更加富有尊嚴的生活。

Saturday, April 13, 2013

高峰垮下來

人生是一座高峰,山上是富人,山下是穷人,富人成功了没追求,穷人就只有一个追求,要变成富人。

Friday, April 12, 2013

前夫遗愿,隆胸找爱人

劳埃德感觉自己实现了前夫遗愿, 她说:“在去世前,大卫告诉我:去隆胸并找个更年轻的爱人。 我感到震惊,但我知道他希望我余生幸福。我知道,他将为我骄傲。”

小鸡快跑现实版

英国动画电影《小鸡快跑》深受观众们喜爱,然而近日在英国就上演了现实版的“小鸡快跑”。 一只勇敢的母鸡搭车64公里“离家出走”。好在最后它还是和主人团聚了。 据报道,这只“翘家”的母鸡叫做“阿加莎”,和其他19只同伴住在英国德比郡。 它们的主人梅勒妮布鲁克斯在当地经营一家建筑公司,把这些鸡当作宠物,对它们爱护有加。 但近日,“阿加莎”却突然“离家出走”,它趁人不注意跳上梅勒妮家的一辆面包车,随车行驶了64公里,才被司机发现。 司机把车从德比郡开到约克郡后,打开车门,发现一只母鸡蹦了出来,被吓了一大跳。之后,司机把“阿加莎”送回了家。 看到心爱的宠物失而复得,梅勒妮非常高兴。她说:“‘阿加莎’简直是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小鸡快跑》。” 她还称,“阿加莎”是一只非常“有个性”的母鸡,如果家里有母鸡离家出走去冒险的话,那一定是“阿加莎”。

Monday, April 8, 2013

別開玩笑话

一个28岁的生命,就因为一句玩笑话而消逝。 “你老这么不懂事,我不如跳楼死了算了。”3月27日凌晨,(辽宁)本溪的马某因琐事和女友发生了口角, 见怎么也无法哄女友李某开心,便将脚伸向窗台边装作要跳楼,本想吓唬女友,却一下没坐稳,直接从6楼栽到了楼下。 跳楼的男子马某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美國14歲少年建造核聚變反應堆

10歲時,他製造了一個炸彈;14歲時,他建造了核聚變反應堆,成為世界上完成核聚變壯舉最年輕的人。   2013年2月底,19歲的泰勒·威爾森登上了科技、娛樂、設計大會(簡稱TED大會)的演講台,向坐在台下的那些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企業家們介紹他設計的小型核聚變反應堆。   這個反應堆造價低廉,以廢舊核武器的放射性物質為原料,可以持續供能30年,能産生50兆瓦至100兆瓦電力,足夠為10萬戶家庭提供清潔能源。最棒的是,因為存放在地下,且放射物濃度極低,這個簡易反應堆對人身健康影響甚微,也不會被恐怖分子濫用。   聽到這番演講,相信沒人會把這位天才少年僅僅看作是一個智商超高的書獃子,威爾森是抱着改變世界理想的、全球最年輕的核專家。   生日禮物是一輛6噸重的吊車   威爾森1994年出生在美國阿肯色州特克薩卡納,父親肯尼斯曾是足球運動員,后來在一家公司工作,母親蒂凡尼是名瑜伽老師。5歲生日時,威爾森告訴父母,他想要一輛吊車作為生日禮物。而當大人拉着他去玩具店時,他跺着腳嚷道:“不,我要真的!”   也許很多父母會一笑而過,肯尼斯卻找了個在建築公司工作的朋友幫忙。於是,在威爾森生日那天,一輛6噸重的吊車停在了他家門口。威爾森興衝衝爬上去,坐在駕駛員的腿上,學習操縱這個龐然大物,樂得合不攏嘴。   10歲時,威爾森不知從哪弄來一張元素周期表,不到一周,他不僅記住了所有元素,還把它們的質量和熔點也記得清清楚楚。   一天,威爾森穿着實驗室外套,一手攥着醫用手術刀,煞有介事地告訴家人,他要從每個人的手指頭上弄點血,在車庫做“基因比對實驗”,結果每個人都乖乖伸出手指任他擺弄。   還有一次,威爾森把家人召集到后院,只見他拿出一個藥瓶——瓶裡裝着糖和硝酸鉀,點燃了瓶底的導火線,隨后就是天崩地裂般的爆炸聲,鄰居們驚慌失措地跑出來,竟發現一團小蘑菇雲從威爾森家后院中升起。   一次小小的爆炸遠不能滿足威爾森,他又開始迷上了核反應堆。為了慶祝他11歲生日,奶奶帶他去書店買書,威爾森挑中了一本講述製造核反應堆的書。他完全被這本書迷住了,看了又看,還常常大聲朗讀其中一些章節。“製造核反應堆的事情,我肯定也能做到!”   等到威爾森12歲時,學校已經沒法教給他任何東西了,他每天只能無所事事地坐在教室。於是,父母答應讓他收集一些常見的放射性物質,為學校的科技比賽做准備。   為此,父親肯尼斯借了一個用於測量放射性物質的蓋格計數器,一到周末就帶着威爾森到各個古董店搜貨。威爾森發現了帶有放射性物質的鬧鐘、燈罩、瓷器;他還拽着父母跑到新墨西哥州的沙漠找鈾礦石,然后一箱箱地帶回自家車庫研究。   這個對放射性物質感興趣的孩子,讓父母有了一絲擔憂。還好,一位專業人士告訴他們,這些放射物濃度極低,不會危害到威爾森的健康。每當有人看不下去,告誡肯尼斯要管管威爾森時,這位父親總會感嘆:“在威爾森眼裏,根本就沒有‘不能’這個詞。”   用幾百美元造出核武器檢測儀   正當威爾森忙着研究放射性物質時,他的外婆患上了癌症,常常要做放射性治療。威爾森發現,用於診斷和治療癌症的同位素價格高昂,許多病人因此得不到治療。“如果能找到一種更便宜的方式獲得這些同位素,或許可以輓救更多患者。”   一天,當他看着太陽時,突然靈光一閃,“太陽放光發熱靠的就是核聚變反應。如果我能製造核聚變,不就能得到高能中子來獲取同位素了嗎?”   可威爾森只是一個高中生,沒有儀器,也沒有實驗室,怎麼能做得到呢?威爾森試圖在家裏車庫自造核反應堆。恰好此時,他的父母得知內華達州立大學雷諾分校可以為高中裡的尖子生提供研究所需的儀器和實驗室。   於是,威爾森拜訪了該校的一位物理系教授,聽說他想要造核聚變反應堆時,這位教授嚷道:“你才13歲,就想搗鼓上千萬伏高壓和致命的X射線?”   不過,威爾森最終還是得到了物理學家法諾夫的支持。威爾森每天下午都泡在法諾夫實驗室裡尋找材料和解決技術難題,還鉚足了勁,自學了化學、工程學、等離子物理學等20多個領域的知識。慢慢地,他開始試着組裝核反應堆了。   14歲生日那天,一切准備就緒,他神情專注地往反應器裡注入氘,然后通上幾萬伏的高壓電。他成功了——威爾森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十一個完成核聚變反應的個人,而且是年齡最小的。   不過,这只是威爾森實現理想的第一步而已,“核聚變能用來做些什麼?”一天,他看到一篇報導,每天數以萬計的集裝箱被運入美國,探測儀根本不可能一個個檢測箱子裏面是否藏有核武器;而且這些探測儀需要用到的氦-3元素非常昂貴。   “何不利用核聚變産生的中子來探測核武器呢?”接下去的幾個星期裡,他構思出一套快速檢測裝置:如果集裝箱中藏有核武器,核聚變産生的中子會迫使武器的原子發生裂變,從而發出伽馬射線或氮氣,探測器就會採集到信號,並發出警報。他用幾百美元造出的核武器檢測儀比海關幾十萬美元的還要靈敏。   2008年,威爾森帶着這個核檢測儀參加了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奬賽——全球最高級別的中學生科學展。   英特爾首席執行官保羅聽說一個14歲的孩子造了核反應堆時,徑直走向威爾森,與他交談了20分鐘,然后,保羅帶着難以置信的表情離開,“我腦子裡只有一個想法,我太慶幸這孩子是我們國家的了!”威爾森毫無懸念地摘得了大奬。   之后兩年裡,他獲得了9個獎項,獎金總額達到10萬美元(約合62萬元人民幣)。2012年,威爾森應邀參加在白宮舉行的科技展,向總統奧巴馬介紹了他的檢測儀,成為媒體競相報導的對象。   19歲少年改變世界,熱情和幹勁是關鍵   瘦瘦的威爾森頭髮蓬鬆,留着齊劉海,模樣乖巧。大部分時間,他都在野外尋找放射性物質或者埋頭做實驗。“一些人不願意研究科學,因為他們覺得只有書獃子才會做那個,科學一點也不酷。其實,科學比什麼都酷,只有科學能改變世界,改變未來。”熱衷於科學並沒有影響威爾森的社交生活,相反,還讓他成了名人。   “有時我會帶女生到實驗室參觀,這招很有用,當我說‘你想看我的核反應堆嗎?’哪個女生會拒絶呢?”平時,威爾森還喜歡和朋友們踢足球,性格隨和的他也成了大家開玩笑的對象,“別惹威爾森,那傢伙有核反應堆!”威爾森聽了哈哈大笑。   2012年5月,威爾森高中畢業了,卻不打算讀大學。他想建立一家通過核裂變反應堆獲得清潔能源的公司,並計劃5年內將産品推向市場。他樂觀地表示,這項發明,不僅能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廉價的清潔能源,還能用於太空項目。   威爾森是一個智商高、並善於表達的“綜合型人才”。一次,美國國土安全部邀請他參加討論會,看他的設計能否用於反恐。官員們對這個十幾歲的孩子沒報什麼期望,但是威爾森卻是有備而來。   他先是禮貌地和每個人握手,然后出人意料地說:“你們都知道這棟樓有放射物吧?”威爾森隨身攜帶的蓋格計數器一直發出“嗶嗶”的聲音,原來大樓裝飾用的花崗岩含有放射物,雖然危害很小,卻讓這些官員對他另眼相看。“他們總算開始認真對待我,不把我當小孩了。”威爾森不無得意地表示。   雖然許多人認為他太年輕了,缺乏經驗,但威爾森覺得年輕人能夠改變世界。“因為我們沒有接觸到科學領域的官僚和限制,更願意嘗試。我認為,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能做得更好!”   談到自己成功的最大原因,威爾森表示:“也許我的腦子挺好使,但我的熱情才是關鍵。真正能夠改變世界的人,比如喬布斯,一直都有種熱情和幹勁,因為他們對這個世界有獨特的認識。